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沈敏

【摘要】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育实践。情境教学法强调灵活性和趣味性,成功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枯燥特点,为高中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文章旨在探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英语;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沈敏(1978—),女,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亟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英语学习需求。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创新教学模式,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创设具体生活场景并结合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语境中体验、理解和运用英语的机会。遵循“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由于其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情境教学法已成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策略之一[1]。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贯穿于学校课程之中,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情境,紧密关注学生个体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旨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环境[2]。

(二)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目前,高中学生面临课程密集排布和学习巨大压力的情况,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日益显得乏味,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听课效率低下,这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性和管理效率。通过设置情境引入、拓展和总结等环节,精确控制教学节奏,有助于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增进师生良性互动

在英语情境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通过提问和即时反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课堂模式可帮助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加强与学生的英语交流,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痛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3]。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思考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表达意义与意图,发展批判性思维,主动提问并搜集证据支撑或评判观点,以促进合理、可信的论断形成。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四“Advertisements”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创设问题情境,“Nowadays, advertisements seem to be omnipresent. Can you recall a moment when you were particularly struck by an ad.? Where were you? What made it memorable?”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鼓励他们通过个人经验分享对广告的多样看法。学生们纷纷响应,有的批评广告的过度渗透和干扰,有的则分享那些引人入胜的广告,瞬间活跃了课堂氛围。在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回答:“Yes, I see advertisements on TV or outdoor or...everyday. I think advertisements are very annoying. I hate them.”或者回答:“I have seen some very interesting advertisements. I still vividly remember some advertisements from my childhood.”其次,教师应顺势引入教学主题,阐述广告的定义及分类。在介绍广告的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可提出思辨性问题:“Does an advertisements tell people the complete truth?”此类问题旨在鼓励学生跳出被动接受信息的角度,积极分析广告传播的信息机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再次,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如何鉴别广告的真实性,并阐明个人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个人看法收集证据,以支持或评价观点,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可提出开放性问题:“After our study today,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advertisements now? Do you think it's good or bad for us?”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总结课堂学习心得。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一系列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得以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语言学习的进步。此外,问题情境的设定符合英语核心素养要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思考[4]。

(二)创设互动情境,优化口语交际

教师应积极创设交际化语言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创设互动情境不仅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通过实际训练巩固英语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七“The environment”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快速回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核心术语和句式,同时引入实际案例或视频片段,如河流工业废水、森林过度砍伐等,以直观的画面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关注和紧迫感,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讨论热情。其次,在自由讨论阶段,教师可将学生分成AB两组。双方进行一问一答的互动,随后再角色互换进行另一轮问答。通过循环轮换的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再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快速复习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帮助他们构建对话框架,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新学词汇和句型进行造句,如:“Factories produce large numbers of harmful chemicals.”“It is our duty to try to cut back on production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things we make and buy.”随后,学生将进行约十分钟的自由讨论,教师应巡回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丰富对话内容。经过充分的讨论与筹备,学生将以小组形式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对话成果。这一环节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检验,还是对他们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次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需认真聆听并记录亮点与不足,这种相互学习的氛围有助于促进班级整体的进步。学生A可提出问题:“Where have you encountered pollution, and how did that encounter affect your emotions?”“What stands out as the paramount threat to our environment in contemporary times? What personal actions can you undertake to contribute to environmental cleanup efforts?”学生B可答:“Energy Conservation. Green Transport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Zero Waste Initiatives...”这一系列问答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深化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升了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对话展示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度,确保他们都能够充分实践。最后,教师可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反馈和建议,包括对语法正确性、表达流畅性及交流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不畅、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口语交流活动,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夯实语言技能[5]。

(三)创设表演情境,丰富学习体验

高中生通常面临沉重的学业压力,这导致课堂氛围普遍沉闷,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通过构建生动的英语表演情境,鼓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实战对话,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语言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6]。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八“The written word”的教学为例。本单元旨在探讨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承载着极高的文学审美和人文内涵。通过演绎这一经典著作,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古典文化,感悟其地道表达之美。在此背景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戏剧表演,选取精华片段以鼓励学生深入探讨。首先,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时间限制,教师应精选《哈姆雷特》中情节紧凑、角色鲜明的经典对话片段进行表演。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前提下适度改编,以适应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简化复杂的台词、融入现代元素等,使表演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再次,教师可提前准备一段剧本和相关影视资料,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作品风格、《哈姆雷特》剧情梗概、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随后,教师可将剧本分发给学生,引导他们课前自主阅读,深入理解剧情和角色。学生们可自行分配角色,如机智勇敢的哈姆雷特、阴险狡猾的克劳狄斯、软弱顺从的乔特鲁德、纯真善良的奥菲利亚等。考虑到各个角色的特征和相关影视资料,学生们有望通过积极的台词排练来提升英语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英语知识,还能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可重点解读话剧中的经典台词,如哈姆雷特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学生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角色特征,进一步深化对英语古典文化的理解。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台词等,并对其进行记录。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表演过程中的体验和领悟,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提高表演质量。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偏向于知识灌输和机械背诵,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得以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英语,从而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其对英语古典文化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实现教育教学中“寓教于乐”的目标。

(四)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实际应用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构建真实且自然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其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一单元“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教学为例。人际关系话题作为与每位学生密切相关的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普遍兴趣。首先,教师可借助个人经历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着重呈现沟通、理解、尊重和合作等关键要素,使学生意识到这些品质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人际关系相关的短片或纪录片段,涵盖职场沟通、团队合作或家庭互动等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片段中的人际交往技巧,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技巧。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Do you have a best friend? How do you get on with your friends?”引导学生讨论自己与周围朋友的相处方式,并着重探讨什么是“True friend”,学生可能回答:“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True friends have hearts that beat as one.”“The best mirror is an old friend.”此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误会解决、团队协作、与陌生人交流等主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使用英语表达观点、提出问题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交际态度,包括尊重他人、开放理解、积极合作等。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呈现语言知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意识,并减轻他们学习英语时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在知识传授方面具有创新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使他们能够更自然地将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增强了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了知识的活学活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巧妙整合课程内容和情境设置,确保情境的合理性和针对性,有效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夏莉莉.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18):72-74.

[2]倪丽香.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24(12):70-72.

[3]黄璐.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校园英语,2024(18):91-93.

[4]陈利.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3(14):48-50.

[5]田秀芳.基于情境教学法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24(17):103-105.

[6]张金荣.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学周刊,2023(3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