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价值、框架及路径
作者: 尚力沛[收稿日期:2023-11-2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C/2023/01/11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B/2022/01/17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3YJA890032);南京师范大学教改课题(2022NSDJG003)。
作者简介:尚力沛(1992-),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E-mail:[email protected]]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实践调研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是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导向,以解决体育教育问题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为追求,实现基础教育体育教研的内涵式发展且达到体育教研状态的最优化,以此带动和促进中小学学校体育整体性发展。(2)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得到精准解决,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卓越成长,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获得感,高效服务于体育政策的实施与研究,推动体育教研工作更加规范与高效。(3)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框架包含体育教研目标、体育教研内容、体育教研方式、体育教研评价4个方面。(4)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路径:更新基础教育体育教研价值观念与明确各级教研的职能定位,重视体育教研员队伍的建设与支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教研与推动基于数字化的体育教研改革,加强中小学体育教研制度建设与合理使用体育教研权力。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研;基础教育;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3-0110-08
The value、framework and path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nstruc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ANG Lip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logic analysis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blem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study holds that: (1)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guided by meeting the actual nee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ursuing the probl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alizing the conform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basic education and achieving the optim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tatus, driving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2) The value of building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moting the accurate sol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problems, lead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achieve excellent growth, improving students' sense of access to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effectively serv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search of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omot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to be more 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3) The construction framework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four aspects of the objectives, contents, methods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4)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as follows: updating the valu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basic education and clarifying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t all level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tea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 and suppor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ork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ncouraging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promote digital-based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form to strength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tensif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and rational use of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ower.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basic education;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教研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特色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紧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并密切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教育改革、课程教学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育人质量提升、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2019年教育部针对教研工作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教研工作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2]。尤其是2023年9月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出围绕中小学教研驱动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等观点[3]。
基础教育教研制度是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而建立的专业性教育研究的机构系统和规范系统。我国现行教研体系是由中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省、市、县、校五级构成,即以中央主导、省教研机构为龙头、市教研组织为中心、县教研室为依托、学校教研组为基础的五级教研网络[4]。中小学体育教研是教研工作的重要构成,对于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落实以体育人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体育教研也需要高质量建设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需求。在这大好形势和背景下,研究如何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问题[5],必须围绕“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展开深度研究。当前,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高质量体育教研、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框架是什么、如何实现高质量体育教研等问题,以期从整体上论述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 “大体育教研观”的建立与高质量体育教研内涵
1.1 体育教研要树立“大体育教研观”
体育教研通常的理解就是体育教学研究,就是对体育教学工作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在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的语境及进程中,将“体育教研”理解为“体育教学研究”转为“体育教育研究”,是建立一种“大教研观”的需要。正如教育部教材局局长所言:“教研不仅要在学科研究上对教师进行高水平引领,同时也要对每位教师未来的发展,对课堂、学校改革向何处去等方向性问题作出判断和引领”[6]。呼唤和建立的“大体育教研观”要站在一个更高层面对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形成推动,具体表现在:(1)超越单一的体育教学研究。传统教研多关注具体而微的教学问题,如教材教法研究、教师备课评课赛课等,关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大体育教研观”就是在重视教学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开放和动态地去探索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政策等方面,能够跳出体育教学的具体问题来看体育,能够从体育教育来看学校体育整体发展,而不是简单只看教学的具体问题。(2)形成跨界体育教研形态。由教研员、教师、课程理论专家等构成的教研团体,要有一种跨界意识和思维来看待体育教研工作,形成跨教材、跨课堂、跨认知、跨时间、跨文化、跨地区、跨学科等构成的教研格局,通过各种跨界融通方式形成一种大格局的体育教研形态,如针对体育新课标实施,体育课程跨学科协同教学、跨教材资源整合、跨区域体育教研联动等,借助跨界教研能够让体育教研产生更好的教研效果且引领区域学校体育发展。(3)突出体育教研对学校体育整体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体育教研面对的不仅是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问题,还表现在对体育课程理念的实践转化、体育考试制度改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科研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孵化、体育教研团队打造、体育教研制度构建等方面,“大体育教研观”要从简单的学科指导变为区域内的专业引领,从而全方位整体性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1.2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的内涵诠释
“高质量”更多是一种基于比较所产生的认识思维或主观认识。在教育学领域,该如何理解高质量?周洪宇等[7]认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也有学者认为“高质量”中的“质量”相当于“水平”,只有水平才容易分高低,强调教育发展水平或阶段的递进性[8]。从“更”“递进”等词语可以看出,高质量更体现为比较视域下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更好的期待程度。
在体育领域,黄海燕等[9]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逐渐演变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杨桦[10]提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就要广泛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厚植群众体育基础,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不断夯实青少年体育根基。从“提升”“不断”“夯实”等词义来理解,高质量是一种更高水平、更高程度且呈现出一种向上发展的概念。基于上述对高质量概念的相关分析,也就能更为准确认识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可以形成这样的共识: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是对体育教研现实状态的一种价值判断,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导向,以解决体育教育问题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为追求,表现为体育教研的价值与作用得到全方位提升,能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更精准、更持续、更创新、更协调、更优质、更公平、更完善、更高效的支撑,实现中小学体育教研的内涵式发展且达到体育教研状态最优化,从而带动和促进学校体育整体性发展和体育育人质量提高。
2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实践价值
2.1 促进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得到精准解决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改革要求不断涌现,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技能教学、大概念、跨学科主题教学、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化、学科实践、复杂情境等概念高频出现在教研的相关主题上和期刊论文上,同时新教改推行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教学问题都需要教研去推动。高质量体育教研精准解决体育课程教学问题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校内更为及时发现与解决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学校内由体育教研室构成的教研团体要及时发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基于体育教学问题展开校本探究。例如小学遇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问题,怎么跨学科、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怎么有效实施都需要通过集体研究去处理,校体育教研室要具有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二是各级体育教研员更为深度参与一线体育课堂。体育课堂是发现和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主阵地,教研员多是由具有极强教学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的教师担任,更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敏锐性,高质量体育教研要求教研员和体育教师一样沉入一线,而不是在书斋室里面的自我想象式研究。例如课上运动密度达不到70%左右,体育教研员要能准确把脉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办法,让体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三是更加聚焦基于证据来解决教学问题。体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在靠理论分析的同时,更需要基于各种证据来解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要数据来客观反映,通过数据来为体育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以便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