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疏散演练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的价值及实施
作者: 夏月平【摘要】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应急疏散演练是比较常见的安全教育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在幼儿园内,如何让幼儿有顺序、有智慧地疏散逃生,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安全教育
作者简介:夏月平(1966—),女,江苏省南通开发区星湖幼儿园。
近些年来,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热点话题,其中,应急疏散演练的教育价值十分突出。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素材去开展相关的应急疏散演练,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安全事故的威胁性,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应急疏散演练不仅能够让幼儿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逃生技能,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质量,确保幼儿园内安全事故零发生。
一、应急疏散演练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学习一般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展开,而安全教育的理论偏多,对于幼儿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结合应急疏散演练开展安全教育。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能够确保安全教育的效率。
(二)有利于减少幼儿园的安全隐患
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比较薄弱,有时候幼儿对于身边所隐藏的危险浑然不知。而教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教育活动,能够很好地让幼儿在应急疏散演练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应对危险措施,学会如何紧急求生、机智逃生。
一方面,教师要遵循把幼儿的安全放在教学第一位的原则,在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教育活动前,对幼儿园内的安全隐患、安全漏洞进行大排查,有利于减少幼儿园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内的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逃生工具、应急物资等,让幼儿熟记于心,从而能够在真正的危险来临之际确保自身的安全。
(三)有利于健全幼儿园的安全制度
每个幼儿园内的安全制度都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园的安全制度比较完善,能够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够确保幼儿有效学习安全知识。而有的幼儿园安全制度存在短板,或者形同虚设,造成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充分落实。
应急疏散演练涉及防灾减灾的多方面,因此,应急疏散演练有利于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幼儿园安全制度的建立健全。只有健全幼儿园的安全制度,教师才能够有方向地设计安全教育课题和目标,让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四)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逃生自救能力
在应急疏散演练的实践中,最考验的是幼儿的逃生自救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在遇到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往往是惊慌失措的。此时,他们在逃生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踩踏等安全事故。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开展相关的应急疏散演练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逃生、如何避免发生踩踏事故,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逃生自救能力。
同时,应急疏散演练的教育活动涵盖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等具体的安全知识,教师需要基于应急疏散演练,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幼儿能够准确分辨具体的安全事故,并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所学安全知识进行逃生自救,从而切实增强幼儿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逃生自救能力。
二、应急疏散演练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的实施
(一)组建幼儿安全学习合作小组
在幼儿园的应急疏散演练中,幼儿的参与度十分重要。但是,幼儿在安全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方面存在短板,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有效开展。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安全教育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让幼儿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并能够积极参与应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
教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安全知识、参与应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组建幼儿安全学习合作小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幼儿生性活泼、爱表现。幼儿在安全学习合作小组中学习安全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幼儿有效学会安全知识、运用安全知识。
教师如何推动幼儿通过安全合作学习小组有效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呢?笔者总结:第一,教师需要通过幼儿安全学习合作小组,让幼儿充分认识应急疏散演练这项活动的重要性,让幼儿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第二,教师需要通过幼儿安全学习合作小组,培养幼儿临危不惧、团结合作应对危险的能力。
例如,教师组建幼儿安全学习合作小组。首先,教师引导幼儿小组之间围绕什么是应急疏散演练展开探讨。教师教育幼儿:“火灾、地震等灾害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如何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学会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快速、安全地疏散逃生。”如此,让幼儿对应急疏散演练形成一定的认知。其次,教师教育幼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该如何正确地做好个人防护、如何听从教师的引导、如何及时规避风险等。教师引导幼儿小组之间进行深入的探讨,促进幼儿理解和掌握教师教育的内容。最后,教师提出距离教室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应急疏散怎么跑路程最短;发生火灾往上跑还是往下跑;室内比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哪里;如果找不到疏散逃生的通道,怎么向外界发出呼救信号等问题,引导幼儿小组讨论,从而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有关应急疏散演练的积极性[1]。
(二)创设应急疏散情境
情境式的教学贴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幼儿学习起来不会有很大的难度,对幼儿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笔者经过实践发现,教师创设情境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有利于幼儿开展沉浸式的安全学习。教师创设自然灾害、火灾、校车事故等情境,可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要性,提高对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视,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应急疏散情境,让幼儿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疏散逃生技巧[2]。
例如,教师创设地震灾害的应急疏散情境。首先,教师在应急疏散演练前播放汶川特大地震的有关视频,让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震灾害的场景。幼儿通过观看视频,更加直观地意识到地震灾害来临时应急疏散的重要性。教师基于此,为幼儿讲解地震灾害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及应急措施。其次,教师以地震灾害为情境,组织幼儿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避险警报信号响起。幼儿听到警报信号后,就近蹲在课桌、床铺的旁边,或者蹲在墙角,尽量地蜷曲身体,降低身体的重心。同时,幼儿用手或者其他的物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免被砸。地震暂停后,疏散警报信号响起,幼儿举着小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按照疏散的路线,快速地向避难场所疏散。幼儿在疏散的过程中,做到不推搡他人,不高声喧哗,不嬉戏打闹。幼儿有序地疏散到避难场所后,列队在指定的位置站好。最后,教师对幼儿在应急疏散演练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树立避险、逃生的信心,从而确保今后的安全教育顺利开展。
又如,教师创设校车事故的应急疏散情境。首先,教师在应急疏散演练前播放校车出现交通事故的新闻视频,让幼儿了解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乘坐校车时的危险行为。幼儿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乘坐超载校车、乘坐校车不系安全带、乘坐校车将头手伸出窗外、下校车过马路不走人行道的危险性。其次,教师以校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着火为情境,组织幼儿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校车的车门、应急逃生门迅速地打开,幼儿用手捂住口鼻,分别有序地从校车前门和应急逃生门撤出,并迅速远离易燃易爆的区域。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安全锤,幼儿用安全锤敲击车窗的四个角,车窗出现裂缝后合力用脚踹开车窗。最后,幼儿通过安全疏散演练,增强乘车安全意识,有效提高在乘坐校车遇险时的应急自救能力。
(三)建立应急疏散演练评价机制
在应急疏散演练中,大部分幼儿是能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以及要求完成行动的。但是在真正发生紧急情况或者危险时,幼儿可能会反应不过来或者产生畏惧的心理,这对于幼儿的安全是十分不利的。教师在日常的应急疏散演练中,应该多加注意幼儿的参与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细节,确保幼儿在真正面对紧急情况或危险时,能够勇敢机智地面对,而不是畏惧逃避,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教师如果想要有效地了解幼儿在应急疏散演练时的参与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疏散演练评价机制。
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对幼儿在学习安全知识和技巧时的学习体验、学习收获、学习思考等方面的评价。如果幼儿能够对安全学习以及应急疏散演练发表一定的看法,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甚至能够针对安全学习以及应急疏散演练提出相应的问题,就反映幼儿对安全学习以及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视,这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另一方面,建立应急疏散演练评价机制能够让教师的安全教育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提高。教师能够基于幼儿的应急疏散演练状态,发现自身安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如此,不仅有利于应急疏散演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有利于幼儿应急疏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3]。
例如,教师在上安全教育课时,为了给幼儿更加真实的逃生体验,让幼儿更有效地掌握应急疏散的技巧,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首先,教师以警报声作为信号,让幼儿牢记听到警报声响后就需要立刻动身有序地疏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幼儿能够井然有序、沉着冷静地按照疏散路线排队撤离。这与慌乱无序地逃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可以验证有序地疏散比慌乱地逃生更为安全快速。其次,教师引导幼儿疏散到宽阔的操场等待救援。再次,教师对幼儿的应急疏散演练进行现场的总结评价,教师充分肯定幼儿的演练过程以及演练效果,表扬幼儿勇敢机智、沉着冷静、服从指挥的表现。最后,教师结合演练的具体情况,给幼儿讲解有关预防踩踏事故的安全知识,并且让幼儿围绕此次应急疏散演练,发表自己对于踩踏事故的感想。幼儿A说:“我们听到警报声后,都能够有序地撤离。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提前学习应急疏散演练的知识和技巧,所以我们没有发生踩踏事故。”幼儿B说:“老师教育我们应急疏散演练的时候必须要有秩序,不能拥挤。在这次的应急疏散演练中,我们都做到了这一点,都没有小朋友推人、拉手、起哄,没有发生踩踏事故。”教师基于幼儿的发言,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评价,并鼓励幼儿要继续学习更多应对危险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4]。
结语
应急疏散演练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价值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提高对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教育技能,努力摸索更有效的应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法,从而为幼儿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孔祥玉.浅析应急疏散演练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西安市某幼儿园三次应急疏散演练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2):29.
[2]张婷婷.幼儿在园伤害事故发生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以天津市河西区某公办幼儿园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3]李亚锋.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反应能力:我校举行“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J].创新作文(初中版),2017(07):26.
[4]陆翔芬.为孩子的生命安全导航:大班幼儿消防疏散演练活动之我见[J].幼教新视野,2012(0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