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价值、困境及优化策略

作者: 李丽

【摘要】目前,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面对着“题”之困境和“议”之困境,课程质量难以有效提升。为解决在开展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文章从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价值出发,分析教师在教学时遇到的困境,并据此提出优化策略,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采取高效、正确的纾困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式教学;价值;困境;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李丽(1987— ),女,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而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1]。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议题式教学也在思想政治课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抓住“议”和“题”这两个关键字,遵循先有“题”再有“议”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总议题和子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讨论以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掌握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和事物发展规律。此外,教师还需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然后以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课堂合作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然而,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遇到了“题”和“议”两方面的困境,其中“题”之困境既表现为教师不知道如何融入时政热点,也表现为教师不知如何在议题中嵌入生活元素、不知如何设计一系列相关议题以加深学生对于议题的理解;而“议”之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设计议题式教学活动,导致讨论环节程序化,也有一些教师在设计议题的情境、与学生互动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了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合理开展议题式教学,教师需要找到纾解困境的种种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不但可以让高中生更顺利地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议题,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变得想说、会说且能说。可见,良好的议题可以避免学生养成机械背诵考点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出有担当、有思想、有信仰的学生。

(二)连接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桥梁

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还需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然后将相关学科知识与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结合,这样做可以把生活场景不断嵌入课堂教学框架,使得议题内容更具生活气息,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让学生发现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纽带。而且教师可以结合议题组织调查研究、模拟法庭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社会生活,增长法律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的热情。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积极思考、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敏捷,他们也会逐渐找到讨论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二、议题式教学中“题”之困境及纾困措施

“题”之设计在议题式教学中非常重要,为设计有效的议题,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需求,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并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相对轻松地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的议题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部分设计议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议题,可以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设计议题,也可以根据社会热点话题以及近年来高考涉及的热点话题设计议题[2]。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议题“中国为什么能发展如此迅猛”,带领学生深入体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含义;设计议题“怎样高扬永不褪色的旗帜”,带领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意义;设计议题“我们怎样当家作主”,带领学生探究人民行使权利的形式和内容;设计议题“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带领学生探究法治与生活、道德的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当然,设计议题时,教师还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重视议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选择贴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的内容,同时创设丰富的情境,以顺利呈现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价值认同、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

(一)根据高考真题设计议题

开展议题式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将时政热点融入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高考真题进行议题设计。高考真题往往设计得较为准确、有趣,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依据高考真题将时政热点融入议题,以有效解决这一困境。

例如,2021年江苏省的高考卷第7题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从年龄结构看,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5~50岁人口占比63.35%,比2010年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比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从城乡人口结构看,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超过9亿人,占比63.89%,比2010年上升了4.21个百分点。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路径是( )”。这一题把“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据此思路设计议题,让时政热点顺利成为讨论内容。

(二)将议题与学生的生活连接

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教师需要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议题。为此,教师需要耐心分析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找到学生在生活中常遇到的事,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讨论内容,帮助学生养成使用思想政治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公共政策被制定的过程,展现公民有序参与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公共事务的意义和价值。随后,教师可以设计“居委会”这一议题,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所在社区的居委会在社区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然后组织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居委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深入体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设计层层深入的结构化议题

议题作为教学媒介时,具有双重身份,一重身份是“知识传授的媒介”,另一重身份则是“能力培养的媒介”。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对复杂的内容,同时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层层深入的结构化议题,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逐步锻炼辩证思考能力。

当然,设计这样的议题难度较大,教师需要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行积极的教学尝试,以逐渐找到有效设计议题的技巧。

三、议题式教学中“议”之困境及纾困措施

开展议题式教学的难点之二就是设计有效的讨论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为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尝试。

(一)解决程序化困境

虽然每次讨论的议题不相同,但学生在面对“议”时,往往会遇到这些类似的问题: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难以根据表象概括本质、难以层层深入地讨论问题。为解决这样的程序化困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议题的关键词,并设计一系列的引导内容,提示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例如,在教授“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时,教师可以提出议题“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际生活有哪些影响”。在刚开始思考时,学生可能仍有些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种种不科学的行为,然后提出问题:“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到底科学在哪里?”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抽丝剥茧,找到现象和理论的本质,再进行分析。

(二)突破互动困境

为了提高议题讨论活动的质量,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以切实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笔者以为,要实现有效互动,教师一方面需要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设计有趣的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生活问题上。

例如,在教授“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时,笔者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然后据此引导道:“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可谓精彩绝伦,从这一开幕式,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拼搏的体育精神,还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开幕式的内容思考这样的议题—‘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什么方面’,有想法的同学可以举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认为,开幕式呈现的“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也有学生认为,开幕式中多个国家的民族服饰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还有学生认为,开幕式中极具特色和美感的舞蹈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笔者表扬了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继续引导道:“那么,面对多种文化,我们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呢?”这一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深入思考,形成政治认同,同时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全面的

认识。

(三)聚焦情境困境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议题中思考、分析,为了提升议题式教学的质量,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变得丰富多样,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中,深入分析、讨论议题,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发展。但为了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并积极地进行尝试。

比如在教授“认识经济全球化”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议题“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议题。笔者先播放了纪录片的片段,展示一辆汽车的制造过程,这辆汽车的轮胎是美国工厂制造的,发动机是日本工厂制造的,玻璃则是中国工厂制造的。播放视频后,笔者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在小组内结合视频内容讨论这一议题。在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也有机会详细陈述自己的观点,完成对这一议题的分析、讨论任务。

结语

总之,要想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的教育价值,解决“题”与“议”之困境,教师需要认真分析自己面对的困境,并根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找到正确的纾困策略,不断进行实践尝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才,张苧予.“三新”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议题式深度教学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1):59-61.

[2]王瑜.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策略解析[J].华夏教师,2022(18):43-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