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空间表达与秩序建构

作者: 杨雨倩 徐小容

[摘要]在空间转向思潮影响下,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需要突破以往时间对空间的遮蔽,立足空间语境并遵循空间规律,诠释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物理、精神和社会维度所呈现的空间样态。当前,由于伴有数字资源分布不均、数字信息流通梗阻和数字治理网络建构不当等现象,导致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空间失序。为此,有必要从经济资本逐利性、空间存在感和权力结构三因素切入,探寻失序现象的深层内因;同时,有针对性地从空间生产、空间交往、空间治理和空间生态“四维”入手,发挥数字技术生态潜力,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谐、合理的空间秩序。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空间样态;空间失序;秩序建构

[作者简介]杨雨倩(2000- ),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徐小容(1986- ),女,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空间正义的区域职业教育数字化水平测度与分异治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A230040,项目主持人:徐小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4)17-0013-09

[摘要]在空间转向思潮影响下,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需要突破以往时间对空间的遮蔽,立足空间语境并遵循空间规律,诠释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物理、精神和社会维度所呈现的空间样态。当前,由于伴有数字资源分布不均、数字信息流通梗阻和数字治理网络建构不当等现象,导致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空间失序。为此,有必要从经济资本逐利性、空间存在感和权力结构三因素切入,探寻失序现象的深层内因;同时,有针对性地从空间生产、空间交往、空间治理和空间生态“四维”入手,发挥数字技术生态潜力,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谐、合理的空间秩序。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空间样态;空间失序;秩序建构

[作者简介]杨雨倩(2000- ),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徐小容(1986- ),女,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空间正义的区域职业教育数字化水平测度与分异治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A230040,项目主持人:徐小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4)17-0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