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时代性、问题域、落脚点

作者: 段锐 马廉祯 王松涛

摘      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研究认为,教师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成长机会的有限性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性是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构建多元化教师培训体系、提供丰富的专业成长机会以及推进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  键  词体育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problem areas, and footholds

DUAN Rui,MA Lianzhen,WANG Songt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he realization of dream for the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has already put forward unprecedented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is study deeply discuss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es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also revealing that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ould be the key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era. The study also find that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the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he singularity of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are the main problems in facing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constructive strategies to resolve them, such as building a diversified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providing abundant professional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echanism, which try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iteracy and teaching ability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Key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teacher education;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教育和教师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变革尤为深刻,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逐渐完善相关理论框架,并持续推进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措施。这些年来,随着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升成为支撑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均指出:“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1-2]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持续不断的动态变化过程,其本质是基于内驱力与外动力相互作用下的教师素质的不断完善与提升[3]。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担负职责的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着体育教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理应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入手。从这个角度看,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被理解为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在从事教学、研究和服务工作时,通过独立和协作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和理解,最终提高在教学、研究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技能。

在以往,体育学科的边缘化地位、体育课程不受重视、体育教师的学术素养及职业认同不足,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在科研与教学评价晋升系统的限制,体育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对自我角色认识的模糊、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自我反思的缺乏、专业能力的不足、对职业身份的迷失、功利主义的倾向以及职业疲劳感等问题。然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不仅直接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执行,还承担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教授体育知识与技能、以及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角色。因此,对于“教育家”和“大国良师”的自我期许,理当成为全体体育教师的应然追求,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性

1.1  现代教育史视野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演进历程

体育作为教育基本构成的“五育”之一,其发展是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需求的演变所决定,体育事业的目的和体育教师身份定位及素质要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4]。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同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也在持续不断的整体化进程中逐渐得到明晰和完善。

清末师范教育的勃兴可以被视作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开端。晚清的新教育运动是基于国民教育的推进、社会精英的倡导,以及清政府政策导向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基于“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心理,当时的教育界从儒家教育思想中追溯并借鉴“以动健身”的思想根源,强调实施“兵农合一”的所谓“军国民教育”。此时体育专为军事训练所备,换言之,其本质上是将体育作为辅助治理国家、维护社会政治和伦理秩序,以及提升塑造个人修养的工具。在基本内容上,通过了解欧美近代体育思想及其实践,借鉴其以斯巴达教育为本,重视军事教育的基本精神。而日本因地缘及文化渊源的关系对我国体育形成的影响至为深刻,故此兵式体操大行其道,体育教材及其范式被桎梏在军事领域,无从拓展。另一方面,“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认知,也导致不甘文弱、追求强大的文化心理,共同成为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体育思想的奠基。清王朝相信“窃惟振兴教育,以养成师范为世基,故师范一途,关系至为重要”。此时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并未独立,与受到杜威实用主义影响的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相比,几乎没有独立性,其目标与师范教育相同步,在于“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民国师范教育较清末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更加强调师范培养的人文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并于1951年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中提出“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而奋斗”的倡议[5],为培养能够保证人民大众的受教育权利及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服务的教师,教师的数量出现规模性增长,“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走上了全新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体育事业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进行优化。1978年4月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社会主义意识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同时,会议也针对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年代以降,师范教育的核心地位和其重要性在多个场合被强调,同时,对于提升教师培养的质量设定了更高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具备“社会主义意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以及掌握“教育和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精通”“学历提升”和“全面的文化基础知识”。这些目标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领域[6]。自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和其深远的意义,并在教师教育领域提出“实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任务。

1.2  教育强国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从对于我国近代以降的教师教育演进不难看出,当下教师专业发展在理念层面明确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4个维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也将与此协调,通过“教师专业知识与师德”“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3个方面的指标,为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7]。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须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而寻求高质量发展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同样不能简单就体育论体育,需要因应教育强国总体战略要求下出现的各类新课题。在当代学习型社会中,体育教师面临的期望显著提升,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同时应该具备知识型的教师、反思型的教学者、有效能的沟通者、有责任的教育者、自发的学习者合作型的工作者等特征。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全面关注于专业知识的深化、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学实践的反思与评估、以及管理能力的增强等多个维度。

首先,贯彻体育事业发展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第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第二,突出教育的战略属性。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建立起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发展等领域开辟新空间。第三,紧扣教育的民生属性,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为每个人的发展赋能,能够突出教育在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成果,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