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实践研究
作者: 杨闯建 史维 田小静
摘 要:运用扎根理论,引入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改实践案例,针对访谈内容和教案“思政点”,依次采取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核心范畴的提炼与分析。研究表明高校体育选项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项群化的典型特征,由此验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实践,包括专项技能、健康第一、心理支持、体育精神4大核心范畴,并与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高度一致,说明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反映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显著特征。
关 键 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健康第一;扎根理论;华东交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3-0113-0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option system”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 grounded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at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YANG Chuangjian SHI Wei TIAN Xiaojing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practical ca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t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interview conten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oints” of the teaching plan, the core areas are refined and analyzed by adopting open coding, axial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success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f sports op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present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em group, which verifie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ption system”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including four primary core areas, namely special skills, health first,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sportsmanship. Moreover, it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goal of four-in-on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dicating that the new goal of four-in-on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epochal,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nd it reflects the inherent law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p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s well.
Keyword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option system;health first;the grounded theory;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上重要的教育发展议程,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战略布局得到进一步强化,《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高校课程思政面向所有课程内容全覆盖的战略布局,以及对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要求[1]。当前各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均以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依据,实行“三自主”教学模式,即“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2],形成当前各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安排。由于各单项体育项目特点具有较大差异性,决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必须深入贯彻《纲要》提出的“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1],由此展开典型案例分析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方向[3-5]。基于此,本研究引入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教改实践案例,运用扎根理论验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教改实践,这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华东交通大学是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6—2020年)的委员单位,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实行体育选项课教学,开设篮球、排球等23门体育选项课程。学校深入贯彻《纲要》的目标要求,从教材、大纲、教案修订、课程思政案例研制等方面整体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改实践,提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这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安排,旨在更好发挥各单项体育项目特点和体育选项课程独特育人优势,为落实《纲要》要求提供地方经验和实践支持。
以华东交通大学开设的23门体育选项课程为研究对象,采取目标抽样方式抽取每门课程负责人和审核人共计2名教师的课程教案。如果遇到审核人叠加的情况,按照随机抽样方式搜集23门体育选项课程设计的教案“思政点”,同时对各专项体育课程负责人进行访谈,总计搜到46份体育选项课程教案设计的“思政点”和23份各体育选项课程负责人的访谈内容。
1.2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是基于信息归纳与提炼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主旨是从获取经验资料基础上建立理论,三大理论流派包括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建构型扎根理论[6]。本研究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者不带任何的理论假设,采用开放式访谈收集文本数据,遵循系统、严谨、完备的研究程序,依次进行一级编码(开放性编码)、二级编码(主轴编码)、三级编码(选择性编码),形成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具体编码过程包括:第1阶段是开放性编码,将收集到的质性资料进行逐级缩编,提炼出一系列概念和若干个初始范畴。第2阶段是主轴编码,根据因果、先后、语义、对等、情境、结构、过程等各种关联,归纳不同的概念类属并进行关联性分析,将不同初始范畴联结在一起并提炼出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范畴,初步建立以教改实践为导向的理论框架。第3阶段是选择性编码,即提炼并选择核心范畴,对已归纳的概念类属进行系统分析,提炼并选择“核心类属”,同时对核心类属的维度、属性、条件、后果、策略等进行编码分析,确保“核心类属”在类属之间的中心性、统领性和关联性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最终形成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放编码
借助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对体育选项课程教案“思政点”设计和访谈内容进行开放编码(部分内容如表1所示),注重提炼教案“思政点”设计和访谈内容中能够体现体育选项课程的独特育人内容,为完成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建立研究素材基础。
开放编码结果如表2所示,主要对23门体育选项课程研究素材进行开放编码。由于开放编码阶段并未整合相近节点,开放编码结果呈现发散特点,为节约版面仅对前6个编码概念进行列举。从开放编码结果来看,23门体育选项课程都能充分体现项目特点,体育课程思政正是建立在项目特点之上的思想政治素材提炼,或者说是体育特色化资源的获取与实现过程。比如说,当问及“你认为自己的主授项目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思政’内容是什么”,因各自主授的专项课程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认知差异,主授排球项目课程的教师认为是“女排精神”,是“为国争光”(爱国主义);主授足球项目课程的教师认为是“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主授跆拳道项目课程的教师认为是“礼仪教育和个人修养”等。
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较为宽泛,广义上是一切人类向善的品德、传统美德以及公序良俗,体育视角上是指体育运动蕴含的积极价值观,专项视角上是指各专项体育课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基于各选项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素材的开放编码结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选项制”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2.2 主轴编码
基于开放编码结果,发现这23门体育选项课各有独特的育人优势。在价值观引领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各体育选项课程教案“思政点”方面,全面体现诸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强健体魄、培养积极向上心态、勇于进取、追求卓越、团队协作、荣誉感、调节心理、奋发拼博、勇于开拓等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体育课程思政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这23门体育选项课程都是围绕项目特点来展开课程思政知识点的建构,项目特点相接近的体育选项课程在课程思政内容开放编码中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即体育运动的项群化特征。依据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呈现出的项群化特征,进一步对材料内容进行主轴编码(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