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足球社团,提升校园足球运动水平

作者: 唐佳雯

【摘要】在小学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乐观自信的精神,更应不断调整与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发挥足球运动的价值,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足球;社团;运动

作者简介:唐佳雯(1992—),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教师巧用足球社团的形式开展小学足球教学效果显著,足球社团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融入足球运动,逐渐掌握足球运动的技巧,同时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一、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足球运动氛围

(一)拓宽传播渠道

部分家长对足球运动了解片面,对其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他们认为足球运动是一种游戏,会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教师应积极拓宽传播渠道,宣传足球运动,让家长深入了解足球运动,从而开展家校合作引导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此外,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一些校内举办的足球运动会,使家长可以真正深入体验足球的魅力,从而引起家长对足球运动的关注。

教师可以借助校园宣传栏介绍足球运动的有关信息,开展“我是足球小明星”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成立足球社团,并对足球社团实行常态化的管理。教师每月都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足球比赛,评比“足球小明星”,借此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并切实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以及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家长微信群等传播渠道,分享学生参与足球社团的照片、视频,加深家长对足球运动和足球社团的了解。

(二)搭建交流平台

足球运动可以作为一个人文交流的平台,同时可以作为一个学生展示形象的窗口。此外,足球运动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足球社团中,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充分地展示自身的特长,久而久之,学生的意志可以得到比较好的锻炼,从而具备良好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精神风貌。环境对学生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足球社团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足球运动。教师应该搭建与家长交流的平台,与家长共同创造良好的足球社团环境,使学生积极发展自己的足球爱好。

教师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一些校园足球比赛或者足球社团的展演活动。教师也可以借助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将学生在校内的足球运动情况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家长看到学生的风采,也让家长看到足球运动的互动性与正能量。教师还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学生在足球社团的精彩瞬间,这样即使家长不能到场也能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动态。

部分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干涉学生参与的校园活动。教师应该搭建与家长交流的平台,积极与家长进行线上或线下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宣传足球教学理念,使家长可以正确认识足球运动,这对足球社团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足球社团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家长不过分担心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取得家长支持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难以对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多时候只是一时兴起就参加了体育社团,但运动了几天之后就没有了兴趣,开始打退堂鼓。这使部分家长对校园社团活动存在误解。在建设足球社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取得家长支持,促进学生积极报名参与,并让家长看到训练的成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足球社团,然后以校内足球大社团带动班级足球小社团的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自由练球。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仅可以看得到学生的训练成果,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足球比赛,邀请家长来校观赛,这样,家长可以更加充分、直观地看到足球社团的优点,看到学生身上的活力,从而慢慢地认可、支持足球社团活动。

教师应该重视家校结合,与家长形成合力开展足球教学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足球社团活动中来,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将足球社团活动与校园其他活动有机结合推广足球运动,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感受足球的魅力,从而营造良好的足球运动氛围,达到更好的足球教学效果。

二、寓教于乐,丰富足球运动的形式

(一)开展趣味游戏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难以长久地保持注意力,很容易失去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教师应该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借助游戏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足球运动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真正享受足球这项运动。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足球教学的形式,加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使得足球教学更加科学高效,更具趣味性,使得足球社团活动更加生动多彩[1]。

热身是足球运动中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的热身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也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运动,从而享受运动的乐趣。以往,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足球运动前,通常是引导学生绕操场跑步,或者是引导学生做一些拉伸动作。这样的热身形式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枯燥,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热身游戏,如“一二三木头人”,让学生在玩中热身,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眼力,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活动肌肉和关节,又可以活跃足球运动的氛围。除此之外,“抢圈”“老鹰抓小鸡”等趣味游戏都可以让学生活动身体,为之后的足球运动做好准备,也都可以有效活跃足球运动的氛围,增强足球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开展丰富的趣味游戏活动,可以增强足球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又激发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采用激励教育,增强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和足球社团的积极性。当前,小学足球社团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学生的集体意识比较差,足球社团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具体来说,一方面,参加足球社团的男生占比较多,他们年龄较小,比较活泼好动,缺少集体意识,教师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足球社团的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整体的训练氛围不太浓厚,学生缺乏积极性。这时,教师应该借助手势、面部表情、语言等来激励学生,向学生传递赞赏、肯定的信号,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2]。

教师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表情,告诉学生:“老师的表情是会说话的,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如果老师在对你微笑,那么就说明老师在肯定你;如果老师没有表情,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学生踊跃发言:“如果老师没有表情,那么就是在提醒我应该加油了。”

教师可以采用竖大拇指、鼓掌、拥抱等肢体动作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在足球比赛中,可能有一些学生因为错失良机而比较懊恼,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个拥抱以示肯定,同时告诉学生:“小小的失误不必一直放在心上。”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学生会因为教师的激励而更积极。

足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不太擅长足球运动的学生,教师也应适度激励,避免这些学生产生挫败的心理而丧失对足球运动的

热情。

(三)借助信息技术

学生通过足球社团的训练,除了要掌握基础的足球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足球动作技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足球动作技巧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动作,有的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足球动作的细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动作技巧。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学生改进动作。具体来说,在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发现自身动作存在的误区,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拍摄记录学生的运动轨迹,可以直观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改进动作。例如,脚内侧踢球和脚背外侧踢球同样是踢球的基础性动作,但是二者的技巧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将这两种动作制作成动画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脚内侧踢球和脚背外侧踢球的过程,分析二者在双脚摆动、触球以及助跑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接着,教师可以以慢放、回放、暂停等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细节,使学生有效掌握动作技巧。

三、科学发展,保障足球社团活动顺利开展

(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小学足球社团对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部分学校存在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这是限制小学足球社团发展的主要原因。部分体育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足球教育教学能力,尽管这些教师非常敬业也非常努力,但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仍然有所欠缺,导致足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校应该将足球师资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从而有效推动小学足球社团的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开展教学研讨,让教师学习校外先进的足球教学理念,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其次,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对教练员、教师等不同人员的培训,引进校外足球教练,强化教师间的交流,提升整体的足球教学水平。最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足球比赛,使教师积极参与,展现自己的风采,从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加大建设投入

建设投入是影响小学足球社团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运动服、足球鞋,还是足球装备等,都是开展专业足球运动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学生参加比赛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学校加大足球社团的建设投入,用好每一分经费,能够有效保障足球社团蓬勃发展。学校应该科学配备足球运动的器材,满足足球社团活动的开展需求,为足球社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近些年来,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改善学生的体育运动条件。借此机会,学校应该将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纳入校内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确保其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训练需要。学校可以统筹安排,科学利用,有条件时,将足球场地向社会开放,提高学校足球场地的利用率,形成学校、社会共赢的体育教学机制,落实阳光体育运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足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巧妙借助足球社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足球教学的价值。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小学足球社团活动的开展应该走向科学化与系统化,此时教师应该科学调整策略,深化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足球运动氛围;寓教于乐,丰富足球运动的形式;科学发展,保障足球社团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应多措并举,发展校园足球社团,可以让学生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廖海燕.优化小学校园足球教学“三策略”[J].学苑教育,2018(7):11.

[2]王奔.大班额小场地下校园足球教学的有效推进策略[J].学苑教育,2022(7):87-88,9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