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口风琴进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实践分析

作者: 张舒彤

【摘要】随着音乐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口风琴便于携带,有固定音高,相比于其他乐器,更适合进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文章重点分析了口风琴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优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授口风琴时教师应确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师教授口风琴时常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授口风琴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口风琴;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张舒彤(1990—),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镇中心小学。

在开展小学教学活动时,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仍有一部分小学音乐课堂存在教学评价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评价结构,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并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口风琴是一种性价比较高且方便、入门难度低的乐器,越来越多小学音乐教师选择在音乐课堂上教授口风琴。但在教授口风琴时,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口风琴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优势,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校也应安排适量的音乐课程和音乐表演活动,辅助教师完成口风琴教学。

一、口风琴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优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选择将口风琴作为重点教学乐器开展音乐教学。总体来讲,口风琴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首先,口风琴体积较小,旋律优美,并且口风琴有固定的音高,对演奏者技术的要求相对低,入门比较简单。学生既可以坐在座位上使用口风琴,也可以站在讲台上演奏口风琴,因为口风琴不同于吹奏类乐器,学生的姿势不会影响乐器的发音,学生不容易出现音不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入门难度[1]。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较为感兴趣,也较容易失去兴趣,相比于入门难度较高的吹奏类乐器,口风琴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学生也能通过学习口风琴对音乐形成相对全面的认知[2]。

其次,口风琴是一种键盘乐器,与其他键盘乐器的键盘分布接近,学习口风琴后,学生学习其他键盘乐器会相对轻松[3]。从这样相对简单的键盘乐器开始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较多成就感,他们的音乐学习也会更加系统、科学。

最后,口风琴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体会演奏的乐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可以在教授口风琴的同时,组织合奏或者轮奏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4]。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授口风琴时教师应确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

(一)音乐教学理念

开展音乐教学时,小学音乐教师应坚持以美育人,重视学生的体验,突出课程的综合性,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授口风琴时,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与品德的培养,将情境教学与互动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培养目标[5]。

(二)课程安排与教学目标设置

安排小学口风琴课程时,学校应确保每周有两节音乐课,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学习演奏口风琴。在教学前期,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为让学生熟悉曲目;在教学后期,教师的教学目标可定为让学生完成吹奏练习或者合奏练习,其中吹奏练习的目标可为学生自然、自信地演奏出由C调到一个升降记号的曲目。同时,教师还应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熟练识读乐谱,会聆听同学的演奏,能够与同学交流演奏内容,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6]。

三、目前小学口风琴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较少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小学在音乐课程的安排上存在问题,比如每周只安排一节口风琴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也难以保障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

此外,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各种乐理知识,还需要练习合奏的曲目,学生的学习压力会较大。

(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一些小学里,口风琴教学的考核方式仅为期末考试;还有一些学校里,教师虽然会对学生进行追踪,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了评价标准,但是设定的评价等级仅有优和良。这些教学评价方式和结果相对单一,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学习情况无法在评价中体现,教学评价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为了让评价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应当用评价鼓励认真练习的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会被看到,否则学生可能会逐渐丧失学习乐器的兴趣。

(三)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师资力量是决定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虽然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师基本接受过专业的音乐知识训练,但还有一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与此同时,小学生群体的年龄较小,他们在理解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倘若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年龄特征,教师将难以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帮助,通过多种师资队伍建设手段,引导教师有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然而,部分学校并没有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或研讨活动,这些学校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熟悉教学活动,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道路上也行走得相对艰难。

四、提高口风琴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因材施教

1.根据学生能力分层教学

在教授口风琴时,音乐课堂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别较大,教师难以继续进行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确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布置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7]。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群体划为4个等级,对于演奏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旋律复杂和演奏起来较为困难的乐曲;对于演奏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入门级别的乐曲,随后循序渐进地提高乐曲难度。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音乐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综合素养。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群体之间具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教师还应当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8]。下面,笔者以自己设计的分年级教学目标为例,说明教师可以如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授一年级学生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口风琴这种乐器,基本掌握演奏口风琴的技巧,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曲目,如《小蜜蜂》《小火车》等。此外,教师还要指导一年级学生听五度以内的音程。

教授二年级学生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继续学习口风琴演奏技巧,同时让学生逐渐学会自如地演奏简单曲目,包括《划船歌》《音乐台阶》等。

教授三年级学生时,教师需要教授基础乐理知识,包括穿指和扩指等指法。此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鼓励学生在演奏时适当添加肢体动作。教师可为三年级的学生提供《上学歌》等曲目。

教授四年级学生时,教师应鼓励他们参与口风琴演奏活动,在演奏时结合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肢体动作。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雪绒花》等曲目。

教授五年级学生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C调演奏以及移调用F调演奏,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欢乐颂》等曲目。

教授六年级学生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要求学生独立表演相对复杂、节奏感强的曲目。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唱好音阶。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大中国》《小纸船的梦》等曲目。

(二)优化原有考评体系

为改变教学评价相对单一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小学音乐教师还需要解决原有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相对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9]。首先,教师需要确保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其次,教师需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音乐能力。最后,教师还需要持续追踪学生的音乐能力变化,激励学生坚持练习口风琴。

(三)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编写关于口风琴的校本教材同样可以让教学更具针对性,但在编写校本教材时,教师需要通力合作,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在曲目的选择方面,教师需要遵循多样化原则,选择多种多样的曲目,鼓励学生学习特点鲜明、风格差别较大的乐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教师还应教授多种演奏方式,以增添音乐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四)优化教师培训机制

为建设良好的音乐教师队伍,学校应当积极举办各类教学研讨、培训活动,开展专题讲座等,让教师学习新型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经验。学校还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在邀请优秀音乐教师进入学校讲解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的同时,鼓励学校里的教师进入口风琴培训基地学习、锻炼,提高教学素养,提升教学能力。

(五)提供表演平台

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力尚未发育完全,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且喜爱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家长以及教师的认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表演平台进一步发挥小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0]。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每个月末或者学期末,利用学校的阶梯教室举办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口风琴表演。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既可以要求学生演奏指定曲目,展示演奏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演奏,为观众带来悦耳的表演。

五、口风琴教学实践

(一)教授乐曲《时间像小马车》

在教授乐曲《时间像小马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用手打节奏,培养学生分辨节奏的能力。在学生能很好地打节奏后,教师可将《时间像小马车》这首乐曲的简谱抄到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随后,教师可以播放该曲目,让学生认真聆听。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学唱这一曲目,再学着演奏。倘若学生存在学习问题,教师需要适时提供帮助。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曲目。

(二)教授乐曲《欢乐颂》

在教授乐曲《欢乐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上口风琴进入多媒体音乐教室学习演奏。由于《欢乐颂》这一曲目有一个降号为F号,且演奏时学生需要完成转指动作,所以在学生演奏前,教师需要先示范一遍,让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或者无法完成的地方,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乐器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还会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要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校也应向教师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现今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音乐教学,根据学生群体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方静.小学班级口风琴教学方法初探:以北京市八十中康营分校一年级学生为例[J].黄河之声,2020(5):108-109.

[2]司雯雯.口风琴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音乐,2020(12):140-141.

[3]甘薇.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音乐互动式教学[J].大众文艺,2020(10):212-213.

[4]刘晓.期待民族音乐之花在小学音乐教育之路上的完美绽放:以青浦区田山歌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52.

[5]林娟娟.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展示之口风琴引入课堂[J].华夏教师,2017(14):56.

[6]刘英英.小乐器 大作用: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104-105.

[7]陈哲仪.试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口风琴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8(5):71.

[8]周烨.器乐进入小学生音乐课堂之口琴在教学中的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95-196.

[9]姬慧.小学音乐课堂中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9,39(6):171,175.

[10]温晓坚.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及实践策略探析[J].戏剧之家,2021(6):83-8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