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学徒制:美国学徒倡议项目运行的过程、实施成效与基本经验

作者: 彭茂辉 陶莉

[摘要]美国学徒倡议项目是美国政府于2015为重振学徒制而启动的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体现了注册学徒制在美国战略发展中的重要性。深入分析美国学徒倡议项目的实施背景、过程、成效和主要经验发现,美国学徒倡议项目在扩大注册学徒规模,将注册学徒制扩展到新兴行业和增加代表性不足群体广泛参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学徒制生态系统,广泛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采用简化的流程吸引企业参与,并保持项目的灵活性是该项目成功的关键,这对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徒倡议项目;重振学徒制;伙伴关系;支持保障

[作者简介]彭茂辉(1985- ),男,福建沙县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重庆  400015)陶莉(1986- ),女,重庆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重庆  40226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Z222072,项目主持人:彭茂辉)

[中图分类号]G71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21-0089-08

一、美国学徒倡议项目实施背景

学徒制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通过融合学习与工作,使学徒能够在实践训练中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在学校或培训机构接受理论学习,以获得相关证书。大量研究表明,学徒制在培养技能型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失业率、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学徒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已经成为其教育体系和劳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也有着丰富的学徒制经验,早在18世纪,美国的手工业、农业、商业领域就开始了学徒制。1937年,美国通过了《国家学徒法》,为学徒制提供了法律基础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协调、监督和推广学徒制。1947年,《劳动标准法》将学徒纳入最低工资保护范围并规定了学徒与雇主之间的合同要求。1950—1970年,美国不断推进学徒制,数百万学徒参与其中。然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变革,美国学徒制逐渐式微和边缘化,出现了规模缩小、覆盖范围减小等趋势。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19财年,美国约63万名活跃注册学徒,不到总就业人口的0.5%。相比之下,欧洲国家,如瑞士、奥地利和丹麦,每年有超过10%的青年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学徒制成为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式。尽管注册学徒制有诸多好处,但在美国也面临着低知名度、资金不足、法规障碍和雇主抵触等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失业率上升、制造业衰退、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时期,美国面临着收入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问题。随着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全球竞争加剧和技术变革,美国劳动力市场在部分行业和领域出现了技能缺口,即供需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一是数量性缺口,即某些领域或行业缺乏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二是质量性缺口,即某些领域或行业存在人才与岗位之间的技能不匹配问题。两者均影响了美国产业升级和制造业复兴。而造成技能差距和机会不均的原因在于美国教育系统发展的结构失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扩大大学教育,将其作为减少社会不平等和提高就业率的主要途径,忽视了学徒制等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对社会的影响,导致美国学徒制规模较小、质量不一、多样性不足、缺乏公众认可等。尽管大学教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大学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因此,需要提供更多选择来帮助年轻人获得有益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少数族裔等代表性不足群体。

推广学徒制可以提供一种更实惠、更灵活、更有效的教育模式,让更多人获得所需的技能和证书,并且提高代表性不足群体的参与度。尽管传统的注册学徒制在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行业覆盖面不够广,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较少涉及金融、医疗、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二是参与主体相对单一,主要由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主导,中小企业、高等院校、社区组织等参与度相对较低;三是培训内容不够灵活,主要依赖于行业标准和雇主需求,缺乏对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及时更新和灵活调整;四是认证机制不够开放和互通,主要依赖于劳工部颁发的资格证书,缺乏与其他教育机构和资格认证机构的有效衔接。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21世纪初,美国政府着手重振学徒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广和扩展学徒制,如提供资金支持、简化注册程序、提高认知度和吸引力、建立行业标准和证书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举措是美国劳工部于2015年主导的为期五年的美国学徒倡议(American Apprenticeship Initiative,AAI)项目。该项目是美国政府为应对上述挑战而采取的一项跨行业和多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国家级计划。AAI项目通过向全国46个组织机构提供1.7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将注册学徒制扩展至高增长的新兴领域和行业,增加少数族裔、残疾人、退伍军人等代表性不足群体的入学机会。旨在通过学徒制提升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水平,填补技能缺口、提高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并推进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AAI项目类似于我国正在实施的企业新型学徒制。2015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企业新型学徒制”从试点到全面推行。2021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而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企业积极性不高、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全面梳理美国学徒倡议计划实施过程和运行机制,总结项目特色和经验,对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美国学徒倡议项目运行过程

AAI项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采用竞争性拨款的方式,资助州政府、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教育机构等实体组织和机构开展学徒制项目,并扩展至新社区和新兴行业,以满足高增长和高科技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该项目组织机构数量和类型多样、形式多元、覆盖面广泛,吸引了众多企业雇主以及学徒,在美国学徒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项目特征与实施原则

在美国,学徒制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管理部门,可分为美国劳工部管理的注册学徒制、教育部门管理的高中STEM职业与技术教育学徒制路径项目和美国社区学院协会管理的社区学院学徒制拓展项目。AAI项目是美国劳工部重点推进的项目,以美国注册学徒制为基础。注册学徒制是一种融合了课堂教学和工作场所实践培训的结构化培训项目,旨在为特定职业提供技能培训,并颁发行业认可的证书。注册学徒制由美国劳工部学徒办公室(Office of Apprenticeship)或联邦认可的州学徒局(State Apprenticeship Agency)负责监督和审批。注册学徒制必须符合一系列标准,包括至少一年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在岗位学习、逐步增加的工资水平、安全保障措施以及行业认可的证书等。

AAI项目整体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需求为导向,根据雇主和行业的需求来确定学徒制的目标、内容和标准;二是以结果为导向,通过评估和监测来确保学徒制的质量和效果;三是以公平为导向,通过扩大准入和多样化来促进学徒制的包容性和平等性;四是以协作为导向,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增强学徒制的可持续性和影响力。具体内容涉及受资助机构如何确定目标职业、注册学徒制程序、招募和筛选学徒、如何提供课程教学和实践技能、开展预学徒制项目以及为学徒和预学徒提供服务等方面。

(二)受资助机构及其主要作用

AAI项目在全美范围内为46个多元化的机构和组织提供了资金支持。从资助机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州级劳动力部门、地方劳动力发展委员会、社区学院、非营利组织和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占了受资助机构的一半,其中州级机构占27%,地方劳动力发展委员会占20%。社区学院和非营利组织各占22%,剩余的由行业协会和劳动组织构成。约67%的受资助机构有学徒制经验。在行业分布方面,制造业占据了最大份额,约占36%,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分别占21%和19%。从学徒的行业分布来看,大约33%的学徒在制造业工作,其次是建筑业(20%),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职业的学徒分别占14%和8%。大多数职业是新注册的,其中信息技术职业中85%的学徒制项目是新的,医疗保健职业中71%的项目是新注册的。

受资助机构在AAI项目中发挥规划和协调作用,根据雇主需求和技能短缺情况来确定学徒制项目类型,筛选并联系雇主,根据技术指导、在岗位学习、工资水平、安全保障和证书等质量框架标准,与雇主或其他合作者共同开发学徒制计划和工作流程、制订培养计划、招募和选拔学徒、提供资金和培训支持,并向劳工部或州级学徒制管理机构申请注册学徒制项目。这些受资助的机构可以负责一个或多个培训项目的运营,在注册程序方面由美国劳工部学徒办公室或联邦认可的州学徒局指导,并与行业企业和社区学院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企业雇主与学徒参与广泛

据AAI项目的评估报告,截至2019年9月,共有1605个企业雇主参与了该项目,覆盖了建筑、制造、医疗、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受资助机构采用多种策略来吸引雇主的参与,包括面对面拜访、借助行业协会网络和社区网络、口碑推荐等途径。其中,咨询销售是最常见的策略,通过市场调研,寻找潜在的雇主,向他们呈现学徒制的价值,解决可能涉及的问题,以确保雇主参与并最终达成合作协议。此外,受资助机构还提供了财务支持或激励措施,以引起雇主的兴趣,如资助学徒的学费和导师的薪酬。

在学徒招聘方面,受资助机构采用了各种渠道,包括与高中、社区学院、非营利组织和社交媒体等机构、平台合作举办职业讲座和工作坊,吸引潜在的学徒。同时,受资助机构还提供预备培训项目,以帮助各种背景的学徒掌握必要的基础技能,以提高他们参与学徒制的准备程度。若学徒接受培训项目,受资助机构还会提供包括导师培训、团队建设、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部分机构会为学徒提供学费补贴或交通费等经济支持。

(四)质量标准框架与课程组织

为保障学徒项目培养质量,美国劳工部为AAI项目制定了质量标准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AAI项目必须经过美国劳工部或州级学徒制管理机构批准,或者同时获得两者的批准;二是要求学徒项目进行至少144小时的相关理论教学以及至少2000小时的在雇主工作场所由导师指导的在岗实践学习;三是学徒制期间的工资增长与项目时间或技能水平挂钩;四是完成学徒制后,学员可以获得行业认可的证书;五是学徒项目需要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计划,以及理论教学、在岗实践和工资结构等方面的注册学徒制标准文件;六是学员和受资助机构或代表受资助机构的学徒制委员会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通过质量标准框架有效地保障了学徒项目的规范性和高质量。

AAI项目课程组织结构包括相关理论教学和在岗实践学习两部分。社区和技术学院是最常见的理论教学提供者,大约一半的AAI项目的理论教学在社区和技术学院完成,而另外一半在其他类型的机构,如行业协会、雇主或其他非营利组织。在岗实践学习通常在工作场所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导师来指导学徒在岗工作和实践。同时,大多数AAI项目也为企业导师提供培训,包括技能评估、教学方法和反馈技巧等。学徒在成功完成项目后,可以获得各种类型的证书和学分。有些AAI项目提供的证书比劳工部和州级学徒制管理机构颁发的证书更有价值。此外,部分AAI项目还为完成者提供学院学分、证书或学位,帮助学徒毕业后继续深造。在医疗保健和IT领域,学院证书和学位较为常见。大多数AAI学徒制项目采用混合模式,要求学徒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同时能获得相应的工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