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网络强国为中心的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作者: 肖晓春 王雪平 孟魁[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结合信息安全专业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以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为中心,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有机地将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体系统一起来。通过这种方式,使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铸魂育人相辅相成,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网络强国;无线网络;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23-0005-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擘画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1]。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2]。因此,有必要围绕网络强国这一重要思想,开展高校计算机网络及安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目前已有研究围绕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展开了对课程思政的探索。有文献[3]提出网络强国教育应包含网络技术强国与网络治理强国两方面内容;还有文献[4]以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作为着力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技报国精神以及正确的安全观。但仍有必要针对高校网络专业课程,更加系统而深入地围绕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此,课程组在面向信息安全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无线网络及安全教学中进行了以网络强国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一、网络强国的思想内涵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1]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网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1]。
第一,把牢前进方向, 强调“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1]。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提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1]。
第三,聚焦核心技术,要求“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强调“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1]。
第四,围绕网络安全,明确“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1]。
第五,着眼人才培养,阐释“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1]。
在2023年7月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5]。他提出了网信工作的五项使命任务——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明确了“十个坚持”重要原则——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 [6]。
二、以网络强国为中心的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思政建设
针对无线网络带来的挑战,包括通信链路的无线特性和移动性两方面,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各种形态的无线网络,如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无线广域网、自组织网络等的典型技术解决方案和协议,以及其中的关键安全问题。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形态的无线网络及其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最新的发展状况,从而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无线网络领域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纲要》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2]。为此,课程组从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有机开展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思政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使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与铸魂育人相辅相成,从而提升学生思政学习的效果,使其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力量。
(一)知识传授
在课程知识传授中,课程组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的具体实例,在深入讨论与分析这些成功案例背后的无线网络及安全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把牢前进方向”“ 坚持人民至上”“围绕网络安全”“聚焦核心技术”“‘十个坚持’重要原则”等内涵。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在知识传授中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思政目标、知识单元目标以及思政元素和融入方式如表1所示。
(二)能力培养
在能力培养中,课程组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中所论述的网络安全的主要特点;使学生理解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中有关“网络安全”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的同时,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重要论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成为维护清朗网络家园的中坚力量。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在能力培养中所要达到的技能目标、思政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思政元素和融入方式如表2所示。
(三)价值引领
在实现课程价值目标的过程中, 课程组通过论文阅读和项目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聚焦核心技术,了解无线网络及安全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聚焦核心技术对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领会“着眼人才培养”这一网络强国的内涵,激发学生从国家和民族层面深刻思考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使其成为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并能够进行独立或团队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在价值引领中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思政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思政元素和融入方式如表3所示。
三、教学实践效果
为了避免传统课堂单一枯燥的讲授方式,本课程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
第一,线上教学通过构建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库,方便学生随时获得自主学习所需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第二,线下教学采用课程讲授、课堂分组讨论以及实验报告与项目展示等多种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必要的课程讲授帮助学生攻克课程难点,同时进行案例分析引导与组织;另一方面,通过分组课堂讨论等有利于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多样化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课程组在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效果的调研中发现,在专业知识体系与思政体系的融合匹配度、融合方式的合理性,是否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否提升对专业能力需求的理解,是否加深对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解等几个维度上,大部分学生反馈良好,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能更加主动、更加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深刻理解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所包括的内涵,使得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铸魂育人相辅相成。
四、结语
当前,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浪潮为我国带来了新机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理论武装,增强理论自觉,坚定理论自信,进一步凝聚起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5]。为此,课程组在无线网络及安全课程教学中,紧紧围绕网络强国这一中心,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有机统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实践等形式,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贯穿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学习与理解,使专业学习和课程思政教育相辅相成,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校网络专业课程教学肩负着培养高质量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重任,课程组将在同类型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类专业课程中继续开展以网络强国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同时根据《计算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7]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体系与ACM/IEEE-CS的CC2020胜任力模型的融合,以及基于Bloom分类法的课程思政评估方法,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教书育人使命。
[ 参 考 文 献 ]
[1] 林晖,王思北,施雨岑,等.建设网络强国 助力民族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网信事业发展述评[N].人民日报,2023-07-14(1).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4-06-1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许红霞,张利国,奥顿.网络强国背景下高校网络专业课程的思政探索[J].大学教育,2022(7):142-144.
[4] 寇晨艳.融入网络强国教育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探索[J].软件,2020,41(8):226-228.
[5] 亓玉昆.中央网信办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N].人民日报,2023-09-15(4).
[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论贯彻落实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23-07-17(1).
[7] 董荣胜,古天龙,殷建平.计算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J].计算机教育,2024(1):7-15.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