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思路

作者: 胡贝贝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使学生能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此外,情境教学可以使历史教学变得更贴近现实,使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胡贝贝(1992—),女,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教学,则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故事等多种元素创设不同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读史使人明志,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记住历史,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历史,最终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真实的历史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要灵活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获得学习历史的快乐。这样的教学能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以史育人。

一、创设影音情境,渲染课堂气氛

历史课标提倡教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可视化、直观化的教学,建议教师灵活运用历史题材的音视频资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音频、视频等元素创设影音情境,获得的教学效果比只用口头传授知识更好。影音情境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1]。

以教学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例,笔者分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经过,认识长征途中的重重困难,学习红军吃苦耐劳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理解长征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以及长征的伟大意义。笔者在选取影音视频时注意视频的时长以及在课中的放映时间,灵活地运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2]。首先,笔者在讲到“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时,播放《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视频,用视频展示红军长征的艰辛,吸引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其次,笔者在讲到“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时,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让学生看到红军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渲染热烈的课堂氛围;再次,笔者在讲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时,播放朗读《七律·长征》的视频。这样的影音情境能将视频和教材内容相结合,营造强烈的历史画面感,让学生明白红军长征极为艰险,意义非同一般,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可见,教师有效创设影音情境,能渲染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沉浸式体验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情感。

二、创设音乐情境,实现学科融合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提倡不断打破学科边界,设计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与交叉的活动,真正实现学科育人。教师可以融合音乐学科,创设音乐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以教学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为例,笔者融合音乐学科创设音乐情境。在讲到“知识拓展”《吉祥的天路》时,笔者适时穿插歌曲《天路》,学生在歌词中找到了关键词“天路”,了解了青藏铁路建设的作用,认识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激发了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情感。笔者小结道:“同学们,我国各民族间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民族大团结’有了更深的感悟。”接着,笔者播放了一首非常应景的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优美的旋律响起,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深情跟唱起来。歌曲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此时,音乐成了历史课堂的一剂调味品[3]。笔者组织学生说说学习的收获,学生纷纷述说了自己对“大团结”最真切的感受。课堂接近尾声时,笔者趁热打铁布置这样的作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搜集与‘民族大团结’有关的歌曲,并学唱。”课堂虽止,却余音绕梁。笔者创设音乐情境,助力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实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可见,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能营造一种放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习得历史知识[4]。

三、创设表演情境,加深学生印象

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历史,激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具体来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历史人物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既可以对扮演的历史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又能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教学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为例,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土地改革时期的地主、农民等角色进行扮演,模拟相关的历史场景。具体来说,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改编相关的故事进行表演;另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有关的剧目进行模仿。学生通过表演情境,了解了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可见,教师创设表演情境,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5]。

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能力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提问,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

以教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例,笔者认为,提出的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情况,而是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提问。笔者提出问题:“清朝前期,从广州出发进京赶考的学子在途中会经过哪些地方?他们会看到些什么情况?请同学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对学子在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有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学子一般会取道梅关古道,翻越梅岭后至大庾县,在大庾县转水路,沿章江下行至赣州,在赣州沿赣江顺流直下,经吉安、樟树、南昌、鄱阳湖、湖口进长江,随后顺长江下到扬州,最后从扬州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直至北京。进京赶考的学子能看到大片土地得到开垦,出现了玉米、甘薯等农作物;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很大。”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有效地拓宽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

可见,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第一道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欲望。教师在历史课堂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撬动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尽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情境,让学生走近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和物,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革命烈士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沉浸在历史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6]。

以教学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笔者创设了实践情境。一方面,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博物馆,参加九一八事变主题讲座,让学生感受这段历史。学生通过讲座,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经过以及影响。接着,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关史事,并让学生自主概括出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学生真切地重温历史,感悟历史,激发了爱国热情。另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课后动手搜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资料,如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的图片、歌曲《松花江上》的音频等。学生通过实践搜集资料,仿佛看到当年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认识到当年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笔者创设以上实践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为后续学习华北危机与西安事变的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具体生动的实践情境,强化了历史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了学生的民族精神。

可见,实践出真知,教师创设实践情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拓宽视野,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重温历史,真实地感知到历史的厚度,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学生通过历史鉴往知来,激发了爱国热情,懂得要珍惜眼前,不能虚度青春,要更加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结语

综上所述,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有助于优化学生学习历史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直观地学习历史知识,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以及实际需求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拉近学生和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推动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骥峰.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影音视频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0):96.

[2]朱新华.价值情境 教学之宝: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达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2):89.

[3]赵欣丽.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11.

[4]苏罗军,刘爱晖.创设情境:指向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22

(28):59-61.

[5]尹涛燕.巧用情境创设,激活历史课堂:初中历史课堂运用情境创设的策略探讨[J].教育艺术,2021(12):13.

[6]杨晓伟.细节、情境与想象: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刍议[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12):27-3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