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微写作:提升整本书阅读成效的新路径
作者: 谢英
【摘要】教师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微写作的方式,通过采取想象式情境微写作、推理式情境微写作、模拟式情境微写作等策略来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思辨力和探究力,促使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深入领略经典名著的文学价值,从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情境微写作;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谢英(1982—),女,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情境微写作是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驱动,将写作时间、目标、内容、活动都加以微型化的写作。这种教学模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接触社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目前主要运用于作文教学中,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运用得较少。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入情境微写作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成效。第一,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情境微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第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微写作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与语文课程四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有多重关联。综合考虑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和学生的阅读水平,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采用情境微写作教学模式是提升整本书阅读成效的有效路径。
一、想象式情境微写作:写出独特认知
新课标指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1]。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高品质思维。在基于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微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反思现状、预见未来,突破时空的束缚,真正将自我融入作品中,阐述观点和想法,表达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的理解,充分体会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笔者在《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采用想象式情境微写作策略,创设了一个微写作情境:想象自己是一只蝉,请你写一封控诉蚂蚁罪状的信,贴在昆虫世界的公告栏处。
以下是班级中某位学生提交的作业。
告全体同胞书
亲爱的同胞们:
近来蚂蚁们对我们的压迫,已经到了不可原谅的地步!
蚂蚁在夏日里很渴,他们来我们这里喝一口树汁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喝到树汁后,他们又想来占领我们的水井。不但如此,蚂蚁还吃掉我们死去同胞的尸体,引发众怒!
假如我们再不反抗,就有灭族的危险!在我们死后,说不定蚂蚁的帮凶—寓言家,还会指着我们的尸首说:“看!这就是游手好闲的昆虫!”
希望所有的同胞联合起来,组织群虫大会,外争主权,内求团结!今与全体同胞立两个信条:
蝉的水井可以征服而不可霸占!
蝉的虫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
种族存亡,在此一举,同胞们站起来啊!
某蝉
x年x月x日
这封控诉信的内容揭示了蝉和蚂蚁两种昆虫的习性,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蝉的错误认知。这位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只蝉,结合写作要求,紧扣重点,声情并茂地发出控诉,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深刻认知。
开展《儒林外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笔者也采用了这一策略,创设了以下情境:某日,严贡生做了一个梦,梦见已经去世的严监生,两兄弟之间发生了一段对话。请结合原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设计一段人物对话。
以下是某位学生设计的人物对话。
严监生:哥,你还记得我吗?
严贡生:弟?你托梦于我?我当然记得你。
严监生:你还记得我?我死后那丧事,如何办的啊?
严贡生:你都死了,死后办丧事的钱还不如给我儿办个喜事。
严监生:哥,我那房子,可合你心意?这般迫不及待啊!
严贡生:要不是你那无赖的妾四处告状,我早就住进去了!糟心的东西!
严监生:你真是我亲哥?我替你填坑,你却占我利、欺我妾!你这种人,阎王见了都摇头!记住,多行不义必自毙!
严贡生:亲弟,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做的都是合情合理的!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设计的这段人物对话极具讽刺性,揭示了严贡生六亲不认、无情刻薄的无耻嘴脸,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由此可见,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对于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把握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深刻认知。
二、推理式情境微写作:写出深度见解
推理式情境微写作是学生在情境的启发下勾连前后阅读内容,与作品、文本开展深入对话,表达自我观点,进而提升思辨能力的一种写作方式。其注重将整本书阅读与学生个体体验巧妙结合,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写出深度见解。
笔者在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就采用了推理式情境微写作策略,创设了以下情境:校园广播电台于午间播放了《孤勇者》这首歌。主持人分享道:“听到这首歌,我想到了《简·爱》一书中的主人公简·爱。她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遭受舅妈和表兄妹们的歧视与欺凌,后来被送去寄宿制学校。但她没有被打倒,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出色的成绩留校任教。随后,她又如愿获得一份家教工作,并且收获了珍贵的爱情。可是,当她与心爱之人决定走进婚姻殿堂时,又遭逢意外。她毅然地选择了离开。最后,当她得知心爱之人为救自己的疯太太而变得孤单、落魄和残疾时,她坚定地选择了与他共度余生。简·爱尝尽人间冷暖,历经世事沧桑,从未向命运低头,反而愈发自信顽强,愈发魅力无穷。她就是我心中的孤勇者!不知你阅读的名著中是否也有孤勇者呢?欢迎投稿,下一期的午间阅读活动等你来分享!”小语听到后,想到了自己近期阅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他觉得保尔也是一位孤勇者,于是赶紧下笔,积极投稿。你觉得他会如何写保尔这位孤勇者?
以下是某位学生提交的作业。
孤勇者
—致敬保尔·柯察金
年少的你
敢在神父的发面里撒烟灰
敢在大街上勇救朱赫来
你是那样的勇敢无畏、令人钦佩
你加入革命队伍
与德军作斗争
与内战者搏斗
你历经四次生死危机
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你撕碎自己瘦弱的身躯
写就巨著《暴风雨所诞生的》
你用钢铁般的意志
书写共产主义的信仰
你让我们无比敬佩
你是真正的孤勇者
学生在校园午间阅读活动情境的引导下,以现代诗的形式歌颂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孤勇者形象,于深情诗意中直抵人心,引发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共鸣。
在《儒林外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笔者同样采取这一策略,创设以下情境:阅读《儒林外史》一书后,小语和小文两个好朋友进行了阅读心得交流。小语说:“潘三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但是他是真心对匡超人好的。”小文说:“我不赞同。我觉得潘三这个坏人只是利用匡超人而已。”听到两人之间的这番对话,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书中内容辩一辩。
生1:我赞同小语的观点。潘三拐卖人口,放高利贷,逼死人命,贪污,代考,犯下累累恶行。但是,这个恶人对于来自家乡的匡超人仗义关照:一起做案子时给了他不少分成,张罗他的婚事,帮他节省开支,甚至最后自己被官府捉拿了也没有将匡超人供出来,这足以证明他是真心对匡超人好的。
生2:我赞同小文的观点。潘三虽然给了匡超人几百两银子,但这是匡超人帮助他作奸犯科应得的报酬。潘三找别人帮忙也是要给这些银子的。潘三充其量也只是给匡超人行个方便而已,两人各取所需、你情我愿罢了。匡超人高超的作案手段让潘三颇为赏识,觉得有利可图。就这样,原来心地善良、事亲孝顺的匡超人慢慢堕落成一个薄情寡义、虚伪狡诈的人,而潘三恰恰是引他走上这条不归路的人。所以说潘三实则是害了匡超人!
两个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时引发观点碰撞,带动班级其他学生展开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思考,深挖整本书反映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读有所获。
三、模拟式情境微写作:写出得体表达
采取模拟式情境微写作策略,要求教师创设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情境,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模拟情境的素材来源主要是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目的是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思考真实的生活问题,激发读写
动力。
在开展《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笔者创设了以下情境:昆虫博物馆里展览了一个完整的胡蜂蜂巢,一群小学生看到后深感惊叹。作为昆虫博物馆的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介绍法布尔获取胡蜂巢的独家秘籍—“汽油窒息法”。要求讲解准确、生动。
以下是某位学生提交的作业。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昆虫博物馆。我是你们的解说老师阿元。瞧,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完整的胡蜂蜂巢。众所周知,胡峰攻击性极强,难以靠近,更别说取下蜂巢了,那么法布尔爷爷是怎么取得一个完整的胡蜂蜂巢的?请竖起耳朵认真听。他先准备好四分之一升汽油、一根一拃长的芦苇、一个漏斗和一堆黏土,然后将芦苇插入洞口,再用漏斗将汽油顺着芦苇管道全部倒进去,最后用黏土封住洞口,就大功告成了。静静等待,到第二天就会有一大群胡蜂因窒息而亡,然后就可以开挖了,一个完整的胡蜂蜂巢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汽油窒息法”!
笔者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存在的情境作为背景,以书籍内容为主题,引导学生以微写作的方式总结阅读成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读写动力,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此外,笔者还创设了元旦送祝福语这一情境—近期,老师发现有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极具《昆虫记》特色的新年祝福:“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萤火虫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一盏灯,在黑夜中,照亮前方的行程。2023年,让我们也做一只萤火虫吧,带着自己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让自己的心暖暖的,也给周围的人以希望。”请你参照以上这条祝福语编辑一条新年祝福信息。要求体现《昆虫记》中至少一种昆虫的习性或特点,表达连贯、得体。
生1: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写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换来阳光下大约五个星期的放声歌唱。2023 年,让我们也做一只蝉,在黑暗中等待与坚持,在阳光下尽情歌唱,唱响生命的精彩,享受生命的美好!
生2: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写蝈蝈由于在饮食上荤素搭配而体形优美、身轻体健。2023年,让我们也做一只蝈蝈吧,合理饮食,强身健体,用结实的体格去造就更美好的未来。
此外,笔者还设计了主题阅读活动,创设以下模拟情境: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校将开展“读名著,敬英雄”主题阅读活动,校文学社社刊《娄江潮》将开设“致敬我心中的英雄”栏目,现向全体同学发出英雄征集令。有意向的同学请从《红岩》《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名著中任选一至三位英雄,填写“致敬我心中的英雄”推荐表。
这一情境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与经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
综上,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情境微写作教学模式,能驱动学生真正沉浸到整本书的阅读当中,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和探究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显著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