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思考

作者: 向尧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新课标的实施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教学方法层面进行创新,使之与新课标的要求更加匹配,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密切关注的课题。文章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进行归纳梳理,其次概括总结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围绕所谈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策略,旨在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一些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作者简介:向尧(1974—),男,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暴露了一些问题,这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不足,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这导致新课标的相关教学要求无法顺利实现。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对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这一课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深刻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语文新课标的相关教学要求。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的创新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路径,要做好这一工作,教师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需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以生为本。即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要关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1]。

(二)开放性原则

教学方法创新应该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通过与相关主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获取新的信息;广泛借鉴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实效性原则

教师需要注重实效性,将提升教学效果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需要以创新推动教学的发展。

(四)动态调整、持续推进原则

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而需要久久为功。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教学实际动态调整教学方法,持续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教学方法趣味性欠缺

当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趣味性欠缺。学生的学习专注力、自制力有限,他们反感索然无味、单调枯燥的课堂,更喜欢有趣的课堂。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师在讲台上费力讲课,而讲台下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部分教师并不善于运用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做不到将教学内容通过趣味盎然的途径呈现给学生[2]。很多时候,这部分教师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展教学,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久而久之,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互动性不足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如果互动性不足,就很容易影响教学效果。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会导致双方都无法得到对方的及时反馈。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得不够及时,无法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无法及时干预学生的分神情况。

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相互交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事实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启发性不够

部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违背了语文新课标的具体要求,限制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教学方法启发性不够,意味着学生质疑的空间很小,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很小。举例来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合理、启发性不够,问题的答案非对即错,这样的问题欠缺讨论的空间,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另外,部分教师很少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方案是围绕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而不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的,不能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四)教学方法灵活性有限

部分教师难以做到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做到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会在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切换不同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基本是三段式,即课程导入、课程学习、作业布置。

之所以出现教学方法灵活性有限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习惯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推进教学,主观层面上不愿意改变教学方法,举例来说,部分教师年龄偏大,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意愿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足,在课堂上无法做到适时地切换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没有捷径可走,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新课标的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围绕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四点工作。

(一)开展趣味性教学

教师需要始终将增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作为立足点以及出发点,多运用游戏教学法、生活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各种游戏。举例来说,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扮演自己想要变成的物体,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生活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深入浅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所学内容的了解。

实践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不局限于在教室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争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举例来说,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这样能够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红色主题的电影,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方式更加直观地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注重互动性教学

教学应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想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就不可忽视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创新教学方法。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教学为例,笔者考虑到目前很多学生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对于作者描述的农村情境、事物了解得不多,因此,学生的疑问可能会比较多。笔者注重教学方法的互动性,课前准备好丰富的材料来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提问。有的学生提问:“猹是什么动物?”有的学生提问:“西瓜在什么季节成熟?”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大雪后可以捕捉鸟?”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借助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另外,笔者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保证学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强调启发性教学

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具启发性、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发展上述素养。

教师需要注重探究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带给学生启发。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回答,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在此单元的《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等课文中,环境保护的主题思想非常明确。针对环境保护的主题,笔者设置以下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一: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地球?问题二:在生活中应该怎么保护环境?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翻转课堂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提供学生必要的启发,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灵活性的。一方面,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教学工作开展的需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搭配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3]。教师还要善于反思,对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如果教学方法不适用,就需要及时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比较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古诗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之间的差异性,科学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又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丰富,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景的,等等,不同的内容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表现着浓郁的草原风情,赞美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因此,笔者结合课文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一碧千里的草原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语

新课标更加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性、针对性,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戴丽华.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尝试[J].魅力中国,2019(49):109.

[2]都彦梅,赵振群.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林区教学,2022(8):84-87.

[3]俞小梅.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J].学周刊,2019(30):56-5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