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我国职教集团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审思
作者: 王姣姣
[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两批次299家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的分析发现,示范性职教集团在区域分布、组建模式、办学层次以及牵头主体性质上不同,具体表现为区域之间趋于均衡发展、职业院校主导地位明显、多元主体参与成为潮流,同时也存在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发挥有限、产教融合协同推进不深、不同组建模式存在偏差、实体化市场运作的程度不高四大问题,未来还需要积极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协同推进产教融合、鼓励多元主体跨界牵头组建并提升法人实体运行水平。
[关键词]职教集团;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产教融合
[作者简介]王姣姣(1988- ),女,天津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企合作与就业处,助理研究员,硕士。(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职教集团视域下京津冀一体化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2001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9-0013-08
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是职业院校(含中等职业学校、技师学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提高办学效益、节约办学和企业发展成本而组成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之一。根据《关于开展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92号)文件要求,示范性职教集团必须是成立3年以上的,并且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与公共服务平台上填报的2016—2018年信息基本完备。同时,要求示范性职教集团治理结构完善,有效整合集团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参与和主体作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并为区域经济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在运行模式和机制方面具有显著特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于2020年和2021年先后公示了“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①和“第二批拟入围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②。其中,第一批次共认定150家,第二批次共认定149家。299家示范性职教集团由329家不同性质的主体通过单一牵头或跨界多元合作组建而成。
一、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的统计分析
(一)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区域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年度报告(2017)》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有1406家职教集团,除西藏自治区之外实现了全覆盖(不含港澳台地区)。入选示范性职教集团的299家分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见图1)。其中,江苏省数量最多,有27家职教集团入选;其次是山东省和广东省,分别有22家和19家职教集团入选;浙江和湖南并列第四,均有18家职教集团入选;最少的是宁夏,仅有2家职教集团入选,而海南和西藏两个省级行政区未有1家职教集团上榜。
从数量上来看,江苏和山东是有且仅有的两个超过20家职教集团入选的省份,两省合计有49家职教集团入选,占总数的16.38%;入选数量超过10家但又少于20家职教集团的有广东、浙江、湖南、湖北、辽宁、四川、河北、重庆、上海、北京和黑龙江11个省份,合计161家,占总数的53.84%;陕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云南、甘肃、天津、福建、新疆、山西、内蒙古、贵州、青海以及宁夏15个省份合计入选89家职教集团,占比29.76%
(二)示范性职教集团的组建模式情况
从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可以区分不同的组建模式,299家职教集团主要分为院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院校+企业合作型、院校+协会合作型、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型以及政府主导型六种模式。其中,院校主导型是最主要的组建模式,共有272家,占比90.96%;其次是院校+企业合作型,共有16家,占比5.35%;其余四种模式均只有几家,联想集团、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牵头成立了仅有的企业主导型职教集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了仅有的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型职教集团。
以上六种合作模式如果从牵头单位的类型(性质)上划分,又可以分为单一主体组建模式和多元主体组建模式。单一主体组建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由同一种性质类型的单位牵头组建,主要包括院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政府主导型;而多元主体组建模式是指由不同性质类型的单位合作共同组建,如由职业院校和企业或行业协会共同牵头,主要包括院校+企业合作型、院校+行业合作型、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型。
(三)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办学层次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共同组成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是基础,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主体,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未来发展趋势。从职业教育集团牵头院校所提供的教育层次来看,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主要聚焦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种,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北京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主要面向高等职业教育,而衢州市衢江区职业中专牵头组建的衢州市衢江区职业教育集团主要面向中等职业教育。299家中有29家是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其余270家职教集团均属于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办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牵头组建了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总体来看,示范性职教集团主要面向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同时也反映出职业教育正在为建设技能型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中国制造要升级为中国智造、中国产业要迈向中高端、中国产品和服务要成为世界标杆的当下,局部实践的职业本科教育即将走向科学规范的全面实践,未来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将会越来越多,职教集团的办学层次也将逐渐上移。
(四)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的组织性质情况
由于职教集团是多个主体组成的教育团体,不需要像产教融合型企业一样在工商税务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因此不能使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其信息,但职教集团是民间组织,需要在当地民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完成合法化运行。从牵头单位的性质上来判断,299家职教集团中,牵头单位全部属于国有资本的有287家,占总数的95.98%;公私合作牵头成立的有8家,占总数的2.67%,其中由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牵头成立的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以及由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北京发那科机电设备公司合作牵头成立的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均是由国有资产与中外合资企业合作共建;完全是由私营单位牵头建立的职教集团有4家,占总数的1.33%,分别是由联想集团牵头成立的联想职业教育集团、由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厦门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由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云南经贸外事职业教育集团以及由四川泛美教育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泛美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和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是仅有的两家单独牵头成立职教集团的民办院校。
二、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的特征分析
(一)区域之间趋于均衡发展
从前文分析来看,299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分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平均每个省份有10.31家职教集团。整体来看,职教集团在省域之间以及大区域之间分布较为均衡。以七大区域划分为例(不含港澳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所在的华北地区共有36家;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东北三省共计32家;河南、湖北和湖南所在的华中地区共有41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福建华东六省一市共有99家;广东、广西、海南所代表的华南地区共计32家;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共有34家;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有25家③。由图2可以看出,两批次示范性职教集团在七大区域之间基本上呈现正态分布,且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
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区域之间分布并不均衡,在七大区域中,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区域共50家,占比约八成;而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四个区域共13家,占比约两成。与之类似的还有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试点的300家培训评价组织中,北京市为161家,超过总试点数量的一半,而有8个省级行政区没有培训评价组织。不同于产教融合型企业以及培训评价组织的扶强扶优原则,示范性职教集团的遴选旨在促进各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推进区域之间均衡发展,从而彰显职业教育在人才供给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
(二)职业院校主导地位明显
299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中,直接由职业院校牵头组建的有272家,职业院校与其他性质主体牵头共建的有21家,总占比97.99%。由非职业院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仅有6家,总占比2.01%。因此,职业院校在组建职教集团方面明显占据主导地位。在院校主导组建的职教集团中存在不同类型,有高职院校合作共建型,如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牵头组建了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是299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中唯一跨省域组建的职教集团;有中高职院校合作牵头共建型,上海市10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中就有4家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合作共建的,其他还有如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共建的安徽能源职教集团、大连商业学校与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共建的大连市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从高职院校的身份来看,牵头的高职院校中有118所为“双高计划”建设立项单位,占比近44.19%。例如,天津市的6家职教集团分别是由6所高职院校牵头组建,其中4所高职院校为“双高”院校,占比66.66%,反映出“双高”院校表现更为积极主动。从职业院校所处教育层次来看,参与牵头的职业院校中,有中等职业学校34所、高等职业院校267所,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仅1所,普通本科高校1所,为上海商学院。
(三)多元主体参与成为潮流
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萌芽和概念形成可以判断,最初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是指骨干职业院校带动其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规模化、集团化和连锁化发展,彼时的职教集团建设主体仅限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参与主体未呈现多元化趋势,组建模式也未出现多元合作共建。随着时代发展和我国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在职业教育政策顶层设计中,注重推动职教集团科学发展,将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建设任务、时间节点、创建数量、典型特征等纳入国家文件。从共建主体来看,299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涉及不同性质主体,包含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不同类型的教育主体,主要有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职业本科院校。职教集团的建设主体不再仅限于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牵头或参与牵头的示范性职教集团共有34个,本科高校和职业本科院校牵头建立的职教集团有2个。其他类型的主体有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合肥市教育局和湖北省水利厅4家政府部门,上海船员服务协会、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和江西省旅游协会4家行业协会,以及以联想集团、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18家企业,还包括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1家科学研究机构④。
(四)职教集团规模逐渐壮大
成员数量是集团规模的重要判断依据。有学者根据职教集团成员的数量将职教集团划分为四种规模类型:“小型(成员单位<30家)、中型(成员单位为30~49家)、大型(成员单位为50~99家)、特大型(成员单位≥100家)职业教育集团”⑤。地方政府也有意强调集团规模和行业产业覆盖,以此发挥多元参与主体的规模效应和办学资源开放共享的集聚效应,甚至在相关评价办法中有明确考核要求。例如,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的《山东省职业教育集团认定评价参考指标》指出,“职教集团成员单位30家以上(1分);企业单位成员总产值2亿元以上(1分)”。在299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中,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在2021年新增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成员单位35家,目前成员单位规模达213家;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由最初的100多家联盟单位发展到目前拥有成员单位166家,包括学校19所(中职9所、高职6所、本科4所)、政府部门4家、行业12个、科研机构7个、企业124家;天津滨海新区职业教育集团作为非示范性职教集团于2017年成立,首批共有成员单位近300家,是特大型标准的3倍。整体来看,我国职教集团大部分处于大型或特大型规模状态,并且有不断发展壮大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