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更合身
作者: 董洁【摘要】由于接受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有所不同,学生之间往往存在鲜明的个体差异。因此,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分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文章分析了给学生分层的方法,并阐述了设计分层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学习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英语;实践
作者简介:董洁(1993—),女,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新区分校。
为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使全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分层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成长。当然,要确保分层教学发挥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分层,还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有梯度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评价
标准。
一、给学生分层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让处于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接触适合自己的知识,获得有效的锻炼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得到保障[1]。而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之一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学生合理分层,让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
笔者以为,教师需要在平时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和兴趣爱好,并据此给学生分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相对成体系的知识框架,且非常乐意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的意愿比较强;而第二层次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相对差,基础知识可能掌握得也不够扎实,但他们有意愿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进步潜力很大;第三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掌握得也不扎实,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很需要教师的帮助。
在给学生分层后,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同时鼓励第一层次的学生担任组长,与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英语知识,讨论遇到的英语问题。这样做可以更加充分地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讨论掌握相对复杂的英语知识,而不是只能等待教师的讲解。
当然,为了确保分层教学的合理、有效,教师需要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生的分层,这样才能更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进步潜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学习,正处于学习的奠基期,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布置合适的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给出有效的教学评价,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知识的技巧。
(一)设计分层学习目标
为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分层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提供教学指导,确保其获得有针对性的引导。在具体设计分层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考虑,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二年级下册Unit 2“Weather”前,教师可先设计基础学习目标:掌握rainy、cloudy、snowy、windy、sunny等相对基础的英语单词,并能够运用这些单词描述天气。而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增加这样的学习目标:掌握umbrella、weather等相对复杂的单词,并能够灵活运用“We can...”“Do you want to go to...”等句式进行口语交流。
(二)设计分层学习任务
为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教师不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英语知识,还应该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英语知识的技巧,同时形成应用所学英语知识的意识[2]。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分层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有效利用教材学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
1.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
为帮助第一层次的学生有效提升英语水平,教师可以给这一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对难的学习任务,还可以鼓励这层次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阅读英文绘本,或者观看英文动画片。
例如,考虑到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Fun Time和Story Time部分的内容比较难,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且包含诸多有用的知识,教师可以鼓励第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后,熟读并尝试背诵这两个部分的内容,以帮助这一层次的学生有效
提升。
2.第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
在给第二层次学生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明确,该层次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但是掌握得不够扎实,应用意识也不够强。因此,教师可以鼓励这一层次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或者英文绘本时,关注自己能够记住的对话内容,并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余时间多尝试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包含大量的对话、应用内容,尤其是Let’s Check部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留出时间让这部分学生朗读教材中的对话,并帮助他们纠正发音,协助他们掌握这些比较实用且相对简单的对话。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第二层次的学生向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争取在教师下次划分层次时进入第一层次学生的行列。
3.第三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
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重视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同时引导他们夯实基础,掌握学习英语知识的技巧,逐步向第二层次学生看齐。
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中的Let’s Spell部分十分适合这部分学生,不仅颇具趣味,而且内容比较基础,实用性强,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注意提醒第三层次的学生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并自觉在课后完成这部分练习。这种方法不但能提高这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让他们积累学习经验,更有信心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此外,在课堂上和课后,教师都要及时关注这一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假如这一层次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及时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者引导他们和第一、第二层次学生交流,以帮助他们有效学习。
(三)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不但应该在给学生讲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还应该将分层理念渗透到作业设计中,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巩固与温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
1.在课堂上布置趣味作业
为了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魅力,并勇于在课堂上发言,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趣味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知识的愉悦[4]。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一年级上册Unit 5“Colour”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讲解red、yellow、green等单词后,鼓励学生在纸上画出彩虹,并用刚刚学习的英文单词标明彩虹的颜色。
当然,为了让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师可以在布置趣味作业的时候适当融入分层理念。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一年级上册Unit 4“Numbers”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字,如车牌号、电话号码等,然后建议第一层次的学生尝试自行将其翻译成英文,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生在第一层次学生的帮助下将其翻译成英文。
2.分层设计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的重要工具,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找到方法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完成更具针对性的作业,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复习巩固。
因此,教师也应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进行分层设计。为帮助第三层次的学生夯实基础,教师可以更多地给该层次学生布置基础性作业,如朗读、背诵作业,并持续关注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为帮助第二层次的学生扎实地学习英语知识,同时引导他们形成应用英语知识的意识,英语教师可以更多地给该层次学生布置应用型作业,如造句作业等。为帮助第一层次的学生拓宽眼界、有效提升,英语教师可以更多地给该层次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如创编对话、续写故事等。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3“Animals”后,教师可以根据该课的重点句式“I want to see the...”“They’re...”给三类学生分别布置作业。教师可以让第三层次的学生熟读教材中的句子;让第二层次学生根据该课的重点句式造句,并用上elephant、panda、horse、cow等单词;让第一层次的学生根据所学重点句式、单词以及相对复杂的“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等句式编写
对话。
(四)给出分层评价
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评价,也十分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环节,并给出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评价。为使得教学评价切实发挥作用,教师也可以给出分层评价,让学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提升建议。
面对第三层次的学生时,教师应该给出鼓励式评语,比如在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使用“Very good!”“Nice!”“You did a great job!”“Great!”等表扬学生,以激励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知识。如果第三层次学生无法顺利完成任务,教师也应表示理解,并及时向这一层次的学生提供帮助,鼓励他们继续尝试。面对第二层次的学生时,教师则可以使用“Keep it as long as possible.”等句子激励他们,而且应当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提醒他们纠正错误。面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时,教师可以给出相对复杂的英文评价语,如“Most of your thinking is creative, but some of your ideas are a little wild.”“Your performance in class is very good recently. Hope you keep up the good work.”等,这样的评价语会使得这一层次的学生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水平,继续学习、探索,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评价小学生时,教师不能过分纠结学生的错误行为,而应该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分层评价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与探索,同时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然后根据教师的评价内容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方式,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还应注重分层评价,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分层教学,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愿意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还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顺利提升英语学习能力。为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给学生合理分层,然后从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后作业、评价语等方面进行教学尝试。
【参考文献】
[1]贾莹.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祖国(教育版),2014(7):197-198.
[2]张芳霞.智慧教育视角下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9):362.
[3]周圆圆.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6-7.
[4]余少芸.浅析因材施教在小学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实践[J].读书文摘(中),201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