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感对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来自fNIRS的证据

作者: 陈梦一 祝大鹏

权力感对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来自fNIRS的证据0

摘      要:采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究权力感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神经机制。结果显示:(1)启动不同权力感组对不同道德事件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2)启动高权力感组中,体育情境比一般情境引起更强的皮层活动;启动低权力感组中,反社会行为图片比亲社会行为图片引起更强的皮层活动。在4类道德事件中均发现启动高权力感组在左侧DLPFC的相对显著激活;一般情境下发现启动高权力感组在左侧OFC的相对显著激活,而体育情境事件下的激活差异不大。研究表明,左侧DLPFC是权力感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关键脑区;左侧OFC则反映权力感对道德认知影响的情境依赖性。启动高权力感大学生的认知过程主要表现为对情绪反应的抑制,以及基于规则的理性推理;启动低权力感大学生则表现为对道德事件的认知控制反应,以及基于结果的非理性推理。

关  键  词体育心理学;道德认知;权力感;体育专业大学生;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6-0071-06

The influence on sense of power on moral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 Evidence from fNIRS

CHEN Mengyi1,ZHU Dapeng12

(1.School of Psychology,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Hubei Exercise Training and Monitoring Key Laboratory,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The three-factor hybrid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and brain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sense of power on the moral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response to moral behavior events. (2) In the high sense of power group, the sports situation induced stronger cortical activity, and in the low sense of power group, antisocial behavior images induced stronger cortical activity. A relatively significant activation was found in the left DLPFC under different behavioral events, and a relatively significant activation was found in the left OFC for moral cognitive judgment of general situational event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ctivation of the sports situational events. Therefore,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left DLPFC is the key brain area in which the sense of power affects the moral cognition of sports majors, and the left OFC reflects the situational dependence of the influence of sense of power on moral cognition.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high sense of power college stud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inhibition of emotional response and rule-based rational reasoning, and then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initiating low sense of power is manifested as cognitive control response to moral events and outcome-based irrational reasoning.

Keywords: sports psychology;moral cognition;sense of power;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fNIRS

道德认知是个体关于道德事件是否符合行为规范和执行意义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1]。体育道德认知则是指对体育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意义的认识,对体育参与主体的行为起规范作用[2]。以往研究达成的共识是,体育运动对运动员或体育专业学生道德发展有一定损害作用,个体认为运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对抗项目比赛情境下的失范行为是可以接受的[3-4]。而这似乎与体育运动对人的潜在积极作用背道而驰。国内关于体育和一般情境下的道德认知的研究还较少,需进行更多研究探讨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情况。

权力感是个体感知到相比他人自身拥有的不对称有价值资源,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主观相对能力[5]。道德进化论认为,拥有不同权力感的个体会基于利己主义采取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6]。高权力感个体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倾向于依据规则作出道德判断,而低权力感个体则更习惯于进行具象化思考,根据道德事件导致的结果来作道德判断[7]。然而,深入研究后发现除了利己主义,情境卷入也会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情境卷入高的话,不论权力高低个体会作出类似的道德判断,而同样拥有较高权力的个体可能因为卷入感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道德判断[8]。可见,道德判断的过程是出于利己的考虑且依赖于情境特点。以往少有研究探讨体育领域的人群拥有的权力感对其道德认知的影响。然而,权力作为伴随个体生活的一种社会属性,个体必然会在不同人际关系中体会到不同的权力感。研究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份较多样化,其权力感在不同对象(比如教练、队友、对手或同学)面前可能不一样。此外,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不同情境可能有不同的卷入感,这可能导致其对不同类型事件的道德认知及行为存在差异。

关于道德认知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往研究发现道德认知主要与前额叶区域(prefrontal cortex,PFC)有关,诸如背外侧前额叶(dorso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和额极(frontopolar,FPA)等脑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9]。也有研究基于ERP技术对道德认知的时间特征进行监测,发现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通常会在大脑皮层诱发N1成分或P260成分,反映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会整合其认知加工过程及产生的情绪反应[10-11]。近年来,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由于生态效度好,抗干扰性强,能提供适宜的时间、空间分辨率,被成功应用在道德领域。因此,研究拟通过实验研究结合fNIRS技术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感知到的权力感对其在不同情境下道德认知的影响,希望能更好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为权力感和道德认知的关系提供实证数据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湖北省某体育院校招募到体育专业大学生34人,启动高、低权力感组各有大学生17名(男生12名)。平均年龄为(20.50±1.40)岁,平均运动年限为(5.15±2.23)年,运动项目类型包括足球、篮球、网球等集体或对抗项目。被试纳入原则包括: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以往未做过道德认知相关实验。

1.2  实验材料

权力感启动材料:采用云祥和李小平改编的词汇搜索任务,通过概念启动法启动被试的权力感,研究表明中文版材料施测后信效度良好[12]。具体是要求被试在一个由36个词汇组成的词汇矩阵表中圈出与高权力(如领导、掌控)或低权力(下属、服从)有关的词汇。

权力感的操纵性检验:为确保操纵的有效性,由于概念启动法为无意识的启动,因此在每个被试完成实验任务后检验权力感启动的有效性,共2个题项(“进行实验时,你在多大程度上觉得自己有权力感?”和“进行实验时,你在多大程度上觉得自己有影响力?”),采用7点评分(1表示权力感很低,7表示权力感很高)。

道德认知材料:采用通过预实验筛选出的《道德认知图片材料》。在正式实验前搜集体育和一般情境下的亲、反社会行为图片各40张,图片内容主要涉及“扶起摔倒的人”“竖拇指表示赞扬”“故意绊倒他人”“倒竖拇指表示不屑”等行为。删除内容模糊、相似或格式不符的图片后,请心理学领域的1名专家和3名研究生评定图片内容的适宜性,最终保留4种类型的图片各20张。对所有图片的格式做统一化处理,像素大小为500×375。

招募湖北省某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20人(男生8人),平均年龄为(21.05±2.28)岁。图片经E-prime3.0软件编写后在显示屏中央呈现,要求被试对图片的道德程度进行七点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图片内容越道德。预实验结果发现,体育和一般情境下亲社会行为图片得分(109.10±7.09;118.10±4.53)均显著高于反社会行为图片得分(59.00±5.60;40.60±6.76),t值分别为39.04和45.28,P<0.001,表明材料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类型行为,可用于正式实验。

1.3  实验设计与过程

采用2(权力感:高、低)×2(情境:体育、一般)×2(图片类型:亲社会、反社会)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权力感是被试间变量,情境和图片类型是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做道德认知任务的反应时与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先填写基本信息登记表,随后主试向被试介绍实验的相关信息和流程,给被试佩戴好电极帽并调整,直至所有通道拥有较好的信号。主试发放词汇矩阵表让被试完成词汇搜索任务,随后开始正式实验,关闭实验室的光源,再次测量通道信号,直至所有通道接收信号良好后提醒被试开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