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内在旨向与实践向度
作者: 梁勤超 李鲲 李源[收稿日期:2023-09-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TY110);“天府青城计划”天府社科箐英项目(川青城第1039号)。
作者简介:梁勤超(198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社会学。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李源]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理论意涵、内在旨向和实践向度3个维度,探析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回归生命”与“和合共生”的理论意涵。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生命”维度上,具有内在一致的“生命意涵”;在“共生”思维上,具有内生的“和合共生”精神依归,二者秉承“和合共生”的和谐精神、对接“和合共生”的公平精神、追求“和合共生”的自由精神;“美好生活”是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标旨归。中华武术更好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需要进一步彰显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构建生命利益共同体;讲好中华武术“和合共生”的故事,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话语权,增进武术文化认同,构建武术情感共同体。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武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意涵;内在旨向;实践向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3-0007-07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ntrinsic purpose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for Chinese Wushu'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LIANG Qinchao1,LI Kun2,LI Yua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realistic problem of Chinese Wushu'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ntrinsic purpose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Wushu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ha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returning to life" and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Chinese Wushu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n the "life" dimension, has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life meaning"; in the "symbiosis" thinking, has the endogenous "harmony and symbiosis" spirit. In terms of "symbiotic" thinking, there is an endogenous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spirit to which both adhere, adhering to the "harmony" spirit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nd dovetailing with the "equity" spirit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They uphold the spirit of "harmony"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buttress the spirit of "fairness"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nd pursue the spirit of "freedom"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The "good life" is the goal and purpose of the Chinese Wushu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t’s need to highlight the public value of the Chinese Wushu in promoting "life and health", and also build a community of life interests;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Chinese Wushu in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nd als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 communit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Chinese Wushu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Wushu, and then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Wushu emotions.
Keywords: tradctional national sports;Chinese Wushu;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theoretical connotation;intrinsic purpose;practical direction
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这个由新技术革命创造的全球化时代,重构和压缩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呈现出复杂多元的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在这个复杂多元的全球化时代,人类自身不断寻求与整个世界之间共生共在、有序进化的路径。“世界人民的普遍交往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共同进步,把人类凝聚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宏大、精深的智慧为人类生存提供高质量和合共生的和平共处文本。全球复杂多元性并不意味着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是“一个难以驾驭的无序化世界”,与之相反,全球化是通过无数次的交互作用造就自身的存在,世界主义者全球流动形成的“人类大熔炉”意识,也必然催生命运相通、合作共赢的有序化世界。在这一命运相通的人类共同体里,众多“地方性”文化得以走出既定的地域界限,与全球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与互鉴,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武术作为全球“地方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明因共享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如果任何事都可以用‘人类’去赋予意义,那么这些由‘人类’充分共享的东西就能使理解成为可能”[2]。基于上述思考,尝试在“新生命哲学”视野和“和合共生”思维下探讨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内在旨向和实践向度等问题,以期让中华武术的光芒照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每一个角落,让“地球一家、人类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1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
1.1 “回归生命”的意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哲学是以“‘如何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为基本理论线索,以‘确证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根本价值旨归”[3]的哲学。因此,“生命”这一本原性的问题始终贯穿到对人类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剖析与理解之中。事实上,本原性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只有对世界存在的“生命”本原有切实理解的人,才能为自己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孔墨讲“仁义”“兼爱”,老庄讲“无为”“无待”,宋明理学讲“天理”“人欲”,心学家讲“良知”等都是讲“人生至道”的“生命理念”问题。作为最“灵性”的生物,人的“灵性”存在于人对自身生命自觉的理解。“人有现实关怀,亦有终极关怀……而终极关怀的旨向,则要归之于世界的整体、宇宙生命和人类生命的本原”[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对当下世界人类自身的现实关怀,也是对未来人类社会“实现进步和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物质、精神、伦理更高发展的各种价值”[5]的终极思考。
1.2 “和合共生”的意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导演向世界传达以“和”为本位的中国文化精神精髓。“和”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共识,儒家关注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关注“人和”,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侧重自然与心,关注“天和”,主张“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在“和”文化基础上的“和合共生”理念,则包含“不同而和”“和而不同”“和故能生”的诸多内涵。其中,“不同而和”的前提是“不同”,所谓“以他平他谓之和”,是指不同异质事物之间协调互补达成“和”的局面,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即是普遍存在多元一体的互补关系,也是宇宙生命的总体构成理念。“和故能生”指明“和”是事物生成演进的根本动因,“生”原本即是蕴含在“和”的结构之中。全球化催生的是多元文化共生的世界文化版图,“和而不同,同则不继”,你有我无或你无我有的历史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化版图中,每种文化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合共生”亲密相处,融合而成多元文化繁荣共生的文明景观。
2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旨向
2.1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生命意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启当代人类由‘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生存状态的转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维度就此彰显”[6]。“共同体存在的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维护”;“一方面,共同体作为有机体,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另一方面,共同体的成员——人自身的生命本质”[7]。人类命运可以理解为人类这一物种的生命在生存论意义上是否能在宇宙自然中持续存在和发展。应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生命共同体,在人类主体的生命维度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同呼吸共命运这一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规定和共同追求而组织建构的“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最终要落脚于世界上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发展,人类在面对全球性共同困难和挑战时,必须回到人类自身,回到每一个个体自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类本位”时代的合作发展取代个体本位时代的激烈竞争,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关怀和德性追求。护卫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观的核心要义。以中华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命”的线索和意识一直贯穿中华武术的生产实践。纵观中华武术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在远古时代的滥觞期,还是发展成熟期,中华武术都用自身特殊的“悟道”方式来认知生命的本原,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生命哲学表达形式。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生存教化、生活教化和生命教化3个境界为目标”“武术的生命教化就是对武术人的一种精神培养和人格塑造,最终把武术人教化成生命意义上的英雄”[8],彰显“武术人以‘合内外之道’为其生命之要旨,以‘大写的人之生成’为其生命之皈依,他们在自省与体认之中不断探索生命之隐秘与生命之智慧”[9]。因此,在生命维度上,中华武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内在一致的生命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