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三维教学法的构建及其应用策略

作者: 涂用凯 巫元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三维教学法的构建及其应用策略0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重要的思政课程。讲好这门课程,需要教师在相关课程中合理运用和创新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国际与国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构建三维教学法,并分析其构建依据和应用的方法策略,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新时代;三维教学法;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23-0044-04

全国高校2021年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2022年在本科生阶段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针对课程学习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编写组在教材使用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建议第一条中提出“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全面、完整、科学、准确地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1],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编写组也在编写说明和教材建议中提出“注重以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揭示和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在人类思想史和现代化史上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注意阐述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形成的实践基础和客观依据,把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统一起来”,并提出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2]。依据课程编写组的相关说明和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要注重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国际与国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此,本文结合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三维教学法。

一、三维教学法的基本框架

三维教学法中的“三维”主要是指历史维度、世界维度、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维度,该方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纵向方面历史与当下的结合、横向方面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关内容。

三维教学法借鉴数学和物理学学科中的“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以课程中重要知识点为坐标系的原点,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代表的是纵向方面的历史联系,Y轴代表的是横向方面的世界联系,在平面坐标系之上构建立体坐标系Z轴,该轴代表理论与现实的联系,由此构成三维立体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体系(见图1),从历史与当下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来构建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实教学体系,同时让学生学习重要知识点所辐射的历史知识、世界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形成宏观、立体的认知图式,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认知,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历史与当下结合的视域即将新时代置于历史场域之中,结合历史认识新时代,梳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理论的历史渊源与沿革、实践的历史条件与变迁等方面,以此认识新时代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与创新,明晰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国际与国内结合的视域即将新时代中国置于世界场域之中,让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从全球的广度和高度中去认识新时代,包括新时代中国所处的世界环境、世界变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发展与成就对世界的影响,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等方面,以此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国际背景与世界价值,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域即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对整体系统的认知:一方面,把握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分析社会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3]。

二、三维教学法构建的依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讲授新时代的内容,但为了让教师更充分地展现与讲授课程内容,也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学习和领悟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基于新时代的内容,延伸扩展到相关的历史知识、世界知识、理论知识和现实知识。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维教学法,其既是方法体系与认知图式,也是课程所涉知识内容的联结体。

(一)历史与当下的结合

具有历史视野是全面认识新时代的历史基础、历史方位和历史价值的需要,也是深刻认识新时代怎样“新”、为什么“新”的必然。为此,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成果一脉相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要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课程授课,让学生在广阔的历史视野和纵深的历史进程中更为全面深入地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二)国际与国内的结合

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的发展深深影响着中国,因此,要将中国置于世界之中,深刻把握中国所处的世界和世界之中的中国。一方面,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国际社会的联动更加紧密,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全面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分析中国所处的世界形势,了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明白“世界怎么了”的同时更好地思考“我们怎么办”;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辉煌成就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强大推力,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通过中国作用于世界的角度去认识在世界场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国际与国内的全方位比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新时代,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4]。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结合国内外形势与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各个方面的实践。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有机关联、充分融合。同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课程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将课程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进行对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导论部分要求将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在掌握相关理论、观点和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的导论部分也要求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学全学深学透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又要能够运用课程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三、三维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三维教学法以重要知识点为原点或起点,通过三个维度关联相关知识内容,以具体教学方法为支撑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或认知图式。因此,在三维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要科学把握知识原点,充分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遵循思政课特点及其要求。

(一)以重要知识点为原点

知识原点是三维教学法的起点,也是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关内容的着力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包括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及其提出的背景、丰富内涵、重大意义等内容,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等领域的建设情况及其成就等内容,也包括与新时代相关的历史等内容。为有效地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点内容,同时也为了科学构建与运用三维教学法,必须把握重要知识点,并以重要知识点为原点,以点带面串联整个课程内容和相关知识,特别是要把握新提法、新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思想,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目标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应随之变化。新思想中的新论述新观点、新时代的新特征新标志,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等,这些“新”的内容都是三维教学法的知识原点。

(二)以具体教学方法为支撑

具体教学方法是三维教学法的支撑。三维教学法本身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教学思路或体系,其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就课程实施情况来看,理论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是三维教学法应用的两大主要方法。

一是要以理论教学法为基本方法。理论教学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授、宣传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研讨、理论培训等。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法是最为基础和常用的方法,可以贯穿三维教学法的三个维度,如在历史与当下结合过程中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在国际与国内结合过程中比较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国外相关思想理论的不同;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观察、分析新时代实践中的社会现象与具体问题,以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是要以比较教学法为重要方法。比较教学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其通过把不同的事物、现象或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进行分析、对比和鉴别,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认识。该方法可以在三维教学法中得以体现,如在历史与当下结合的过程中,将新时代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行关联比较,甚至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在纵深的历史视野中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新时代。在国际与国内结合的过程中,在理论方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其他国家、政党、力量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政党的思想理论、政策主张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分析;在实践方面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资本主义社会实践、世界的总体发展等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分析。

此外,还可将其他教学方法融入三维教学法体系中,如自我教育法、案例教学法、课题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法等,通过这些具体方法的运用使三维教学法更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合理应用三维教学法

在三维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学习的特点、需求和认知规律,遵循思政课的相关规定要求,特别是课程编写组的教学建议与要求。

一是以探究式教学为出发点。一方面,在知识内容上,通过对三个维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新时代内容,如重要理论知识点所涉及的理论沿革及其理论逻辑、理论价值等内容,新时代实践的历史前提、逻辑和时代价值等内容。另一方面,在方法体系上,通过三维视域的架构引导学生形成较为新颖的认知视角和系统的认知图式,在学习方法建立或优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长期持续地探索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是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1年版)>修订说明和教学建议》强调要注重把准问题、凝练问题、回应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编写说明和教学建议》也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好问题反馈和解答,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在课程学习中要紧紧把握“问”,以“问”为指向和切入点进行探究式学习,既要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又要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

三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内容为落脚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突出“新时代”,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1年版)>修订说明和教学建议》中要求讲清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深切关注与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三维教学法关联了较多的历史知识和世界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介绍和分析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因此在运用三维教学法过程中要明确主旨,对于历史知识和世界知识的使用不能过度泛化,也不能喧宾夺主,要将学习的重点与落脚点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容上。

四、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大学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内容,湖北大学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均开设了相关课程,两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本科生阶段侧重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注重把政治性与学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统一起来;研究生阶段侧重于重要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更加注重学习的理论性、学理性,不断增强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习,都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维教学法,以期通过三个维度的结合让学生既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较为科学的认知图式,又拓展和延伸相关知识,丰富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学习方法的构建和学习内容的扩充,拓宽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课程学习的全面性、深入性和有效性,实现不同阶段的课程学习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顾海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1年版)》修订说明和教学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9):27-32.

[2] 张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编写说明和教学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0):4-11.

[3] 涂用凯,付江宏.认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时域[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2,42(4):79-82 .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1.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