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状分析及建议

作者: 徐宁  胡琦  张丽虹  王惠群  李美君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题,亟待解决。文章以西部某医学院校2016—202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11名本科毕业生及其毕业论文(设计)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二手资料收集法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存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设计能力相对较弱、对毕业论文(设计)投入时间相对较少、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增强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知、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及能力建设、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等具体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7-0130-04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旨在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本科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2-4]。因此,如何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部某医学院校2016—202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11名本科毕业生及其毕业论文(设计)档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重要性认知调查;同时,通过二手资料收集法,系统收集、梳理2016—202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资料。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016—202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211名本科毕业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1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回收有效率为95.73%。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

调查发现,64.85%(131/202)的学生选题来源于指导教师课题或课题组,30.69%(62/202)的学生选题是自行选择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4.46%(9/202)的学生选题由学生自行选择并确定(见表1)。

2.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认知及时间投入

调查发现,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认知方面,44.55%(90/20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3.96%(8/202)的学生认为非常不重要;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投入方面,耗时1~3个月(不含)的学生占比最高,达到36.63%(74/202),而耗时5个月及以上的学生占比最低,仅为9.90%(20/202)(见表2)。

3.指导教师的重要性及满意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知方面,49.00%(99/20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25.25%(51/202)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学生对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满意度方面,44.06%(89/202)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27.23%(55/202)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见表3)。

(二)毕业论文(设计)档案分析

1.毕业论文(设计)档案基本情况

本调查将2016—202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211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纳入分析。其中2016届37人,2017届31人,2018届34人,2019届36人,2020届37人,2021届36人。以毕业论文(设计)类型为例,调研报告型占比最高,高达75.83%(160/211),问题研究型最少,仅为5.21%(11/211);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向为例,卫生政策与管理类主题占比最高,为25.59%(54/211),其他主题占比最低,为4.74%(10/211);共有15篇优秀毕业论文,占比7.11%(15/211)(见表4)。

2.指导教师基本情况

以职称结构为例,教授指导学生的人次数为48,副教授指导学生的人次数为63,讲师指导学生的人次数为69,助教指导学生的人次数为31。其中,讲师和副教授指导学生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2.70%(69/211)和29.86%(63/211)。以学历结构为例,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次数占比最高,为74.41%(157/211),本科学历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次数占比最低,仅为0.95%(2/211)(见表5)。

3.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主要由开题报告评分成绩、指导教师评分成绩、评阅人评分成绩、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成绩四部分构成。其中,指导教师评分成绩为优秀等级的占比最高,达到63.98%(135/211);开题报告评分、评阅人评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为良好等级的占比最高,分别为60.19%(127/211)、50.24%(106/211)、64.93%(137/211)、66.35%(140/211)(见表6)。

三、讨论与建议

(一)增强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知

调查显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所研究课题或所在课题组,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选题设计能力相对较弱,这可能与本科生科研素养不足、对于自身科研兴趣点认识不清等因素有关。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向及类型方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向主要集中于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服务利用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毕业论文(设计)类型主要为调研报告,这可能与医学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或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有关。在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知及时间投入方面,多数学生认为非常重要,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投入时间却相对较少,主要为1~3个月(不含),这可能与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相对认知不足,或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时间主要在学生生产实习(生产实习周期为3个月,生产实习结束后就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之前有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本科生指导教师制,指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及科研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及重要性的认知。二是要求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并督促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考虑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间提前至大三第一学期初,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工作。

(二)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及能力建设

调查显示,学生对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知方面,认为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的占14.85%(30/202),这可能与指导教师责任心不足或精力不够有关。同时,指导教师中讲师及以下职称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占比相对持平,讲师和副教授成为指导本科生的主力军,这与具有讲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多有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合理量化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进而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5]。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并通过指导培训、科研锻炼等形式,增强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能力。三是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情况纳入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范畴并建立退出机制,同时加大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对积极推进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论文指导尽职尽责、论文指导水平高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6-7]。

(三)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

调查显示,2016—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没有不合格的情况,其过程性(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考核评分也没有不合格的情况。但在对档案资料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存在体例不规范、结论与建议单薄、选题重复、部分内容复制比过高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督制度建设,将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各二级学院、各教学系教学检查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现场督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监控,进一步增强学院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和监督职责。二是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中期、答辩、评优等环节进行全程线上管理和过程留痕[8]。同时,优化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方式,推行毕业论文(设计)初检和复检两轮查重机制,第一轮为正式答辩前初检,第二轮为答辩修改后最终版提交前查重,查重比低于20%方可进行答辩或存档。三是加强本科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坚决杜绝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9-10]。

四、结语

本文以西部某医学院校2016—202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11名本科毕业生及其毕业论文(设计)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二手资料收集法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存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设计能力相对较弱、对毕业论文(设计)投入时间相对较少、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增强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知、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及能力建设、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等具体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21-01-04)[2023-07-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1/s7057/202101/t20210107_509019.html.

[2]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卢晶晶,尹丹丹,等.“科研项目”指导高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时刊,2021,35(6):46-49.

[3] 邝坦励,张仁军,陈松.基于导师制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8):148-149.

[4] 王雁.高校体育专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山西省某高校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6):61-63.

[5] 鲍凌志,梁雅丽,马洁,等.某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调查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2,20(2):113-116.

[6] 金艳,宋骊平,李隐峰.基于OBE理念的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提升举措:从指导教师的角度[J].科技资讯, 2023, 21(4):245-248.

[7] 王才东,刘苏萌,孙玉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21):124-127.

[8] 李高申,梁坤伦,焦燕灵.基于数字化平台构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与实践: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3,25(3):84-89.

[9] 王慧,何伟,周靖靖,等.本科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4-5.

[10] 岳梁.落实论文抽检制度要严把本科生“出口关”[J].广西教育,2021(3):1.

[责任编辑:林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