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引领
作者: 周妍 齐静 李启迪 邵伟德
摘 要:以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为主线,探讨了其历史超越、内在逻辑、重大意义与时代引领。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无论在内涵本质、语言表达与词语搭配上均实现了历史超越。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体现了“享受乐趣”的学校体育“动力”目标、“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育体”目标;“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育心”目标的内在逻辑。其重大意义在于重点突出“享受乐趣”的青少年体育动力目标、高度重视“增强体质”的青少年体育身体发展目标、深刻领会“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青少年体育心理发展目标。其时代引领体现在:把握学校方向,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完善体育理论,重构具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学科体系;对接课程标准,理顺“四位一体”目标与核心素养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学校体育目标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5)01-0001-07
Historical transcendence and contemporary leadership on "four in on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goal with Xi Jinping
ZHOU Yan,QI Jing,LI Qidi,SHAO Weid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
Abstract: Taking Xi Jinping's "four-in-one" objective fo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thread, this study explores its historical transcendence, internal logic, significant meaning, and guidance for the time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Xi Jinping's "four-in-one" objective fo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as already achieved historical transcendence in terms of its connotative essence, linguistic expression, and word collocation. Xi Jinping's "four-in-one" objective fo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mbodies the "motivational" goal of enjoying sports and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goal of enhancing physical fitness in school sports.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mind"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is to improve one's personality and temper one's willpower. It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lies in highlighting the youth sports motivation goal of "enjoying fu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youth sports physical development goal of "enhancing physical fitness", and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youth spor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goal of "sound personality and tempering willpower". Meanwhile, its era leadership is reflected in "grasp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chool,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students; improving sports theory, and reconstructing the sports disciplin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schools; align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r in one "goals and core competencies; and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focusing on breakthrough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goal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Four-in-on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goal;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sports work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首次创新性提出了“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之后,习近平在许多重要场合又多次强调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1-5],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提出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针对学校体育的指示,是对我国学校体育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总结与全新的认识,是学校体育观念移风易俗的变革,是全社会上下的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超越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引起了学界极大反响与高度重视,这一目标的提出实现了对以往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超越,具有极大的创新性。
1.1 实现了学校体育目标在内涵本质上的超越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类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视角看,习近平“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实现了内涵本质的超越。回顾与考察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已有文献,较早出现在体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的是体育教学目的或任务,如1956年《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基本任务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教授知识与技能;培养共产主义品质;养成个人与公共卫生习惯;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6]459;1961年的体育教材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机能、身体素质的发展;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部分学生的运动水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与优良品质”[6]520;之后的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基本任务均主要集中于“锻炼学生身体、掌握三基、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3方面。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校体育目的”的是198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学校体育学》[7],出现“学校体育目标”表述的是1995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教材[8],2001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又出现了学校体育总目标与效果目标(具体目标)[9]。尽管以上表述方式不同,但以往教材中的学校体育目标的内涵基本一致,主要集中于4个方面:(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而“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在保留“增强体质”目标基础上,首创了“享受乐趣”目标,并把它置于“增强体质”目标之前,体现了以“享受乐趣”为导向的学校体育目标体系;解决了以往学校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泛化的现象,直接对准当下青少年存在的“人格与意志”问题,彰显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独特育人目标。同时,删除了以往“面向少数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性与功利性目标,为学校体育转变传统观念,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
从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文献(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所提出的体育目的看,习近平“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实现了内涵本质的继续与发展。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体育的目的为“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其中“强筋骨”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中的“增强体质”相对应,“调感情、强意志”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中的“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相对应,“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则在“强筋骨、调感情、强意志”之中增设了“享受乐趣”目标,突出了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的动力要素。
1.2 实现了学校体育目标在语言表达上的超越
之前的学校体育目标的表述基本围绕身体领域的“增强学生体质”、知识领域的“三个基本(体育基本知识、体育基本技术与体育基本技能)”、思想领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竞技领域的“为竞技体育提供后备人才”4个方面,而习近平提出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表述为“四字一句、四句并列、十六字真言”,体现了词语的高度凝练与精准简洁,字字珠玑、缺一不可。如此用语让传播者与执行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易于流传,具有很强的推广性与引领性。
1.3 实现了学校体育目标在词语搭配上的超越
之前的学校体育目标往往在词语搭配上较为平淡,如“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而“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在词语搭配上采用了“动宾结构”搭配的方式,体现了其独特优势:(1)动宾短语体现了“动词”的倾向性,使动宾短语的内涵更具“动态”倾向,如“享受”“增强”“健全”“锤炼”等,“强化”了词语的动作性。(2)动宾短语突出了“名词”的本质内涵,使之更有指向性,如“乐趣”“体质”“人格”“意志”高度体现了目标的指向性与导向性。(3)动宾短语表达简洁、语言生动,如用“享受乐趣”比“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更简洁、精准、生动、有趣。
2 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内在逻辑
基于身心发展“一元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思想,习近平提出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内在逻辑关系解析如下:(1)“享受乐趣”是学校体育的动力目标。运动兴趣是体育学习的前提,但运动兴趣并不一定能转化为运动乐趣,运动兴趣只有内化为运动乐趣,才能使得青少年具备更好的运动体验,并为维持与坚持体育锻炼提供动力支持,因此,运动乐趣属于青少年体育学习的心理建设范畴,也是青少年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来源。(2)“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身体发展目标。“增强体质”属于“育人”目标中的“育体”目标,体现了体育对身体发展的生物学特征。(3)“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是学校体育的心理发展目标。“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属于青少年体育学习的“育心”目标(见图1)。
2.1 “享受乐趣”是学校体育的“动力”目标
“乐趣”是指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如人们能从文学知识中得到乐趣,从运动中得到乐趣等。乐趣与兴趣密不可分,兴趣是行为的开始,乐趣是行为的结果。青少年学习兴趣与乐趣的关系主要包含4种状态:一是有兴趣有乐趣,二是有兴趣无乐趣,三是无兴趣有乐趣,四是无兴趣无乐趣。其中“有兴趣有乐趣”是学校各学科教学的理想状态,需要强化;“有兴趣无乐趣”是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失败状态,需要规避;“无兴趣有乐趣”是学校各学科教学的成功状态,需要倡导;“无兴趣无乐趣”是学校各学科教学的最差状态,需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