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外比较的我国高校体教融合发展困境和路径研究

作者: 汤际澜 郭权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中外高校体教融合模式对我国高校体教融合发展困境和路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高校体教融合倡导方式和责任主体维度组成的高校体教融合模式比较框架之下,美国是体育经济产业驱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欧洲高校体教融合模式有政府集中规制模式、政府辅助资助模式、体育联盟居中协调模式和自主协调模式,中国是政府规制多方协同的高校体教融合模式。当前我国高校体教融合模式存在强政府集中规制,弱社会促进环境;多职能部门行政管理,少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教育资源投入,低体育氛围建设;重学生准入资格,轻运动员个人成长等困境。我国高校体教融合应从发展中国体育事业和产业,引领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社会需求;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提升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竞技水平;涵养高校体育文化,推动建设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友好环境;夯实高水平运动员全面成长理念,实现中国高校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推进。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教融合;高水平运动员;高校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paths for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y based on comparison at domestic and alien

TANG Jilan1,GUO Quan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China;2.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 312000,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ductive analysis,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paths for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at Chinese university via comparison between university model of integ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education at domestic and alien. Under the comparative framework on the model of integ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education composed by dimension with advocacy means and responsible subject by university, the study holds that the model of integ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education is driven by sports economy industry in United States, and that model in European has government-centralized regulation model, government-assisted model, center coordination of sports alliance model, and automatic coordination model, but the China is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multi-party cooperation model. The model of integ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hina has the following dilemmas at present: strong state-centered regulation with weak social promotion environment, multi-department administration with less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high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l resources with low sports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and emphasis on student qualifications with ignorance on athletes’ growth.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several path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education such as development approaches to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as lead the social needs of by the sports development at domestic, enhancing the level of sports competition by improving the youth sports competition system, promoting the friendly environment of dual careers of athletes in universities by cultivating sports culture at university, and realiz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about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education by consolidating the concept of all-round growth of high-level athletes in China.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high-level athletes;university

获得教育是运动员的个人权利和成长之中的重要必经途径[1],运动员在高校获得大学教育对于其继续运动生涯和在完成运动生涯之后进行转型都极为重要[2-3]。目前,虽然对于美国和欧洲地区高校体教融合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国高校体教融合也经探索形成‘清华模式’‘南体模式’‘北体模式’‘上交模式’和‘南工模式’[4],积累高校体教融合的相关经验,但对于中外高校体教融合模式仍欠缺清晰的梳理,“应充分研判世界各体育强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青少年健康发展领域中所采用的模式……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化体教融合发展模式”[4]。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体教融合模式的系统总结,分析我国高校体教融合的发展困境,探索今后的发展路径。

1  中外高校体教融合模式阐释

1.1  美国体育经济产业驱动高校体教融合模式

美国高校体育运动兴起于19世纪中叶,但是从其开展之初便深深地打上商业烙印。1852年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赛艇比赛就是由一家火车公司支付费用,使两支队伍远离各自的校园而去到新罕布什尔州中部度假湖上进行比赛[5]。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NCAA),经过百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 098所大学和学院会员,每年有近50万学生运动员,组成19 886支队伍,超过57 661人参与3个级别24个项目90项冠军的争夺,成长为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庞大非营利体育组织[6]。在美国体育经济产业的驱动之下,高校利用学生运动员为高校获得荣誉和收入,学生运动员倚靠高校获得个人未来发展的各种资源,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美国高校体教融合模式,主要有以下3个特征。

1)在不断严苛的NCAA规制框架下美国高校自主招募高水平运动员。

美国高校体教融合过程之中较少受到政府规制的约束,在NCAA成立之后的50年间都是各高校自行决定入学的学术标准[7]。自1965年开始NCAA才真正对运动员进入高校进行规制,但是并没有得到会员高校的全力支持与配合,“许多学校会公开允许或者采用各种方法甚至公开帮助学生运动员绕过NCAA制定的学业审查标准,目的是要维持他们的入学资格”[8]。这一时期高校为帮助运动员获得学业绩点规避学术要求产生的很多学术丑闻和高校运动员低毕业率开始引起社会公众、美国教育理事会(ACE)和高校校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983年NCAA通过关于新生入学资格要求的48号提案,其后不断修订运动员进入高校的初始入学要求。除制定运动员进入高校的学术标准,NCAA还制定招募运动员的日程、程序和违反相关招募规定的惩治措施[9],下属会员高校普遍都会在NCAA的规制框架之下自主地开展招募运动员的相关工作。

2)在持续增长体育产业下美国高校投入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美国高校特别是拥有橄榄球和篮球项目的高校,都投入巨资进行高校运动队建设,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竞赛表现突出的高校通过体育赛事能够获得更多的赛事传播、新闻和社交媒体的曝光率,通过赛事转播分成和赛事转播曝光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2020—2021学年度在全美公布高校体育运动数据的1 845所高校中,共有21所高校取得过亿美元的收入[10],各高校之间通过提升教练员薪水和改善训练设施条件而使“体育战备”不断升级[11]。与此同时,Goff的研究指出拥有优异高校运动队成绩的高校能更多地从社会各界获得更多的资金。高校体育赛事也会对申请入读人数发生影响,1984年波士顿学院的道格·弗卢蒂在比赛最后一刻的48码传球达阵击败迈阿密大学,并随后获得代表全美高校最佳橄榄球球员荣誉的海斯曼奖(Heisman Trophy),之后两年波士顿学院的入学申请数量增长30%[12]

3)在全面系统体育赛事下美国高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

美国学生运动员成长的基础是美国全面系统的学校体育赛事竞赛体系,在全美有720万高中生运动员参加各类学校体育竞赛为美国高校运动员提供庞大的人才储备[6]。通过初、高中学校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的洗礼和高校入学资格的筛选,将近7%也就是49.9万具有体育天赋的年青人得以进入具有更高水准运动竞赛训练和比赛条件的美国高校。美国高校为运动员提供丰厚的运动奖学金和其他福利,2020—2021学年度美国高校总计有1 270所高校向学生发放了运动奖学金,资助比例为68.8%,生均资助金额从超过10万美元至不到1美元不等,所有高校发放运动奖学金的参训运动员人数超过36万,占这些高校本科生比例的5.8%[10]。美国高校普遍拥有高水准的体育训练和比赛设施和高水准的教练员,参加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42名美国运动队教练员就来自美国高校[6]。虽然仅有2%的高校运动员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6],但是大部分运动员最终都会在职业体育之外得到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运动员经历的学生在工作中都体现出更强的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竞争意识和领导能力,并且在薪酬上体现出优势。

1.2  欧洲多元化高校体教融合模式

1)政府集中规制模式。

政府集中规制模式之下的国家对于高校体教融合从国家法律层面给予最高保障,这些国家中的典型代表是匈牙利和西班牙。匈牙利2003年的246号有关高等学校录取程序的法令中规定,获得奥运会前3名的运动员有权免试进入任何他们所申请的高校,获得奥运项目世界或欧洲锦标赛前3名以及国内比赛前3名的运动员分别给予5分和3分的奖励。西班牙于1995年11月17日颁布的第1856号、1997年9月19日颁布的第1497号和2007年7月13日颁布的第71号皇家法令,对该国运动员被列入精英运动员名单的运动成绩进行的规定,制定针对精英运动员的兵役、教育、就业和税收相关措施,为精英运动员设立职业援助计划。在高等教育方面,要求高校为精英运动员保留3%的入学名额,提供体育活动、体育科学、物理治疗和体育教师研究和教学的中心将至少为高水平运动员预留5%的额外名额,精英运动员在高校进行学习时拥有在课程学习、考试安排、上课人数以及获得体育联合会教练认证等方面的权利,运动员在被任命为精英运动员后的5~7年都保有这些权利。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明确保障之下,高水平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无疑可以获得极大保障,高等学校同样可以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来更好地推进和实现体教融合,在高水平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开支、在校时间和课程安排也同样能够获得法律和政策之下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