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STEAM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故事

作者: 朱紫薇

【摘要】STEAM课程是指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共同构成的跨学科课程。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和融入STEAM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幼儿科学素养的培育路径。文章以“云游西安”课程为例,分析了STEAM理念的应用策略,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大胆尝试,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寓教于乐,让幼儿沉浸在活动中。

【关键词】STEAM教育;课程故事;创新;艺术

作者简介:朱紫薇(1998—),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机关幼儿园。

为激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教师要不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来活跃幼儿的思维。教师需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让幼儿整合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使幼儿能够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当发现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教师要学会抓住教育契机,基于STEAM教育理念来促进教育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文章将基于STEAM理念,以“云游西安”为主题开展幼儿教学活动,以提升幼儿的素养,使幼儿掌握有关西安历史文化的知识,开阔其视野,使其对西安有新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其全面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STEAM活动内容的选择

STEAM理念作为一种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目的是实现跨学科融合教育,进而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实现教育创新。课程活动开始前,笔者让幼儿在家和父母利用网络、书籍等方式先积累一些前期经验。在课程中,笔者带着幼儿一起云游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蔚为壮观的大唐芙蓉园、历史悠久的古代西安城墙,当然也少不了小吃多多的西安回民街……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因为有了前期经验,所以更能产生共鸣,当笔者介绍到他们知道的一些东西时,幼儿纷纷积极地交流分享。其中幼儿感兴趣的是雄伟威武的兵马俑、香气扑鼻的肉夹馍、神奇有趣的不倒翁小姐姐等。因此,笔者选取兵马俑、不倒翁小姐姐及西安店铺的搭建为重点开展活动。

二、STEAM活动内容的制定与实践

STEAM教育试图彻底改变以教师和家长(权威)为中心的教授模式,形成以幼儿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模式,幼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思考者、实践者。

(一)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完整的STEAM教学不仅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还要让幼儿通过探究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使教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

1.赏一赏

在STEAM教育背景下,跨学科融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幼儿阶段的教学重点不是培养幼儿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对幼儿情操及思想方面的培养。笔者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了一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3D图片和幼儿一起欣赏。每欣赏完一个俑坑,幼儿都会连连赞叹。小雨说:“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可真大呀,古代人真厉害。”笔者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教育工作的质量及水平的提高。艺术领域的教育非常重视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强调增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这能够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烦闷。所以,适当地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虞永平教授曾说:“博物教育重视儿童的参与性。儿童不再是单纯的观看者,他们是操作者,甚至是博物馆的设计者和维护者,是博物馆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2.做一做

接着,笔者让幼儿自主设计兵马俑。幼儿有的画,有的捏,忙得不可开交。幼儿用超轻粘土在黑色的卡纸上捏出兵马俑的造型,然后用工具做出兵马俑的铠甲,最后再刷上金色的颜料。但幼儿发现当超轻粘土干了以后,下面的卡纸就会卷边或变皱。这可怎么办呢?笔者认为要更注重让幼儿自己思考与探索,所以没有急着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说干就干,幼儿又忙开了。最后,幼儿们兴奋地拿着第二代作品来告诉笔者:“老师,瞧,我们成功了!”让幼儿自己发现、设计、行动,远比教师单方面地教授知识更有意义。

教师融合艺术教育和STEAM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对艺术教育和STEAM课程而言,融合的双方互为调节手段,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艺术教育与STEAM课程的融合等同于二者的简单相加。艺术教育与STEAM课程融合能提升教师的综合项目设计能力,促进幼儿多维度的发展[1]。

(二)不倒翁小姐姐

1.提出问题,思考策略

笔者先提出了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当这个问题抛出后,幼儿纷纷展开调查研究。他们观察比较了各类不倒翁的图片,发现不倒翁的底都是圆的。于是,笔者引导幼儿讨论选择什么材料作为不倒翁的底。鸡蛋、橙子、乒乓球、皮球……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接着,幼儿开始进行尝试。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回事?它们怎么都直接滚走了,而不是像不倒翁一样来回摇的呢?”这时,有的幼儿说:“我知道,爸爸和我说过,不倒翁应该是上轻下重的,我们选的东西虽然是圆的,但不是上轻下重的。”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教师应让幼儿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究,让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幼儿通过尝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现。

在底部放什么重的东西呢?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幼儿有的说放乐高积木,有的说放超轻粘土,有的说放彩纸,幼儿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有趣的东西。于是笔者让幼儿带着这个问题回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探索。第二天刚到幼儿园,幼儿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彩纸不行的,太轻了。”“乐高积木也不行,会动。”“小橘子太重了,不行。”“我用超轻粘土成功了,特别厉害。”“我用的也是超轻粘土。”就这样,最终我们确定了用超轻粘土放在亚克力球的底部。

朱莉琪老师在《2—6岁儿童科学素养课》的序言中说:“科学教育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更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笔者设计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能够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奇思妙想,做我所想

最重要的底座完成了,下面就到了制作不倒翁身体的环节了。为了减少一些难度,笔者选择了一次性纸杯作为制作不倒翁身体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创作过程中,有的幼儿用记号笔在纸杯上画了一个可爱的表情,并用扭扭棒进行装饰,有的幼儿用油画棒来涂色,还有的幼儿用彩带和贴纸来装饰……幼儿都专注于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不倒翁,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当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向笔者展示时,笔者感受到了他们的自信、骄傲与快乐,以及通过不断尝试、摸索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让幼儿探究更多可能的解决方案。对幼儿艺术教育来说,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师将科学的归纳思维和艺术的发散思维结合,能够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考,进而发展幼儿的高阶问题解决思维,将艺术引进STEM教育的最大价值就是将创造力引入学习[2]。

(三)西安店铺的搭建

STEAM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其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能仅以开展游戏活动为主,为贯彻落实STEAM教育理念,要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准,依据教育目标制订教学计划,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为该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结合以往幼儿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与玩乐中,可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与实际操作的方式,从游戏中获取相关经验,重视实践教学,高度关注STEAM教育的过程。教师通过带领幼儿进行其感兴趣的物品制作来帮助幼儿构建与科学、工程及技术等多种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使幼儿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1.屋檐的制作

临近年底,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要开展童博年俗会活动,笔者班级有一个任务:在大厅里搭建一个精美的西安店铺。于是,笔者为幼儿布置任务,让幼儿绘制店铺的设计图。幼儿接到任务后开始忙碌起来,设计出了一张张设计稿,每一张都有他们独特的理念。接着,笔者让幼儿投票选出最佳设计图。幼儿在查阅资料后决定用黑色KT板和白色纸杯打造店铺门头。对于纸杯上涂什么颜色他们产生了争议,有的说要涂灰色,显得有格调,有的说要涂红色,显得喜庆。在他们争执不下时,笔者建议幼儿涂黄色和橙色相间的颜色,显得喜气又不失大气,幼儿都同意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

2.店铺的组装

接着,笔者让幼儿以分工合作的方式组装店铺,有的幼儿裁剪KT板,有的幼儿涂杯子和在柜子上贴墙纸。大致的屋檐和柜体装饰完成了,如何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店铺呢?笔者通过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思考,让幼儿在探索中寻找答案,活跃其思维。有的幼儿说:“把屋檐用绳子吊起来。”但是没有地方能吊而且也不美观,其他幼儿不赞同这一想法。有的幼儿说:“那用两根木棍把屋檐固定好再绑在柜子两侧,怎么样?”幼儿听后觉得可以试一试,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长棍子实在是太重了,于是最终决定用轻便的PVC管代替木棍来减轻重量。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引导下,幼儿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与方案,最终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办法:用宽胶带将屋檐和PVC管紧紧贴在一起,还请笔者帮忙用胶枪加固,之后又将PVC管的另一头牢牢固定在柜子上,西安店铺在幼儿的努力下渐渐成型了。

3.货品的准备

店铺搭建完成后,笔者让幼儿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西安美食模型。对于幼儿来说,美术创作活动是亲切而有趣的,由多种材料制作成的艺术作品造型千姿百态,这会令他们感到惊喜。幼儿尝试了橡皮泥、瓶盖、吸管等材料后,最后用造型能力最强的超轻粘土、扭扭棒等材料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模型,他们还将之前制作的有趣的不倒翁、神气的兵马俑也摆在了店铺里。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接着,笔者让幼儿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在卡片上写上他们认为合适的价格,并制作了一些钱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在这次活动中,随着一个个问题的产生、解决,课程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深入幼儿的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是探索的力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当幼儿的伙伴,与幼儿一起讨论、商量、行动,一起解决问题。事实上,STEAM教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还需要相关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不断分析,制订出合理、规范的融合方案与计划。

总的来说,幼儿具有发散性思维,对知识的理解是无穷无尽的。在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及教师要融合多种元素,开展多形式、多元化的教育,引导幼儿全身心参与活动,让幼儿边玩边学,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3]。

【参考文献】

[1]张娜钰,赵慧臣.艺术与STEM课程融合的方法和路径:促进STEAM教育的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4):1-6.

[2]蔡婷.艺术在STEAM课程中的地位[J].国际公关,2019(10):246-247.

[3]吴彦彰.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科学素养的培育路径[J].教育观察,2019,8(38):58-5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