项目助力,素养落地

作者: 吴梦婕

【摘要】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形成了全新的信息化生态环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项目式学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信息科技学科承担了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任务,这对于广大初中信息科技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教师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设计项目式学习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初中信息科技学科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信息科技学科;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新课标

作者简介:吴梦婕(1983—),女,江苏省常熟市浒浦学校。

新课标指出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这成为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重要导向。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信息化时代下进步与发展。

一、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概述

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结合已有学习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激发学习热情,积累信息科技学习经验,发展创新思维。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项目式学习广泛地应用在信息科技学科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构建学习环境,使学生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开展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与需求,基于真实问题创设学习情境,设计项目学习任务,从而将基础的信息科技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1]。

二、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意义

(一)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结合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概念可以发现,项目式学习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能够全程参与探究、讨论,也能够借助问题情境完成对信息科技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项目式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也能够促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收获学习经验[2]。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融合已有学习经验对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突破固化思维,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实现深度学习。

(三)推动建构性学习的开展

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调研、分析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能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学生建构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三、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

(一)明确项目式学习的目标

在构建初中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分析项目学习的背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明确项目式学习的目标,为实施项目式学习提供保障[3]。上述环节既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又可以让教师为开展项目式学习做好准备,确保项目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苏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互联网中数据传输—组建校园‘网络工程师’联盟”的教学为例。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了解互联网的演变与影响、网络的硬件设备、数据的基本构成和组织、搭建网页的方法等知识。本次项目式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网络故障,并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采用合适的方法排除网络故障,从而解决常见的网络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明确本次项目式学习的目标:调查家庭网、校园网,能够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知道常见的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经历实验与探索的过程,能够对常用网络协议的功能与作用形成初步认识,了解互联网数据编码与传输的流程;能够设计、构建、配置与使用互联网,熟练掌握网络参数的基本设置方法,依据实际需求,搭建小型互联网,并能够具备排除简单网络应用故障的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了解网络的发展进程,提高沟通合作的能力。明确的目标,既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指明方向,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相关的驱动性问题。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解决社区内老人上网的问题、解决学校计算机卡顿的问题、搭建小型互联网。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在应用网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故障。如果你是‘网络工程师’,你在面临网络卡顿、硬件故障及组建家庭网络等问题时,会如何解决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可以扮演“网络工程师”的角色,更好地落实项目式学习。

(二)了解学生的学情

在构建初中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情,确保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

以苏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互联网中信息获取—探寻中国大运河的璀璨”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以“探寻中国大运河的璀璨”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从而让学生掌握搜索、甄别、整理、加工、分享互联网信息的方法,并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为制作中国大运河文化网页提供素材。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互联网的价值与意义。在本次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项目式探索与实践,从而实现互联网的价值。为了能够设计更加贴合学生的项目式学习任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卷内容。

1.你最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是什么?

2.说说你最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优点。

3.你认为在互联网中搜索信息时,应如何准确地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4.你是如何妥善管理搜索到的信息的呢?

通过课前发放问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整体学情设计学习任务,使学习任务更贴合学生的实际[4]。

(三)设计驱动性任务

项目式学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具有创新理念和实践功能的驱动性任务,使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收获理论知识,感受信息科技学科的应用价值。

以苏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互联网中数据共享—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教学为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构成和组织方式,掌握网页的编辑和发布技能,从而通过互联网传播中国的大运河文化。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驱动性任务:了解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构成,包括了解互联网数据的重要性、明确数据共享的概念;掌握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组织,包括掌握数据组织的意义、有效组织互联网数据的方法;掌握网页的编辑,包括掌握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编辑网页的过程;将编辑好的网页发布上传,并检测网页能否正常访问;分享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和心得。

通过完成以上驱动性任务,学生能够明确项目式学习的整体流程,并且合作开展交流与探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收获成果[5]。

(四)实施多元评价

在传统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后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无法准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项目式学习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即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实施多元的教学评价,使整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更加立体化。这是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项目式学习高效开展的重点。教师需要综合评价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能力,明确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6]。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优化评价的标准和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核心素养目标及课程内容等因素,从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小组活动、课后作业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此外,教学评价应有多元的评价主体,引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综合评价机制,从多个角度展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实现科学、全面的评价效果,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实际的教学反馈。

以苏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互联网—探索数字中国 共话互联网”的教学为例。本单元是学生初步接触互联网相关知识的第一个项目式学习模块,要求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认识科技创新对互联网发展的作用;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中国为互联网发展做出的贡献;剖析互联网的应用案例,体会互联网的应用特征,认识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创新价值;了解数字中国的发展进程,认识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性,增强自我创新意识,为未来建设好数字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完成项目式学习后,教师需要结合项目式学习的要求和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提高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转变身份,成为评价的主体,在完成项目式学习的基础上参与评价,既要对同伴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表现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身在项目式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信息科技方面的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教师需要从明确项目式学习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驱动性任务、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出发,推动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顿卜双.问题导向下的初中信息科技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以《网络设备和IP地址》一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4):63-65.

[2]孔令峰,江伟丽.例谈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究[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4(1):59-60.

[3]徐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4(Z1):104-106.

[4]杨梅.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科技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5):105-107.

[5]瞿嘉远.依托项目式学习构建魅力信息科技课堂[J].小学生(上旬刊),2024(2):85-87.

[6]于浩,潘春波,朱蕾,等.项目式学习赋能信息科技教学变革[J].当代教研论丛,2024,10(1):42-4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