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改革举措及经验镜鉴
作者: 李翠翠[摘要]英国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为目标,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包括确立雇主主导、需求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给规模与质量,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配套制度与支持体系。借鉴其成功经验,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既要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要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规模,更要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性
[作者简介]李翠翠(1989- ),女,陕西榆林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上海 201209)
[中图分类号]G71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4)06-0076-07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引发了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构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英国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围绕提高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与个体职业发展三大核心目标,系统性改革并持续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强调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技能型社会。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比较教育视野系统分析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政策与研究报告,提炼概括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理念与改革经验,以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供相关参考。
一、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与发展目标
(一)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背景
1.新技术革命引发职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英国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其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深受工业革命影响。早在2011年,艾莉森·沃尔夫(Alison Wolf)教授深入分析了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向英国政府提交了《沃尔夫职业教育评估报告》,指出英国职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高技能岗位需求的上升以及传统低技能就业市场的迅速萎缩,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不匹配的问题,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1]。当前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诸多行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重大挑战,研发创新成为主导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英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发展应用,以服务推动“工业4.0”与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积极探索应对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以保持英国的国际竞争力。
2.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与技能过剩现象并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统计显示,2016—2017年间,英国仅有11万左右学生获得了4~5级的高等技术资格(Higher Technical Qualifications, HTQs),占比2%;其中,高等教育领域仅有7.6万左右的学生获得了4~5级资格,占所有高等教育人数的3%[2]。此外,高等技术资格的获得者主要来自公共卫生服务与护理、工商管理与法律、教育与培训等领域,从事着与技术毫无关系的职业;而农业园艺与动物护理、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严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性问题显著[3]。
3.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较为复杂,除了源于各行政区决策管理机构的差异化,更主要的是源于职业技术资格的多样性、职业标准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教育路径的多元化等[4]。相关研究认为,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失败的关键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国家资格体系[5],尤其是大量职业资格的涌现,给个人和雇主带来了极大麻烦,导致资格证书的重复性高、附加值低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6],制约了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缺乏既满足技术技能发展需要,又符合学校系统教育的运行机制,不但无法满足成人职业发展与技能提升的需求,也无法提供简单灵活的职普教育融通的途径[7]。
(二)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
1.确立需求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理念,增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6年出台的《技术教育独立报告》指出,必须在更广范围内思考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战略位置,将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目标,实现重振英国经济发展的目标。2021年出台的《就业技能:为机会和增长而终身学习》(以下简称《就业技能白皮书》)开篇重申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目标,指出提高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与个体职业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其中投资技能发展、提高技能供给水平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唯有适应产业发展、切实服务经济建设才能实现长效发展。
2.面向技术就业市场,加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规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如前所述,劳动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与工作形态的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2020年出台的《一项成人技能和终身学习革命的计划》指出,英国严重缺乏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到2024年高技能工人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就业技能白皮书》进一步指出,英国绿色经济发展与老龄化社会对技能人才供给提出了巨大挑战,其中高级技术人才与工程师、护理与健康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将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作为重要目标,以培养发展面向新型产业结构与技术就业市场的高端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全面提升技能劳动力水平。
3.新技术革命与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对就业人员资格和能力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一体化发展,为学生提供21世纪最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8]。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来将技能培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劳动力(学徒)提供更高质量的、更广范围的学习就业途径,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活力。时至今日,建立雇主为主导和市场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大众技能提升已成为英国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并逐步转化为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雇主、学校、继续教育与培训机构等各方的实际行动。
二、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确立雇主主导、“需求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路径
1.确立雇主主导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理念。2012年,《理查德学徒制评论》提出现代学徒制改革方向,强调将雇主置于学徒制发展中心,转变了包括学徒制在内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发展理念;2015年,雇主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开拓者”项目(Trailblazers Project)实施,强调要开发更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学徒制项目,并由雇主制定学徒培训标准,确立了雇主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2016年出台的《16岁后技能计划》强化了雇主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贯彻雇主主导的发展理念,确保技术资格与由雇主制定的职业标准相吻合,全面确立了雇主主导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理念。
2.面向技能劳动力市场,建立“需求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路径。促进就业并服务产业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功能与内在逻辑,但由于区域的独特优势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同,必然会导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同,这就需要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融入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英国在深刻反思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适配性的基础上,指出学校技术教育模式(College-based Technical Education)发展的关键是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面向技术就业市场培养发展雇主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2022年英国进一步提出了区域技能提升计划(Local Skills Improvement Plans, LSIP),旨在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与产业服务能力,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要兼顾国家技能需求与区域技能劳动力市场,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不仅满足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还能够积极响应未来经济发展变化,推动区域发展形成特色并实现规模经济发展优势。
LSIP贯彻了以雇主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加强地方政府、雇主与雇主代表机构、技术学校与技术教育培训机构等多主体协作,通过明确雇主技能需求和区域优先发展变化,平衡匹配雇主与产业发展的技能需求与技术教育供给,是英国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改革的新举措。2022年出台了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法案——《技能和16岁后教育法案》,将指定雇主代表机构与大学联合制订区域技能提升计划作为一项法律要求确定下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推动二者实现良性互动。2023年,学徒制与技术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fATE)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新战略,通过与雇主、技术专家、创新人才等建立紧密合作,预测未来技术技能发展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以培养面向未来经济发展的、雇主所需的技术技能劳动力。
(二)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给规模与质量
1.扩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英国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升级,设立专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项目。2015年,英国实施学位学徒制计划,提高现代学徒制发展层次水平,加大高层次技能人才供给。2019年,宣布建立12所由雇主主导的理工学院,2021年增加到20所。理工学院由顶级企业、继续教育学院和大学合作办学,通过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规模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技能发展。同时,及时响应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通过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如为先进制造与工程、数字化等新技术产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以缩小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技能差距,使其成为英格兰STEM教育和培训的首选[9]。
2.改革完善职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标准与资格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质量保障。英国职业技术教育长期遵循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 NOS),但其逐渐不被市场和雇主认可,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因此,英国加快了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改革,由雇主主导设计职业标准与资格,充分发挥雇主在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估中的关键作用,确保学生掌握市场认可的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更有价值的教育路径[10]。同时,引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审查机制,由IfATE负责审查已批准的高等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是否与市场职业技能需求相吻合,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符合技能发展和技能人才的需求。
3.推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供给质量。2016年英国发布的《技术教育独立专家组报告》(Report of the Independent Panel on Technical Education)指出,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与标准交由工业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衔接,确保课程教学中落实高质量的技术教育内容与标准,是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前提。2020年,英国教育部出台《高等技术教育改革》(Higher technical education reforms)等系列政策,将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列为首要目标,指出确保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是督促理工学院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提供满足雇主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教育课程,对不符合标准的高等技术资格(4-5 HTQs)减少经费投入,激励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围绕雇主制定的新职业标准,优化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此外,保障职业技术教育供给质量还要加强对教育实施机构的资格审查与质量监管,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多主体参与的退出机制,以减少低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供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