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熟都市”视角下东京2020奥运遗产探析
作者: 魏然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结合“成熟都市”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对东京2020奥运会产生的奥运遗产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东京2020奥运形成临海副都心城市建设遗产,推进“共生型社会”建设遗产,可持续发展“东京方案”方面的环境改善遗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科技创新遗产。上述奥运遗产实践提供“成熟都市”与奥运会互动的新样本,也在全周期治理、以人为本、多元主体参与、科技支撑方面为奥运遗产的前置规则及赛后延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成熟都市;东京2020奥运会;奥运遗产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1-0057-07
Analysis of Tokyo 2020 Olympic leg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ure city”
WEI Ran
(School of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uctive analysis, and based on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mature city" and the paths to their solu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sis Olympic legacy from Tokyo 2020 Olympic Games. The study shows that Tokyo 2020 has developed a legacy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e sub-city of Rinkai, a legacy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mbiotic society", a legacy of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Tokyo Solu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 legac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form of digitalization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he Olympic legacy practices mentioned above provide new sampl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ture city" and the Olympic Games, and also offer some beneficial lessons on the precepts of Olympic legacy and post-games extension in terms of full-cycle governance, people-centeredness, multi-participant particip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Keywords: mature city;Tokyo 2020 Olympic Games;Olympic legacy
东京2020奥运会及残奥会受新冠疫情影响,在延迟一年后于2021年7月23日开幕。此届奥运会是史上首届延迟举办的奥运会,也是东京继1964年奥运会之后举办的第二届夏季奥运会。可以说,在诸多困难中成功举办此届奥运会,为东京及东道主国日本带来诸多积极改变,积攒了丰富的奥运遗产。自国际奥委会2014年颁布《奥林匹克2020议程》,明确提出要着重评估申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奥运遗产规划,并加强赛后对奥运遗产的监测[1],奥运遗产进一步受到来自各方关注。
东京都政府进入奥运准备周期后,2015年就制定《东京都为2020年所采取的措施——兼顾赛后奥运遗产》,明确2020奥运遗产工作的先导地位——“要一直思考如何才能创造有价值的奥运遗产,以此为目标开展奥运会的准备工作”[2]。此纲领性文件中开展东京2020奥运遗产工作有3个视角,分别为“东京的角度”“日本的角度”和“面向世界宣传的角度”。其中,“东京的角度”最重要的关键词即“成熟都市”。1964年东京奥运会最为瞩目的遗产即给东京带来新干线、首都高速公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并从此带动日本走向高速经济增长,而如今时隔57年第二次举办奥运会,东京已经连续多年被评选为世界一线城市,与奥运遗产的互动模式也发生变化。本研究以“成熟都市”为切入点,研究日本政府、东京都政府、东京奥组委等主体实施的奥运遗产规划、具体举措及成效,分析东京2020奥运会为东京都乃至日本带来哪些层面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并如何在赛后得以延续及发展。研究既可以明晰奥运会与“成熟都市”的协同发展模式,也可以为进一步丰富奥运遗产的内涵做出贡献。
1 奥运遗产与城市发展
1.1 奥运遗产概念体系:人、体育、城市均衡发展的多元维度
“遗产”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奥林匹克组织文件中是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奥运会提交的申办报告。在“奥运遗产”这一概念提出60余年的时间里,虽然对其定义还未形成共识,但对于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逐渐趋于明晰,且在申办城市间形成一种共识性的认识[3]。
奥林匹克组织方面,2017年IOC编写的《遗产战略方针:勇往直前》对“奥运遗产”作了如下界定:“奥运遗产”是“奥运愿景的产物,是因举办奥运会体育赛事而对人、城市、区域及奥林匹克运动所产生的有形及无形的长期正面效应”,其涵盖7个维度,分别为城市发展、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有组织的体育运动的发展、通过体育运动促进社会建设、人的技能、网络与创新,文化产品与创意产品开发。其中,“城市发展”的具体内容多为有形遗产,包括交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城市服务及其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多用途的新场馆或升级旧场馆[4],而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建设等维度也涵盖促进举办城市发展的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可见,奥林匹克运动在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更新、完善与主办城市发展的互动模式。
学界方面,“奥运遗产”也已成为通用的话语表达。较为普遍的共识认为奥运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有形遗产是指体育设施、奥运场馆、城市基建、建筑景观等;无形遗产是指奥运会对人、城市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的无形影响[3]。奥运遗产的研究体系逐步完善,其概念和内涵也得到进一步挖掘,已从最初的国际体育赛事影响逐渐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叠加作用。对近年来奥运遗产研究文献的分析也显示,对奥运遗产的研究和关注更侧重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5]。也就是说,在奥运遗产概念体系中,奥运会越来越被视为人、体育、城市三者均衡发展的平台。
1.2 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模式:从“崛起需求”到“成熟都市”
城市研究中,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通常来讲,申奥、办奥城市关注奥运会的最大理由是可以集中力量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城市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的变化。
日本社会学者町村敬志[6]以举办奥运会当年的城市人均GDP水平(与美国相比的比率)及是否为举办国的首都为标准,对1960—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城市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大体可以分为3个类型。第1类城市是人均GDP为美国20%左右的首都城市,比如罗马、东京、墨西哥城、北京等。这一类城市多是新兴国家的首都,举办奥运会对此类城市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经济的飞跃发展。第2类城市是人均GDP为美国60%左右的非首都城市,比如悉尼、巴塞罗那等,这些城市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一般为东道主国排名第二的大型城市。第3类城市是与美国人均GDP相当的非首都城市,这些城市属于发达发展国家某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举办奥运会旨在进一步扩大该城市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比如亚特兰大、蒙特利尔。
但是,2012年伦敦和2020年东京这两个办奥城市完全不同于上述3种类型,属于人均GDP与美国相当的首都型城市,这标志着城市发展和奥运会的互动关系产生一种新的模式。也就是说,将自身“崛起”与举办奥运相结合的互动模式随着时代变迁受到挑战,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熟都市”成为建立奥运会与城市发展互动新模式的绝佳契机[7]。对于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成熟都市”来说,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召开已经成为竞相开发城市发展新议题的舞台,而其中最常见的3个议题为“城市竞争力、城市治理、可持续发展”[8]。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奥运遗产行动计划主要有3个,分别为使英国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强国、促进伦敦东部中心区进一步发展及鼓励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其中,第2个是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奥运遗产,旨在解决伦敦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配套11项具体措施[9]。东京在奥运遗产愿景规划及实践过程中将“成熟都市”作为关键词,也是在寻找奥运会促进东京城市发展的新议题。
1.3 “成熟都市”:面临问题及解决路径
关于“成熟都市”,在日本学术论文数据库CiNii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关于“成熟都市”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至90年代后半期出现一个研究热潮。据石川広雄[10]的定义,成熟都市是指“在人口、经济活动方面已经实现计划范围内的发展,正在向新阶段转移过渡”的都市。进入成熟都市阶段,“经济、社会方面的物质生产和居民的消费欲望水平接近饱和,社会活力和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具有主体性的城市居民知识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并因产生积聚效应导致城市产生结构性转变,人们倾向于追求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更高品质生活”。
城市从“发展”阶段步入“成熟”阶段后,会面临诸多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课题。“成熟都市”理论强调要应对变化、克服城市发展瓶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诉求。具体来看,步入“成熟都市”发展阶段后,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有经济低增长、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多样化、少子老龄化、环保意识的提高、信息化及国际化等[11]。具体包含内容及主要解决路径如表1所示。
总结起来,步入“成熟都市”阶段,需要重视新开发项目投入产出比、满足多元市民需求、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寻求新信息技术支撑等,以实现城市经济、人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成熟都市”视角下东京2020奥运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