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之治”与“现实之困”:新课标落地执行的政策工具研究
作者: 张文鹏 杨方正 徐亚楠 买佳 王健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从政策工具、核心素养、课程内容3个维度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进行文本挖掘与定量分析。研究认为:(1)从政策工具维度看,重视环境型政策工具、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较均衡,需求型政策工具较少;(2)从核心素养维度看,针对核心素养构建的政策工具总量相对均衡,但政策工具类型呈“分化”现象;(3)从课程内容维度看,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专项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和基本运动技能相对均衡,跨学科主题学习处于劣势。据此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在政策工具方面,应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基础上实现政策工具的靶向精准和结构优化,进而形成政策工具的体系化;(2)在核心素养方面,需进一步提高政策工具与核心素养的耦合度,推动政策工具与核心素养的持续互动;(3)在课程内容方面,应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将需求型政策工具嵌入课程内容环节,创新政策产出和扩大政策效应。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政策执行;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1-0081-09
“Ideal governance” and “realistic difficulties”: A study on policy tool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ZHANG Wenpeng1,YANG Fangzheng2,XU Yanan2,MAI Jia3,WANG Jian4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4.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content analysis, and with the help of Nvivo 12 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text mining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Edi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policy tools, core literacy and curriculum content.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1) From the dimension of policy tools, there is focus on environment type policy tools, the use of supply type policy tools is relatively balanced, and demand type policy tools are lacking; (2) from the dimension of core literacy, the total number of policy tools constructed for core literacy is relatively balanced, but the types of policy tools are “divided”; (3) from the dimens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the policy tools mainly focus on sports-specific skills and physical fitness, while health education and 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are relatively balanc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learning is at a disadvantage. Given that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policy tools, precise targeting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policy tools should be achiev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actors to form a system of policy tools; (2) in terms of core literacy,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policy tools and core literacy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continuous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cy tools and core; (3) in terms of curriculum content, demand type policy tools should be embedded in curriculum content sessions through top-level design and grassroots implementation to innovate policy outputs and expand policy effect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2022 edition);core literacy;curriculum content;policy implementation;policy tools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新发展阶段,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育人思想的重要指示,推动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教育部修订并于2022年4月21日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的修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思想为统领,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具体要求为指导,为新发展阶段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提供“理想之治”的蓝图。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枷锁的束缚和中考“指挥棒”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长期处于被其他学科“挤压”的状态,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实践中时常在边缘化徘徊,致使学生体魄强健促进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体”的培养成为“现实之困”。毋庸置疑,这掣肘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要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校减负增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及时从政策实施层面回应、落实相关指示和政策文件的具体精神,以彰显“新课标”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内在价值。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党和政府在推进“新课标”落地生根的进程中如何选择、配置和运用政策工具,必将成为新发展阶段研制“新课标”相关配套政策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其对进一步推动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良性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研究以政策工具为理论基础,构建政策工具、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的三维框架来量化分析“新课标”,进而探究“新课标”中政策工具分布特点、使用情况及内在特征,以期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新课标”落地的配套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设计与分析框架
1.1 研究设计
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将文本、信息、符号等传播内容转化为数据的量化研究技术,研究者通过量化数据来追踪传播内容间的前因后果、相关性等,以便于研究者根据数据查阅、解释和采取行动[2]。内容分析法大致可分为“提出研究问题、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元、制定类目系统、内容编码与统计、解释与检验”[3] 6个基本步骤,在研究中严格按照这6个基本步骤实施和进行。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算法能处理的信息逻辑系统,并将算法得出的数据与特定时间、空间及其情境下的社会现实、主流价值观相联系,以厘清和揭示传播内容间所蕴含的关系、规律及社会性质。
2)文本编码、归类与信度检验。
邱均平[3]认为,单词、符号、主题、人物以及意义独立的词组、句子、段落等均可作为文本分析单元。在研究中,对政策文本中包含类目系统的政策条目进行编码与归类。编码主要采用“政策章节—政策条目”的形式,考虑到“新课标”部分关键内容缺少条目,难以直接进行编码,研究将“新课标”中缺少条目的文本进行字母设定,统一将“内容要求”设定为“A”、“学业要求”设定为“B”、“教学提示”设定为“C”、“水平目标”设定为“SP”,以便于研究编码。如[4-4-3-SP3-C-6]表示“第四章—专项运动技能—体操类运动—达到水平三目标要求—教学提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教学”。归类主要借助质性分析软件QSR Nvivo 12,该软件支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在文本编码、归类、检验等方面与内容分析法契合,能有效提高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考虑到单个研究人员的编码与归类可能会造成研究信度缺失,研究要求两位研究人员对内容分析法的6项基本步骤进行熟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的信度检验。本研究编码与归类的第1轮Kappa系数为0.821,第2轮Kappa系数为0.879,符合Landis等研究结果证明的Kappa系数大于0.810表示编码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条件[4]。
1.2 分析框架
对政策中的政策工具体系进行量化分析,既能探究政策文本上下文之间政策工具选择与设计的隐含关系,又能为今后相关政策落地提供理论依据。而构建适宜的政策工具维度是分析政策文本并提出建议的关键所在。目前体育领域内学者较多在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理论基础上构建二维框架来分析政策文本,三维框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其他学科的三维分析框架已较为常见。基于此,研究以Rothwell的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构建政策工具、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的三维分析框架(见图1),以更全面地认识和洞见“新课标”中政策工具的内涵和本质。
1)政策工具维度。
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在部署和贯彻政策时所拥有的实际方法和手段。在政策实施阶段,政府需要从政策工具箱中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来解决政策问题,以推动政策目标溢出效应的彰显和社会最优基础价值的不断前进[5]。例如,当前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边缘化的问题,党和政府不仅要考虑政策工具箱中的何种工具能解决该问题,还要考虑政策工具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最优基础价值推动作用的彰显。可见,政策主体针对政策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对推动社会最优基础价值不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Rothwell的政策工具理论,其可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结合“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来构建子政策工具。具体来讲,供给型政策工具对“新课标”落地起推动作用,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科技支持、人才培养、场地建设、信息服务4种子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是“新课标”顺利开展的外部效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目标规划、法规管制、表彰激励、策略性措施4种子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对“新课标”起拉动作用,主要包括服务外包、政府采购、推广示范3种子政策工具(见图2)。需要强调的是,为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新课标”全文,加强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将政策工具维度的编码贯穿于“新课标”全文,包涵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7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