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港职教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 黄日成

[摘要]广西和香港同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是桂港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合作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健全、专业课程开发合作进展较慢、职业课程培训尚未全面铺开、赛项品牌规划及影响力仍需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尚未形成高端品牌等亟须解决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文章提出实施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五大工程”,即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工程、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工程、职业课程培训建设工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工程、职业教育教师交流和培训建设工程。

[关键词]桂港职业教育;“一带一路”;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黄日成(1982- ),男,广西百色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广西 南宁 530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广西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GDMKT2021ZC015,课题主持人:刘雪梅)和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桂港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研究与实践研究——以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为例”(课题编号:GXGZJG2015A026,课题主持人:黄春波)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6-0043-06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人文交流尤其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这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这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国门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高地和新前沿,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要求。本文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分析、研究广西和香港如何依托两地政府合作共建的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桂港中心”),借助“一带一路”机遇红利,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加强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实现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合作的广西样板

1.战略对接:共建职业教育合作高地。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广西加速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以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需要广西职业院校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携手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广西和香港两地政府在2015年合作共建“桂港中心”,以建设“立足广西、辐射西南中南、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平台、高水平的国际化教育平台,建成中国西南中南及东盟国家行业企业人才培训基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目标,在人文交流、人才培养、证书培训、职业研究、技能竞赛、课程引进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桂港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桂港中心”作为目前香港与内地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项目,在助推广西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方面带来强劲动力。广西依托“桂港中心”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逐渐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有助于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加强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2.政策衔接:合作推进项目稳步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广西依托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将“桂港中心”建设列入自治区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纳入广西教育事业发展、旅游发展、对外合作交流、职业教育发展等专项规划,在资金投入、项目用地、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方面全力支持和配合“桂港中心”项目建设。广西颁布实施《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把“桂港中心”项目作为“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的重大项目给予推进。广西教育厅印发《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桂港中心”的定位、目标和发展方向,整合广西和香港的先进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平台,打造中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职业教育的“窗口”。各级各类政策保障为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资源链接:引领职教交流合作发展。广西不断探索创新与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并在共同推进两地职业院校间的课程开发、技能培训、技能竞赛、职教论坛、师资培训、创新创业以及人文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2020年,“桂港中心”已在教育部正式备案,获得举办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合作办学资质。这是广西和香港学历教育合作上的新突破,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不再局限于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浅层次项目,将探索高端人才联合培养等核心项目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和香港不断增长的经贸往来,两地金融、商贸、旅游、教育等行业产业对具备区域文化、清楚区域准则、能够参与区域竞争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客观上要求广西和香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地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港职教合作面临的问题

1.合作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桂港中心”由广西教育厅和香港职业训练局共同推动开展工作,由于双方教育体制和决策模式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桂港中心”的运行与决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运行机制仍需健全。“桂港中心”项目涉及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培训、技能竞赛、职业教育研究、国际交流等业务,随着各项业务深入开展,“桂港中心”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缺乏顺畅高效的运行与决策机制。其次,合作机制仍需创新。在“十四五”时期,广西将持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数字化发展,同时,广西和香港均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为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然而,“桂港中心”在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创新项目合作机制方面缺乏战略高度,尤其在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合作项目方面仍显不足。最后,保障机制仍需完善。桂港双方各类项目合作虽然稳步发展,但是在保障制度方面仍然存在滞后的情况,如双方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学分互认制度等尚未完全制定,影响了双方职业教育深度合作与交流的步伐。

2.专业课程开发合作进展较慢。当前,广西正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借鉴香港成熟的专业和课程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品牌优势推进广西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培养广西行业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桂港中心”在提供国际一流的专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及服务,开展面向中南、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职业教育课程培训等方面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桂港职业院校间全方位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合作进展较慢。一方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富有广西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方面成效不够显著;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建设路径、结构设计、内容建设等方面,对国际高水平教育资源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较少。

3.职业课程培训尚未全面铺开。职业课程培训作为“桂港中心”重要的合作项目之一,目前围绕广西服务产业培训需求提供的课程培训项目不足,除了开展餐饮课程培训等少数项目外,面对经贸、金融、文化、旅游等其他服务行业的职业课程培训比较少,不能满足服务行业大量从业人员的职业课程培训需求。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需要对新型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桂港中心”在拓展培训业务方面存在不足,表现在开展新型农民定向、定岗、订单式职业课程培训方面缺少具体载体,尚未形成以“桂港中心”为核心、相关行业深度参与、以相关机构为支撑的专业化、系统化的“一站式”职业课程培训模式。

4.赛项品牌规划及影响力仍需提升。依托“桂港中心”的资源及影响力,目前承办国际、国内和省内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较少,与“桂港中心”建设目标尚未完全匹配。首先,赛项规划的前瞻性仍需提高。随着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不断革新,“桂港中心”赛项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新赛项拓展不足以及原赛项内容和标准更新较慢,制约了技能大赛与行业产业融合发展。其次,承办赛项的品质仍需提高。中国—东盟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经过多年的赛项建设与发展,有效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港台地区相关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但是,赛项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国内外参赛的职业院校还不够多,赛项作为国内一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体现得还不够充分。最后,赛项的国际化仍需提高。“桂港中心”作为一个国际化平台,承办的赛项需要与国际标准对接,目前赛项标准国际化、内容国际化、过程国际化方面仍然欠缺,赛项距离成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示范“窗口”仍有差距。

5.教师培养培训尚未形成高端品牌。“桂港中心”重要的建设目标之一是建成中国西南、中南及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桂港中心”依托广西和香港优质师资资源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及咨询服务,搭建职业教育教师对话和合作的平台。当前,依托“桂港中心”平台实施的职业院校教师国际化培养培训以及交流项目虽然逐步推进落实,但规模较小、项目影响力较低,与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尚存距离。同时,广西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师资培训和国际交流的项目层次不高、范围有限,对提升广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产生的作用不太明显。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港职教合作推进的策略

通过梳理分析近几年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情况,笔者发现,相对于与日俱增的经济、贸易、文化、旅游往来,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已不能满足两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西可通过创新模式,以“桂港中心”为抓手,实施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五大工程”,引入国际职业教育一流资源,整合广西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吸收消化再创新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

1.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工程。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工程,着重理顺“桂港中心”运行机制、合作机制、保障机制,构建两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促进两地职业教育合作战略优化,提高两地职业教育合作潜能。

第一,顺畅“桂港中心”运行机制。“桂港中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政府搭台、院校参与、行业支持的运行机制是重要前提。广西和香港两地政府共同牵头,构建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功能适用、体制机制完善、管理运作有序的合作平台,有利于双方共同商定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科学梳理两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求清单、资源共享清单、合作项目共建清单,有效整合两地职业教育合作要素,进而完善涵盖人才培养、资源平台、政策支持、人文交流等要素互动融合的运行机制,促进“桂港中心”顺畅有序发展。

第二,落实特色项目合作机制。随着广西和香港合作领域从经贸、金融向教育、旅游、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拓展,桂港职业教育合作应契合两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以及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RCEP框架下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利好政策,推动特色项目战略合作,夯实合作基础。“桂港中心”结合广西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现代金融业需求构建金融服务中心,促进双方开展金融服务战略合作;结合广西全域旅游战略布局建设文化旅游强区构建旅游服务中心,促进双方开展旅游服务战略合作;结合广西物流枢纽发展布局构建物流服务中心,促进双方开展物流服务战略合作;结合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构建信息服务中心,促进双方开展信息服务战略合作。每个“服务中心”紧贴广西产业发展,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及规划、培训及顾问、研究及交流等高质量服务,形成由多个“服务中心”支撑构成的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特色项目合作机制,促进“桂港中心”持续稳健发展。

第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机制。桂港双方政府共同成立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委员会,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加强交流与合作顶层设计,提升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社会吸引力。尤其要健全完善广西和香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探索建立双方职业院校交换学生培养机制、课程引进及合作开发机制、学分互认制度等,鼓励两地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办学、抱团与企业携手“走出去”等合作,促进“桂港中心”安全优质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