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蔡艺

【摘要】“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能为现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体育学科,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萌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文章主要探讨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

作者简介:蔡艺(1998—),女,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

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重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一些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致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教育效果难以达标。新课改以来,我国进入了教学模式的高速探索阶段,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课堂教学模式就在此时进入了体育教师的视野,成为教师践行新课改教育理念的重要帮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借助这一教育模式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践行限时讲授,凸显学生本位

“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压缩教学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将课堂真正地交到学生的手中。一些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讲授,恨不得将知识“磨成碎末”,让学生学得透彻。然而,这样的教学形式会占据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教师灌输的体育知识[1]。对此,为了有效践行“限时讲授”的要求,体育教师有必要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对知识的前置性理解,并精选教学内容,简化课堂,从而使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合理、更加高效。

(一)有效预习,精准出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体育运动知识,形成自己的思考。但是,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量有限,在课堂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有必要借助微课等教学手段,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有效预习中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教师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精准出击”,缩减讲授的时长,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思考、自主练习的时间。

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将脚内侧踢地滚球的动作技巧、传球战术思想等传球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素材,进行微课的制作。在做好微课课件后,教师可让学生提前观看预习,针对微课内容,整理出自己存在的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便可收集学生的反馈和问题,以便基于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惑,为学生详细地讲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增值。因此,教师应重视预习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生形成对体育运动的前置性理解,减少讲授时长,提高教学效率。

(二)分层教学,简化课堂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展开具体教学。那么,该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教学呢?特级教师丁永正提出的“三不讲”无疑能为教师答疑解惑。所谓“三不讲”,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不为学生讲他们已经懂了的内容,不为学生讲他们通过自主思考能够理解的内容,不为学生讲难以完成意义建构的内容。体育教师可以此为基准,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简化课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高效的课堂上完成对体育知识的高效建构。

比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基于“三不讲”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掌握情况。针对对排球运动知之甚少,或是从未接触过排球的学生,教师便可先从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入手,慢慢引出教学;针对已经掌握了排球运动中的准备姿势、移动技术的学生,为了让他们进一步掌握排球技巧,教师可为学生仔细讲解“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等重点内容;针对已有一定排球运动经验的学生,教师便可以将击杀、扑救等技术动作当作讲解的主要内容,细致地为学生介绍其中的要点,以便学生掌握更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技巧,以及学生还需要巩固哪些技能之后,再展开针对性教学,就能够在限时讲授中提升教学实效,让学生获得精准指导。

二、展开合作学习,凸显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依靠团体的力量,加深对体育运动技巧的理解和运用[2]。

(一)恰当分组,落实职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有必要立足学生学情,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以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加快合作的进度,提高合作的效率[3]。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羽毛球这项运动时,教师可先以问题“你们玩过羽毛球吗?”了解学生的羽毛球运动经验。其次,教师可让学生两两组队,自由练习。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结合学生的运动表现,对学生的运动素养和能力基础进行判断。最后,教师要根据自己了解和观察到的情况,做好小组的划分,保证组内学生的异质性,以及组间的同质性。分好小组后,教师要辅助学生进行组员职责的划分,如对羽毛球运动较为熟悉的学生,要担任组内的“小老师”,负责指导同组的学生展开练习,以便学生在相互辅助中共同进步,发挥合作的价值,从而提升整个小组的练习实效。

教师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判断,再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补足,共同进步,有效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二)把握时机,自然融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体育练习的质量。然而,合作学习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有所收获,教师有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助力合作学习活动发挥最大效用。

比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篮球的传球练习时,笔者便抓住恰当的契机指导学生。活动中,通过观察,笔者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没有掌握传球的基本要领,便对他们进行引导:“大家的传球方式‘各有千秋’,要不要互相检查一下,看看谁的动作最标准,老师也可以作为评委,为大家做出专业的点评哦!”接着,学生在组内探讨传球的正确方式,互相学习,互相纠正。最后,笔者再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传球技巧,为后续正式的篮球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指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展开体育运动的学练时,教师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主动地介入学生的体育学练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合作活动顺利进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学生踊跃展示,成为课堂主角

体育学科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完成体育运动学习后,学生会收获一定的练习效果,这一练习效果便可以直观反馈学生的练习效率和练习质量。对于学生的练习成果,有的教师只是匆匆看一眼,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如此单一、机械化的评价难以使学生真正地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无法达到从结果出发进行优化改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的目的。为了发挥评价的作用,以评价促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针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成功和失败作出适当的评价[4]。

(一)巧用展示,促进反思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个性、潜能,让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发展。但是,仅凭课堂上的观察,教师难以精准把握学生最终的练习效果,挖掘和弥补学生的潜能和不足。而搭建展示平台,能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练习情况。所以,教师要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展示,并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进行点评,以便学生明确自己的进步空间,结合教师的意见进行改进。

例如,在完成乒乓球教学后,笔者组织了一场乒乓球竞技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在学生比赛的过程中,笔者着重关注学生的动作技巧是否熟练,是否比以往有所进步。之后,再针对学生的不足,为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如“正手攻球的动作存在问题,仍需改进”等,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以便在精准改进中更好地掌握乒乓球运动技能。

于学生而言,竞技比赛这样的展示平台不仅如同试炼场,也如同汲取养分的摇篮。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展示,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能让学生更快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二)分层展示,关注需求

在体育课堂上,一些运动练习效果不佳的学生,会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不敢轻易展示。对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展示要求,以便学困生也能够信心满满地参与展示,强化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5]。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了健美操后,笔者设置了“展我风采”“集体展示”两种成果展示形式。其中,“展我风采”要求学生单独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集体展示”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展示。“展我风采”的展示形式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完全记忆所有的健美操动作;而“集体展示”的方式,则适当地降低了展示的要求,旨在让学生在展示中享受运动的乐趣。笔者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展示方式,以便全体学生都能够踊跃参与到成果展示活动中。

教师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成果展示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全力奔跑,大胆展示自我,尽情释放光芒,从而树立自信心,持续保持体育锻炼的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体育学科焕发新的生机,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升体育练习质量。教师要继续落实新课改指导理念,做好“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践,总结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打造自主学练的学习形式,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成鑫康.基于“项目合作化”教学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J].基础教育论坛,2021(32):65-66.

[2]王启歌.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策略[J].知识文库,2021(24):19-21.

[3]方景旭.基于学科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4):133-134.

[4]王益海.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51):97.

[5]姚丹云.巧设游戏,优化课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田径,2021(11):65-66,3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