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古典诗文诵读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作者: 郑洁华【摘要】古典诗文诵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选取适合学生诵读的古典诗文,加强对学生诵读过程的指导,让学生获得人文知识,弘扬人文精神。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用古典诗文诵读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分析古典诗文诵读的价值,阐述古典诗文诵读的教学原则,提出具体的古典诗文诵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文;诵读;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郑洁华(1979—),女,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校。
古典诗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代代相传。小学教材中选用的是一些经过历史洗礼,拥有较高传承价值的古代诗歌或者文章,凝聚了文人墨客的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通过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段,帮助学生搜集适合诵读的古典诗文资源,整合成古典诗文集,进而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两种渠道,加强诵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一、古典诗文诵读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学生可以在诵读古典诗文中掌握句读、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还可以深入品味古典诗文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音韵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的古典诗文,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村居》《咏柳》,这些经典古诗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字词的基本意义、用法以及诵读节奏的划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诵读的节奏感,提高诵读能力和语言水平。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通过诵读古典诗文,学生可以记忆大部分的诗文内容,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应用这些古典诗文,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1]。
小学语文的诵读课包含现代诗歌、儿歌童谣、短小文言文、古典诗文等内容,而古典诗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如“每日晨诵”“课前三分钟诵读”“诵读小小擂台赛”“古诗今唱”等,这些诵读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文具有语言凝练、篇幅短小、内涵丰富的特点。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脑海中会自然而然地浮现诗文所描绘的画面,此时,教师适时地进行诵读指导,并且配上与诗文意境相契合的音乐营造氛围,就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甚至还仿佛听到采莲船上的欢声笑语。
又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春晓》,学生在想象中,仿佛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声和阵阵风雨声,还仿佛看到了散落满地的春花。
在诵读古典诗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想画面,解诗意,悟诗情,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文包含了对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的描绘,体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理诵读某一位作者的经典诗文,然后逐篇分析诗文的具体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诵读李白的诗文,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李白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这样的诵读、归纳、分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二、古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原则
(一)课内教学与课外诵读相统一原则
在古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课内教学与课外诵读相统一的原则,在课内为学生讲解古典诗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掌握诵读的方法;在课外开展丰富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诵读机会,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序变换等文言知识,并且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古典诗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借鉴古典诗文的章法技巧,让学生不断丰富词汇积累,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教师要在课外诵读中增加学生的诵读量,选取经典的古诗文内容,对课内诵读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拥有独立诵读和学习的能力。
(二)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统一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文的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2]。教师需要在古典诗文教学中遵循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布置学习任务。
在集体学习方面,教师需要科学安排古典诗文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迸发灵感,更深层次地解读古典诗文,为诵读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诵读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科学组织学生分组。
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入手,开展个性化引导,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发布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搜集关于古典诗文的创作背景、重点字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诵读作品配乐、录音,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古典诗文诵读教学策略
(一)诗画结合
在古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典诗文与水墨画、风景画或人物图片等元素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古典诗文的诵读效果。诗画结合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诵读情境,凸显古典诗文的意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增强学生诵读古典诗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例如,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就是一首诗画相生、意境深邃的古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其他的花朵早已摇落,颜色凋败,只有梅花一枝独秀,风姿占满整个小园。在诵读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展示水墨画让学生感受“疏影横斜水清浅”与“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让学生体验古典诗文与水墨画的完美融合。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泼墨抒情,用笔和墨描绘古典诗文中的意境,创设更灵动的古典诗文诵读情境[3]。教师通过诗画结合增强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理解,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二)以诗会友
在古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以诗会友,组建古典诗文诵读小组,引导学生以品诗、诵诗、解诗、写诗为核心,互相交流自己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和看法,形成良好的古典诗文诵读氛围。
例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迢迢牵牛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牵牛星与织女星入手为学生介绍与牛郎织女相关的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文化背景,从而让学生更有感情地诵读。《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诗文合辙押韵,充满意境和趣味,能够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开展“直上银河,看牵牛织女”的品诗会,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搜集关于牵牛和织女的古典诗文,如唐代罗隐的《七夕》、唐代杜牧的《七夕》、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唐代孟郊的《古意》、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等。学生小组诵读这些古诗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短视频创作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转变诵读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文的积极性。当前,很多学生都喜欢利用课余时间刷短视频,观看他人的视频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投其所好,鼓励学生创作短视频,运用特效、滤镜、卡片等功能,完成古典诗文诵读的短视频作品[4]。
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制作以“祝愿祖国生日快乐”为主题的古典诗文诵读短视频。学生可以搜集与爱国相关的古典诗文,用手机录制自己的诵读视频,并且通过配画、配音乐、剪辑、美化等手段,将录制好的短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或者转发到班级群中,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关于爱国的古典诗文有很多,如唐代王翰的《凉州词》、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学生可以诵读这些古诗文,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在古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作短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古典诗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使学生受到古典诗文情感的感染,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四)创意活动
培根曾说:“读诗使人灵秀。”教师为学生挑选词句精美、韵律和谐的古典诗文实施诵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深入了解古典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创意活动实现诵读教学的目标。一方面,创意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文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创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学生可以在活动之前搜集自己喜爱的古典诗文,积极开展诵读练习,将古典诗文诵读与歌曲、舞蹈、相声、小品、小剧场等艺术形式结合,凸显古典诗文的魅力。
例如,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词中描绘了炎炎夏日,焚烧沉香来消暑的场景。学生可以自编舞蹈,配以音乐和诵读,让舞蹈和词浑然一体,体现古典诗文的美感[5]。
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诗词大会”活动,设计“九宫格”“飞花令”“身临其境”等活动形式。教师通过丰富的活动,可以带领学生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烟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让学生在古典诗文中体味人间百态,看见更好的风景[6]。
结语
诵读是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诵读积累文学知识,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学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优化诵读教学策略,打造高效的诵读课堂,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畅.通过古典诗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快乐阅读,2021(18):44-45.
[2]李泽清.在经典诗文诵读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11.
[3]魏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甘肃教育,2018(15):105.
[4]郑楚华.诵读古诗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5(11):32.
[5]卞酉霖.诵读经典古诗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8):19-20.
[6]施雷方,高超勇.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N].丽水日报,2009-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