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征文选登 | 基于拔尖技术创新人才的职业本科育人机制研究 编者按:为进一步发挥我刊资政、引领、传播的学术平台效应,积极促进学术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推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教育与职业》杂志社2023年举办了以“助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职
获奖征文选登 | 导向适合的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分流的理性审视与功能复归 [摘要]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旨在将不同禀赋的个体导向适合的教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政策。从阶段特性看,高中阶段受教育个体已具备的发展能力、不受强制的受教育意愿以及所享受的多维教育服务为教育分流奠定了基础
获奖征文选登 |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知识职能与文化使命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既具有实现技能跨文化迁移的知识职能,又承载着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文化使命。通过对“长三角”地区A高校留学生“非遗”传承教育项目的调查与分析,跨文化环境下的创新迁移与技能形
研究与探索 | 县域高职学校发展40年:实践成就、问题成因与对策建议 [摘要]经过40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县域高职学校规模迅速扩大、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元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但是仍存在学校区域分布不均衡、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不
研究与探索 | 数智时代深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教育合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合作办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合作形式从线下走向
研究与探索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数字素养与技能课程的现状及实施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数字素养和技能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与业务融合的专业领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培养目标、标准、方式尚不完善。国外高职阶段开设的数字素养和技能课程以职业资格框架和信息技术能力等级框架为依据,
教育管理 | 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的运行逻辑、现实难点与路向选择 [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探索。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运行逻辑,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多元主体参与为重点、以实体化运行为动力。但通过
教育管理 | 人工智能的“技能—任务—职业”三重替代效应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转型 [摘要]人工智能重塑了人类的技能、工作任务乃至整个职业,形成了“技能—任务—职业”三重替代效应。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的“三重替代”效应,直接面对劳动市场和职业变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进行根本转型。一是适应
教育管理 | 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及实现路径 [摘要]科教融汇既是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双重维度上实现与科学技术
教育管理 | 职业本科院校现场工程师培养的价值内涵、规格定位和实施策略 [摘要]培养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人才,是职业本科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现场工程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
比较教育 | 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改革举措及经验镜鉴 [摘要]英国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为目标,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包括确立雇主主导、需求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给规模与质量,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
比较教育 | 智能制造背景下德美日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经验及启示 [摘要]当前世界制造业正面临智能制造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企业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新雇员并为在职雇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各国普遍认为,只有拥有强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才能为本国制造业提供稳定的高素质
交流平台 |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 [摘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凭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优势,为社会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助力缩小社会差距和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共同富裕。浙江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
交流平台 | 技术认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评价的变革与重构 [摘要]技术认识论关于技术发展规律、技术知识特点、技术认识逻辑的观点对职业教育评价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技术认识论的视角看,职业教育评价存在价值关怀弱化、多元主体诉求冲突、评价内容未能凸显类型特色、评价方
交流平台 |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摘要]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历史上无数匠人的智慧,承担着技艺传承与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能够与地方文旅产业、数字产业相结合以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技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