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体育文化治理的方向、机制、路径

作者: 周德巧 崔丽丽 孙晋海 刘冬磊

摘      要:“逆全球化”现象的抬头无疑会对全球体育文化治理实践造成伤害,甚至瓦解现有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指导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方案,能够有效促进全球体育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与和平发展。通过对全球体育文化治理当代变革问题的检视,发现全球体育文化在传播、交流和管理方面分别存在“功利主义盛行,全球利益‘单向化’”“文化霸权当道,奥运特色‘一元化’”“资本权力扩张,竞技观念‘扭曲化’”等问题。研究认为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将“文化嵌入”“价值重构”和“淡化资本”作为当前的突破方向,立足多元包容的交流机制、公平合理的发展援助机制和开放创新的体育科技合作机制,以建立多元协同的治理联盟、制定多元融合的治理标准及搭建多元参与的治理场域3条路径有效参与全球体育文化治理。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文化治理;逆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6-0017-08

The direction, mechanism, and path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sports culture gover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nti-globalization"

ZHOU Deqiao,CUI Lili,SUN Jinhai,LIU Dongl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The rise of the "anti-globalization" phenomenon will undoubtedly cause harm to the global governance pattern of sports culture, and even disrupt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s an important plan to guide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governance,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exchanges, mutual learning, cooperation, and peaceful development among global sports cultures.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anges in global sports culture governanc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dissemination, exchange, and management of global sports culture, such as the prevalence of utilitarianism, the "one-way" global interests, the dominance of cultural hegemony, the "unification" of Olympic characteristics,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 power, and the "distortion" of competitive concept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anti-globalization", China should follow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taking "cultural embedding", "value reconstruction", and "dilution of capital" as the current breakthrough direction. Based on a diverse and inclusiv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 fair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ssistance mechanism, and an open and innovative sports technology cooperation mechanism, China should effectively participate in global sports culture governance through three paths: establishing a diverse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lliance, formulating governance standards for diverse and integrated governance, and also building a governance field for diverse participation.

Keywords: sports culture;culture governance;anti-globalization;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of mankind

长期以来,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都在全球化的主流框架下由不断碰撞与磨合走向共生共融[1]。但随着重大全球性事件(金融危机、全球疫情等)的发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迭起[2]与国家民族主义的回潮[3]又掀起一波“逆全球化”风潮,逐渐演变成全球文化治理的主要滞碍。文化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4],“逆全球化”现象的抬头无疑会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体育文化治理格局造成伤害,甚至有进一步瓦解现有成果的可能。如何应对“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体育文化治理的当代变革,是当前学界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中国方案。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将此理念应用到全球体育文化治理课题之中是中国寻求突破的应有之义。研究将从“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探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的中国参与全球体育文化治理的突破方向、推进机制及实现路径。

1  全球体育文化治理的当代变革检视

1.1  体育文化传播:功利主义盛行,全球利益“单向化”

传统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是资本逻辑宰制的全球化,是“物的全球化”[5],利益至上的“准则”让其陷入单向度发展的困局,因而加剧全球治理领域的各种赤字。在全球体育文化治理实践中,这种始终维护全球利益向西方“单向度”转移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一方面,西方国家因为在现代体育的发展和规范化方面具有较长历史和经验。许多现代体育项目源自西方,因而他们在竞技水平、训练体系、赛事组织等方面基础深厚,其体育文化和规则被广泛接受并作为标准。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也通过制定和推广如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2020+5议程》、国际足联的“FIFA气候战略”等一系列赛事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和引导各国在申办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始终遵循西方的价值观和理念,从而影响和塑造全球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控制国际体育组织的权力结构和组织形态,把持国际体育规则的制定和执行[6],同时利用自身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优势,推动国际体育规则与西方价值观和利益相一致,如人权、环保、反兴奋剂等。

在体育文化传播渠道上,西方国家通过掌控国际体育组织的传播渠道(如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频道、国际足联的官方网站等)以及与跨国媒体公司的合作(如与美国NBC、ABC和英国BBC等签订的转播权协议)控制和主导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和宣传,从而塑造和强化西方对全球体育文化的解释权和话语权。在对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解读和评价过程中,向全球观众输出西方的体育理念、标准和偏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球体育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因此,在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全球体育文化治理体系中,西方利益至上和西方文化主导的利益“单向度”的发展势头亟需做出调整以实现真正全球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全球化。如若进入“逆全球化”的世界发展频道,不仅不能为当下应行的变革提供动力,反倒会加深加重当前的治理难题。

1.2  体育文化交流:文化霸权当道,奥运特色“一元化”

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科技革命的力量,根据资本逻辑改造世界面貌、塑造国际格局[7],并由此形成了东西对立的剥削关系,即以西方为中心的“中心-外围”世界体系,这一体系在文化领域展现出明显的霸权特征。

当前,以国际奥委会为核心,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为支撑的全球体育组织网络已然成型。不可否认,奥林匹克的组织网络在很大程度上让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体育得到充分交流与互动,为全球范围内的体育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但就其实际运作看,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在世界体育文化格局中的主流地位已无法撼动,任何非奥项目想要真正加入世界体育的大家庭,奥林匹克的运行逻辑都是其参与对话的基础。在《奥林匹克宪章》“绝对公平”的准入条件下,绝大多数具有本民族、本区域、本国家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失去了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文化多样性的机会,而小部分项目尽管能够突破各种障碍跻身奥林匹克之林,但也难逃“面目全非”的命运,让原本“多元”的体育文化被动地染上“一元”的奥运色彩。

与此同时,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奥林匹克运动体系仍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已建立起来的文化治理格局。一方面,在其“组织独立,精英自治”的治理传统中,尽管让国际体育秩序得以独立于政治与经济之外,但也导致对非西方体育文化事项的“先天排斥”。另一方面,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在其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外衣下以西方为“中心”的利益优先向度一直存在。不论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奥运会举办地的分布,还是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都显示出“西方中心主义化”与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主流理念间的矛盾。以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基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偏见,以中国所谓的“人权问题”为借口,鼓噪“外交抵制”,试图干扰、阻碍、破坏北京冬奥会的闹剧便昭示西方世界“中心”思想。在西方“中心-外围”的文化霸权体系中,全球体育文化的发展始终屈服于奥林匹克运动与西方文化逻辑框架之下,致使全球体育文化在主张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呈现出体系僵化问题。非西方社会原本为实现全球化而主动放低姿态融入其中,却在西方全球化优势略减、“逆全球化”思潮兴起的民族主义壁垒下进退两难。

1.3  体育文化管理:资本权力扩张,竞技观念“扭曲化”

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8],并且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本,这导致资本权利在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中占据了相当的主导力量。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为载体的文化现象,就其本身的呈现而言似乎与资本并无关涉。但当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相关活动时,资本就介入了,资本权利对于全球体育文化治理体系的支配与扩张无孔不入,一度影响着全球体育文化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