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情境作文教学

作者: 王克花

【摘要】教师科学开展情境作文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对情境作文教学作出改进,为学生写作水平再上新的台阶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情境;作文;教学

作者简介:王克花(1974—),女,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柳树镇牌路小学。

小学是学生奠定写作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先给学生拟定一个题目,再让学生根据所谓的套路进行写作。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得不到激发,写出来的内容不够丰富,也没有表达真情实感,更谈不上写作的创新。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重新点燃学生对写作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享受写作的乐趣。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实际生活的场景进行一定的选择或加工,从而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

二、开展情境作文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

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效载体。一是教师开展情境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写作,有利于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发展。二是教师开展情境作文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并让学生认真思考写作的目的、写作需要用到的描写方法以及写作的结构如何安排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发展。三是教师开展情境作文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会观察、分析写作所需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发展。四是教师开展情境作文教学,让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写作的营养,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写作经验,有利于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发展。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方面,情境作文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情境作文教学包含的审美元素比较多,教师在开展情境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努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真正地沉浸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

另一方面,教师开展情境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而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的主题,并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梳理写作的头绪,从而更好地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的质量。学生从情境作文中得到成就感,品尝到写作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诸如学生写作用词不准、语句不通顺、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表达不出真情实感等。这些问题和不足不仅包括写作的理论方面,还包括写作的实践方面。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作文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实际情况来开展作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师缺乏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虽然足够重视作文的教学,但是教师的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方法,难免导致作文教学单一乏味。例如,部分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先给定作文的题目,提出作文的要求,再让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写作思路进行写作。如此,导致学生的作文总有着相似的套路,学生不能发挥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更不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师没有准确地认识情境作文教学

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虽然开始尝试应用情境作文教学,但是并没有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情境作文教学的要求,导致情境作文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更没有通过情境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教师开展的情境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创设的情境没有立足作文的主题,也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此,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会起反作用,让学生更加抗拒写作文,使情境作文教学成为无效的作文教学。

四、情境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情境作文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部分是教师事先设定作文题目,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写作,这样无疑大大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下笔。因此,教师要正确地认识情境作文教学,在贴近作文主题以及贴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创设具体的、生动的作文教学情境。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如此,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中,畅所欲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师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皆是鲜活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可以把一些寻常的生活物品带入作文课堂,借此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鲜活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中来,并从中获得写作的灵感。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美食有关的事物,对学生开展情境作文教学。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学做自己喜欢的零食。如此,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写作对象,获得更生动的写作材料。学生喜欢吃辣条,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把制作辣条所需的食材,如豆皮、辣椒粉、八角、茴香等食材带入课堂,让学生制作简易版的健康辣条。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了解制作辣条的原材料,了解香料的丰富气味。如此,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写作兴趣得到激发,而且获得了相关的写作素材,从而为完成介绍辣条这种零食的写作积蓄充足的动力。

(三)教师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写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日常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缺少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意识。写作其实就是个体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的具体表达。观察是写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也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学生通过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再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对文辞加以润色,就可以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情境进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需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观察的内容进行思考和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中,首先,教师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去户外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了解所选择植物的样子、颜色以及气味等特点。其次,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看、触、闻等途径细致地观察植物,并认真记录观察到的内容。最后,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加以梳理,水到渠成地完成一篇内容丰富的作文。

又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中,教师创设游戏情境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观察游戏是怎么玩的、游戏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特点等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叙述游戏的过程中有话可写,并且写得准确具体、形象生动。

叶圣陶先生说:“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教师在开展情境作文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相关情境,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在写作中没有材料可写,或者不会写的问题。

(四)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后,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融合互联网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形象生动的作文教学情境。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中,学生需要通过写作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写作对象可以是学生自己养过的动物,也可以是学生熟悉的其他动物。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作文教学情境。首先,教师播放部分学生记录的自己家里的小动物的趣味短视频,表现学生与他们的动物朋友相处的有趣日常。短视频中,有的学生介绍自己可爱的小猫朋友;有的学生介绍自己胆小的乌龟朋友;有的学生记录自己的母鸡朋友下蛋、孵小鸡的过程……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兴趣盎然,颇为兴奋。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丰子恺的《白鹅》、周而复的《猫》,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名家描写动物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抓住动物的外形、习性、趣事等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自然而然地完成写作。

又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多彩的活动》中,学生需要选一个自己参加过的活动,通过写作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活动经历。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校的运动会是学生印象深刻的活动。因此,教师以学校的运动会为例,开展作文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奥运情境,向学生展示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赛场勇往直前、团结奋斗的场景;展示中国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在奥运赛场的场景……如此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兴趣,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参加过的学校运动会,更好地把自己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体会写下来。

教师在开展情境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符合作文主题的情境中,十分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五)教师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爱玩的天性,在开展情境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借助游戏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3]。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来编童话》中,教师创设角色扮演的游戏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特点以及情感,从而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保证写作的效果。

结语

情境作文教学不仅贴近作文主题,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展情境作文教学,并且不断地对情境作文教学作出改进,努力使情境作文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进作文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邹慧.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8(23):33-34.

[2] 刘畅. 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

[3] 刘方敏.农村小学中年级游戏情景作文教学初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3):65,7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