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角下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作者: 赵琪

【摘要】文章主要以审美视角下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分析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与特征,介绍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相关影响因素,从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词汇量、重视课程评价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审美视角下进行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指导的相关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视角;低年段;语文教学;识字写字

作者简介:赵琪(1995—),女,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雄州分校。

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比较重要的内容,需要教师引起高度重视。教师要从审美视角出发,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序开展阅读活动以及写作活动。笔者将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课程教学要求,分析如何提高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质量。

一、审美视角下进行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与特征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

第一,审美视角下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能够贯彻新课改的发展要求,给语文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带来全新思路,拓展教学途径和教学空间。教师以识字写字教学为基础挖掘审美元素,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显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发展。第二,审美视角下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技能。教师以审美为出发点组织学生研究汉字的美妙,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以美的姿态拥抱生活与学习。

(二)识字写字教学特征

第一,审美视角下识字写字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形象与生动。所有具备美感的事物都是统筹内容以及形式的表现,所以教师在开展审美视角下的识字写字教学时,不能仅仅分析汉字外在的美,还要研究汉字结构的美。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的汉字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1]。汉字的美是具体而形象的,通过笔画排列以及组成构造充分呈现。汉字自身具备形象的特征,教师应该灵活地给学生呈现汉字,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知汉字的演变流程与书写要点。

第二,审美视角下的识字写字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识字写字活动,渲染良好的气氛,以审美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研究汉字的美,升华自身情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升华学生情感不能仅仅通过单一模式进行,教师要科学调整识字写字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汉字的内涵,从而增强语文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

第三,审美视角下的识字写字教学体现了寓教于乐。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情境,让学生细致地挖掘语文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获得学习汉字的满足感,最大化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

二、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扮演组织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可是一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导致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不高。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要求学生朗读抄写汉字,无形中会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减退。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学生完全听从教师安排,这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阻碍了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发展,师生之间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发掘文本中隐含的语文学习要素,并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促进其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2]。

(二)教学模式单一,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一些语文教师过于重视抄写任务,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然而学生只能机械化地进行汉字抄写,没有灵活运用大脑进行记忆,长此以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难以落实“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此外,在实际汉字教学中,学生时常混淆读音相同的字。这种情况下,部分教师直接给学生阐述汉字的组成特点,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记忆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情况,基于审美视角开展识字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三、审美视角下进行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相关措施

(一)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让学生感知美

语文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教师的教学思想不够先进,学生的识字写字认知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革新教学观念,基于审美视角,结合实际情况,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知汉字的美,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首先,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分析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细致挖掘语文学科的意涵,避免学生对课程学习感到陌生。在识字教学指导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汉字的字形,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例如,针对《找春天》《雷雨》等课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感受春风和花草的生命力与活力,让学生通过想象研究识字写字的有效方式,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汉字。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阅读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让学生积累词汇,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真正了解汉字之美。

其次,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低年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有限,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同时,学生难以在学习中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很有可能对识字写字活动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把抽象的内容以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汉字结构的奇妙,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太阳和月亮的简笔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可以展示“日”“月”这两个汉字的演变动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活动,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又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草发芽的图片,配合《春天在哪里》这首美妙的歌曲,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聆听歌曲,阅读文本,自然而然地认识汉字和学习汉字,在课堂上保持兴奋的状态,从而有效提高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质量。

最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低年段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通过直接的途径得到提升,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组织学生动笔书写汉字和用动作描述汉字,参与识字写字的学习活动,研究汉字的基本结构,感悟汉字创造的精髓。例如,对于“大”这个汉字,教师让学生朗读该字,并通过动作描述该字。学生一方面可以观察汉字,了解读音,另一方面能够尝试用身体表现汉字,进一步分析汉字的美,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美

基于审美视角进行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成长规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要运用字理教学法开展教学。字理是汉字的组成依据,教师要运用字理教学法,带领学生了解汉字的字形字义,分析汉字的组成特点,并组织学生研究汉字形体为何有这样的特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和印象。以“川”与“州”这两个字的教学为例,这两个字的字形相似,字义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巧妙地融入象形知识,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告诉学生“川”代表川流不息的河流,“州”字多出的几画像水中的小块陆地,加深学生对汉字组成结构的认知,让学生切实领悟汉字的美。

其次,教师要运用图形指导法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低年段学生对图片感到比较亲切,如果教师可以把汉字以符号或图形的形式呈现,就能够更加轻松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按照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图形推理意识,小学二年级学生具有创新图形的意识。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形象地呈现汉字,带领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想象和创造,让学生感悟汉字的美。比如,在教学“休”这个汉字时,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猜测这个字的含义。学生了解到“休”是指一个人靠在树木旁,表示休息。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能够得到提高,学生能够对识字写字学习活动产生兴趣。

最后,教师要运用情境创设方法开展教学。低年段学生刚开始接触大量生字,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适应汉字学习过程。要想提高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游戏感兴趣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如创设字谜情境,让学生联想生字的组成结构,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字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对于“明”这个字,教师出示“此日此月非今天”这一字谜,让学生认真地回忆与想象,猜测字谜的答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依托字谜情境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对于“扫”这个字,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联想,带领学生划分这个字的左右部分。这个字的偏旁是提手旁,剩下的部分读作“xuě”。有的学生说到,这个字和雪花的“雪”有相似的部分。对此,教师把“扫”这个字解释为,冬天下雪之后要用手去弹雪。这一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了识字写字的窍门,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汉字的美。

(三)丰富学生词汇量,让学生实践美

在语文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让学生积累大量汉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认识汉字,通过查阅字典和咨询教师等方式认识生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总结自己积累的词汇,让学生运用所学汉字。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篇文本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把生字抄下来,自主查阅生字的读音。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文本阅读竞赛,并评选出能够准确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小组,保证学生能够通读全文,顺利地朗读文本,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及时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四)重视课程评价,让学生追求美

在语文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教学的延伸,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低年段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感悟汉字的美,了解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带领学生突破识字写字的障碍,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在课程评价上,教师要丰富现有的评价方式,可以用鼓励性话语评价学生的作业,或者给完成情况优秀的作业盖上有趣的印章,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识字写字评比活动,评选“写字小能手”。这样能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动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另外,教师要制订多元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情感的调动,明确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识字写字的信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写字练习,增强学生在语文识字写字课堂学习中的审美体验感。

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视角下的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具有重要价值,语文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地开展识字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要利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重视课程评价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领悟汉字的精髓,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热爱汉字学习,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美的种子[3]。

【参考文献】

[1]李娜克.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问题与措施[J].读写算,2021(16):203-204.

[2]侯靓.在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童化”教学策略探寻: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54-56.

[3]吴海燕.巧用教学策略提升部编版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的效果[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3):27-2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