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作者: 冯菲 姜小平

摘      要:红色音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中形成的独特音乐形式,亦是中华民族由生死危亡到扭转僵局、焕发生机的珍贵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丰富素材资源库、提升目标达成度、凸显专业特色化和增强育人效能感。在具体的内容组构中,应深入发掘能够厚植爱国情怀、引发情感共鸣、强化审美教育、提升价值认同的思政元素,通过课程化塑造不断完善内容体系。从实践路径的设计出发,通过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拓展多元化建设渠道、加强数字化技术支持以及开展专题化教研活动,促使红色音乐在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进程时,能够更加符合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需要,不断提升融入准度与深度,助力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思政;体育艺术类课程;红色音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5-0088-07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d music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at colleges

Abstract: The red music is a unique form of music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100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rogress, and it is also a precious cultural resourc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life and death to the reversal of the deadlock and the revival of vitality. Integrating red music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in colleges can help to enrich the resource base of materials, enhance the degree of achieving the goals,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specific content structure, it’s needed to deeply explore the elements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at can cultivate patriotic feelings, trigger emotional resonance, strengthen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enhance value identit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ontent system through curriculum shaping. From the design of the practical pathwa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immersive teaching situations, the expansion of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channels, the strengthening of digital technical suppo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at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promoting red music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cess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in colleges, it’s will be more closely match the realistic need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depth of integration,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s in colleges to achieve practical effect.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 course;red music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红色音乐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的文化智慧结晶,源于国内大革命时期,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记录了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不懈奋斗的百年历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崇高情怀。如何充分发挥红色音乐的育人价值,将红色音乐打动人、鼓舞人、教化人的独有魅力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议题。对此,在阐释红色音乐内涵、类别与特质的基础上,明晰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义,厘清其内容组构并提出对应的实践路径,将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时代责任感,为培养更多具有红色精神、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1  红色音乐的内涵、类别与特质

1.1  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

红色音乐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阶段形成的承载着丰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真善美情怀的音乐形式,蕴含着深刻内涵[2]。首先,红色音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韧斗志与不懈追求,饱含着人民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与理解,呈现出“文艺服从于政治发展”的发展理念,具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育人宗旨。其次,红色音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均以不同形态和理念传递着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启迪了无数革命志士与爱国青年,是中国革命史奋斗历程的见证。最后,红色音乐所具备的独特艺术感染力,能够唤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思想等方面的关注,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是承载党性修养、红色基因、理想信念与精神教育的鲜活教材。基于此,可以将红色音乐理解为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征程中,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以弘扬中国精神为主题,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元素的音乐作品。

1.2  红色音乐的主要类别

红色音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按照体裁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红色歌曲、红色歌剧、红色戏曲、红色舞剧、红色交响乐、红色器乐曲6大类[3]。红色歌曲代表作有《救国歌》《冲锋歌》《游击队歌》《旗正飘飘》等。红色歌剧代表作有《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霞》《星星之火》等。红色戏曲代表作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红色舞剧代表作有《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东方红》等。红色交响乐代表作有《胜利进行曲》《保卫延安》《长征交响曲》《红旗颂》等。红色器乐曲代表作有《狼牙山五壮士》《黄河》《解放区的天》《翻身道情》等。而如果按照内容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革命斗争篇、政治纲领篇、军民情深篇、歌颂祖国篇、英雄赞歌篇、展望未来篇6大类。革命斗争篇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上前线去》等。政治纲领篇代表作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军队忠于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等。军民情深篇代表作有《军民大生产》《十送红军》《驼铃》《盼红军》等。歌颂祖国篇代表作有《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我爱祖国的蓝天》等。英雄赞歌篇代表作有《刘三姐》《江姐》《小白杨》《红烛颂》等。展望未来篇代表作有《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好日子》等。

1.3  红色音乐的思政特质

红色音乐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传播红色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革命精神、爱国情怀和社会理想,是最为优质的课程思政资源之一,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思政育人特质[4]。首先,红色音乐具有深厚的思想性。红色音乐大多以写实的歌词、激昂的旋律叙述着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颂赞着共产党人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抒发着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等伟大革命领袖思想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对国家、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认知,进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其次,红色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性。红色音乐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团结奋进历程中的优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强大的文化力量和滋养人、鼓舞人、塑造人的文化价值,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红色音乐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无论是深情的歌词还是优美的编曲,是慷慨激昂的交响乐还是温婉动人的小调,红色音乐的创作者或演奏者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使得红色音乐颇具艺术性和传唱度,深受人民大众的拥护与喜爱,对于大学生审美情操的涵养和审美意趣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最后,红色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红色音乐大多以讴歌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以及歌颂革命英雄为主要内容,主题鲜明,风格独特,具有触动人心和引人共鸣的情感力量,能够有效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5]。

2  红色音乐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阐释

红色音乐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淬炼出来的具有鲜明思政属性和深厚育人意蕴的音乐形式,将其有机融入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其丰富素材资源库、提升目标达成度、凸显专业特色化、提升育人效能感的独特价值。

2.1  红色音乐能够丰富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素材资源库

丰富且优质的课程思政素材及资源是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据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素材数量短缺、类型单一、质量堪忧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发挥。红色音乐根植于波澜壮阔的革命时代,以独特的形式传递着感人肺腑的光荣事迹,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怀和不朽的精神气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德育资源,能够为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充足、鲜活、优质的课程思政素材,助力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质增效。红色音乐是红色精神的鲜活载体,从红色音乐中能够提炼出饱含情感触动性和思政感染力的革命精神文化。例如讴歌了红船精神的《百年红船》,礼赞着井冈山精神的《星星之火》以及《不负荣光》《长征组歌》《延安颂》《红梅赞》等诸多红色音乐作品,无不蕴含着引人共鸣、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6],经过系统地挖掘、凝炼和整合,将其转化为服务于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的优质素材资源,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精神品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充实和丰富课程思政教学的素材资源库,为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素材支撑和资源保障。

2.2  红色音乐能够提升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达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