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机理、实践样态及现实路径

作者: 李晓琨 赵西堂 王凯

 “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机理、实践样态及现实路径0

[收稿日期:2023-11-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TBY027);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2SJYB0380)。

作者简介:李晓琨(1987-),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体育文化。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王凯]

摘      要: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路径的泛化应用提出要求,“三大球”作为体育强国战略的主要阵地,面对社会变革对项目发展的需求,亟需转变其原有的发展思路与结构形态,以更好应对社会极速变革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研究从生态系统理论渊源出发阐释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与运行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构建出“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图景。基于国家体育总局调研数据,展现目前“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的实践样态,探究系统存在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组织内外牵制、市场逻辑与事业逻辑协同偏差、培养体系与发展理念匹配不足的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出系统“开放性-自组织性-稳定性”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路径,整合“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以及生态主体的智慧与力量,共同促进系统的协同演化,以此促成新发展阶段“三大球”项目的发展变革。

关  键  词:竞技体育;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协同演化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3-0021-10

The internal mechanism, practice patterns and realistic path of the synergetic evolution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volleyball" ecosystem

LI Xiaokun1,2,ZHAO Xitang1,WANG Kai1

(1.Nanjing Sport Institute,Nanjing 210014,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social problems puts forward requirements for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ths. As the main positions of the leading sporting state with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volleyball, facing the needs of social change for project development, urgently needs to change their origin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structural patterns to better deal with the impact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rapid social change. From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ecosystem, this study explains the mechanism of the system's synergetic evolu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lso constructs the synergetic evolution picture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volleyball" eco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of the survey data from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udy aims to show the current practice pattern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volleyball" ecosystem,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 of the system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traints of the organization-market logic and business logic synergy deviation-training system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mismatch", and also to further propos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aths of the system "openness, self-organization and stability" trinity, integrating the wisdom and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ternal organizations, and ecological subjects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volleyball" ecosystem, and jointly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the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volleyball"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Keywords: competitive sports;revitalization of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volleyball;ecosystem;synergetic evolution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正如马克思所预见,基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综合性特点,人们对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认识已然从观念上发生变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逐步趋同于内在逻辑上的一致。生态系统理论的泛化应用正是顺应这种跨界融合研究的新趋势[1],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生态系统理论早已跳出最原始的生物学领域,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在这场人类生态系统与方法论不断变革的浪潮中,体育生态系统也势必发生系统变革与重塑。

近年来,我国“三大球”项目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不尽人意,竞技成绩持续下降并出现累积疲软的现象,国家层面逐渐意识到“三大球”项目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先后出台一系列规划性的政策文件。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重点提出“三大球振兴”工程。面对复杂因素影响下的“三大球”项目发展变革,必然要突破以往单向、线性的研究框架,拓宽研究视阈。鉴于生态系统理论与各领域深层次复杂问题的联动性解决,研究从复杂系统科学的理论视域出发,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根基,构建“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图景,在剖析其演化的内在机理与实践样态的基础上,提出整体战略与现实路径,以此促进系统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与生态主体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与演化重塑。

1  “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机理剖析

生态系统概念最初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爵士提出[2],着眼于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学界普遍赞同生态系统是一种生命有机体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的复杂系统[3]。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将儿童的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最早将生态系统理论引介到社会学研究领域[4]。现代社会生态理论著名代表性人物查尔斯·扎斯特罗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在其著作《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将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5]。与布朗芬布伦纳对微观系统的定义不同,查尔斯·扎斯特罗进一步阐释个人的成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微观系统指代的不再仅仅是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看似单个的个人,而是在其生物性的基础上探讨心理因素的影响,强调其社会性。随着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从生态学领域剥离升华出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系统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时独特的思路和借鉴作用。

在“三大球”甚至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何种结构或类比阐释清楚体育项目发展的运行状态是不同时期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为过往研究打下鲜明的认知与政策的烙印。传统举国体制、“奥运争光计划”等国家战略的导向下,“三大球”传统发展体系的评价相对单一,用锦标主义、金牌含量评判项目发展的成败和体系的优劣,忽视运动员的成长性、后备人才输送的通达性、项目发展体系的可持续性等软性指标的考量。在引入生态系统理论后,何为“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发展和演化的?

“三大球”项目发展关涉的要素甚多并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开放、交互的特点,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剖析项目发展,是在整体性、融合性、交互性、非线性等复杂特征的基础上探究项目发展生态的一种有效方法。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及其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概念已经成为环境和社会科学及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焦点[6]22,该理论认为系统的发展在遵循着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规律的同时着重强调人的生态学属性以及人的行为与周围自然或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最终形成的是功能、结构、行为过程与环境之间的思维互动演化[7]。作为人类独有的社会生活方式,体育系统可被看作社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即为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各项目参与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人才、赛事、技战术、信息、资本等要素的连接与传递,产生协同演化、共生共荣、符合生态学规律的动态发展网格结构。为达成项目改革发展的目标,该系统首先要根据外部环境的需求和影响来决定变革的方向,继而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促使各能动主体的成长与发展,最终突破旧的平衡实现更高层次的系统稳态。由此,基于文献资料和项目发展规律,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构建出“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图景(见图1)。

1.1  宏观层面:“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的外部驱动与开放性

克拉斯卢曼提出的“社会系统分化与演化”理论以系统功能为标尺将具有整体功能的社会系统分化为多个新的系统[8],涵盖文化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等,各子系统按照“自我替代的秩序”又“相互协作的模式”围绕着自身特有的为整个社会履责的某一功能而演化,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同时也无法独立于其他系统而存在。单一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从环境中输入能量,向环境外输出能量[6]7,这种能量的流动决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由此,从宏观角度看“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除项目技战术的发展对系统的变革驱动外,还存在系统外环境的间接影响,且这种间接影响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对系统更具有冲击性[9]。

“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追求美好生活、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等生活方式与理念的变革对各行各业都产生颠覆性的冲击,复合型的健康人才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与前进的基本动力。这样的变革也为体育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出新的要求,社会需要体育系统为其提供适应新时代高速发展的健康人才。面对社会变迁下的人才需求、教育理念的变革以及项目发展理念的转变,群众基础好、社会影响力大的“三大球”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任务更重,在与其他系统交互过程中,“三大球振兴”生态系统迫切需要对原有的项目发展理念、训练的目标任务以及组织方式等进行变革与重塑,从而支持社会层面应对来自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颠覆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