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研究

作者: 阎晋虎 张业安

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研究0

摘      要:归纳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评估类目并构建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在针对性分析青少年视力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指导户外体育活动的干预实践。研究提出,将以体育手段设置为核心的“眼部结构与视觉功能”干预、以活动开展形式为核心的“活动与参与成分”干预、以多元环境交互为核心的“环境因素”干预作为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内容,将活动筛查与功能诊断、环境分析与目标制定、干预实施与动态评估以及结果分析与定期随访作为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流程,以期在社会各层面形成多元交互与多方协同的户外体育活动氛围,通过户外体育活动的综合干预促进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提升。

关  键  词: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ICF理论;干预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5-0076-10

Research on intervention system of outdoor sports activity for

adolescent vision health under the theory of ICF

YAN Jinhu1,ZHANG Yea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2.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 Model for assessing adolescent vision health under the theory of ICF was summarized and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of outdoor sports activity was also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argeted analysis of adolescent vision health condition, the intervention practice of outdoor sports activity was guided by this. The study holds that the main intervention contents includes that "eye structure and visual function" intervention with the setting of exercise manner as the core,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components" intervention with activity development forms as the co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ervention with multiple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as the core. Activity screening and functional diagnosis,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goal setting, intervention implementation and dynamic assessment, as well as result analysis and regular follow-up would be taken as specific intervention procedures for adolescent vision health, so as to form a multi-interactive and multi-collaborative outdoor sports activity atmosphere at all levels of society, an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adolescent vision health via this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with outdoor sports activity.

Keywords: adolescent vision health;outdoor sports activity;the theory of ICF;intervention system

我国是世界上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并仍以低龄化、重度化的发展趋势持续攀升[1]。面对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近视发展的危害性,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多次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建立完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等具体要求。这些均在肯定青少年视力健康现实紧迫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健全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的施策方向,凸显构建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指导青少年视力健康防控实践的现实意义。

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简称ICF)包含一系列用于描述个体健康与功能状况、活动与参与情况以及生活背景环境因素的标准化术语,能够为健康与功能状况的全面评估提供理论参考,以此为指导建立的疾病干预体系也在临床治疗与康复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但ICF理论过于丰富的类目体系,致使当前尚没有较为统一的评估类目可用于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功能评价,部分基于特定健康状况的类目组合也仅用于特定疾病人群[2],所以当对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场景的个体进行分析时,便需要新的功能评估工具。因此,通过分析ICF理论指导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遴选适用于描述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的ICF理论评估类目,梳理青少年视力健康评估类目与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之间的效用机制,在解析理论建构基础、内容分析维度、具体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构建促进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并进一步探讨实践干预内容和干预流程,为后续完善青少年视力健康防控体系、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1  基于ICF理论构建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的意义与必要性

1.1  基于ICF理论构建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的意义

ICF理论是用以描述健康及其相关状况的理论框架和分类体系。理论框架中的核心概念强调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取决于健康状况和背景性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一种成分的变化会对其他成分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3]。分类体系描述人类功能领域中概念之间的关系,运用详细的术语表构建有关功能的本体与范畴,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等类目,不仅是对人类功能信息的简单维度分类,而且包含比分类更加丰富的概念及类目等级结构,展示概念之间彼此联系并相互约束的关系,使人类功能领域的知识表达能够有效展示[4]。

以构建促进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为出发点,遴选ICF理论中用于评估视力健康状况的相关类目,有助于对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进行客观描述,从而明晰户外体育活动干预对象的矫治状况与干预效果的量化表达。借鉴ICF理论模型中构成个体健康状况的分类成分,有助于针对性分析影响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的效用要素,指导户外体育活动干预维度的梳理与干预指标的形成。基于ICF理论中个体健康状况与背景性因素的互动关系,能够为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建构提供社会集体行动层面的逻辑进路,从而拓展对视力不良的干预维度。因此,通过ICF理论中不同类目内容、分类系统、互动关系的有效连结,能够从“生物-个体-社会”等多层面拓展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的建构思路,有效指导户外体育活动的干预实践。

1.2  基于ICF理论构建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的必要性

儿童青少年阶段的视觉系统发育具有一定规律性和特殊性,特别是在眼轴长度快速增长的婴幼儿期和缓慢增长的青少年时期[5],视觉系统发育情况将直接影响青少年乃至成人阶段的视力健康表现。聚焦于青少年正视化发展的关键阶段,ICF理论有助于筛查不同时期儿童青少年屈光状况及视觉系统发育的异常情况,有效辨别视觉、知觉等功能状况,眼眶、眼球等眼部结构的不良表现及病变程度,辅助户外体育活动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实施,从而尽早实现对不同发育状况儿童青少年进行分级管理与科学矫治,控制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及其他视觉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对于影响正视化发展及视觉系统发育的不良因素,ICF理论则将分析视角从视觉系统的发育状况拓展至青少年日常活动与参与表现,强调以身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为参考,真实反映青少年在实际情境中的立体化视觉表现能力。基于ICF理论构建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在融入青少年生活环境等背景因素的基础上,填补现有量表过分强调眼部健康状况与视觉活动的不足[6],从而提高青少年视功能评估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2  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的构建

研究将户外体育活动界定为在户外环境中运用各种体育手段、以促进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基于对概念内涵的明确,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的构建思路为:第一,基于ICF理论筛选适用于描述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的评估类目,形成视力健康评估模型,为干预体系建构提供理论框架与指标参考。第二,梳理青少年视力健康评估类目与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之间的相关研究,探讨干预措施效用发挥的作用机制与阈值要求,强化干预体系建构的文献支撑与内容基础。第三,立足个体健康与社会环境等多元视角,以结构性、完整性、有效性为原则,构建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并探讨干预体系有效指导实践的主要流程。

2.1  基于ICF理论构建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的评估类目

ICF理论通过全面的类目体系,完整且详尽地涵盖构成个体功能的所有健康领域分类,但ICF理论的类目编码可达1 424个,庞大类目体系和多元分类结构导致应用上出现困难。而将ICF理论体系与疾病有效结合,可立足特定疾病与环境基础,筛选能够代表个体功能状况、评估健康状况的最优类目,以此形成非普适性的功能和健康分类。对于青少年视力健康而言,类目筛选有助于形成聚焦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评估类目模型,从而简化ICF理论的应用流程,为建构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提供理论框架参考。

通过对ICF理论中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相关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与参与以及背景性因素的筛选与分析,整理形成以“2部分-4成分-14大类目”为主的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评估类目模型(以下简称ICF评估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身体结构与功能”主要指与双眼相关的结构与功能,“活动与参与”及“背景性因素”则聚焦于青少年视力健康影响下的活动与参与内容以及背景性因素。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针对性评估类目(见第79页表1)形成对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的准确描述,以此指导户外体育活动干预体系构建。

2.2  基于ICF理论评估类目的青少年视力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干预内容

1)以户外体育活动手段设置为核心的“眼部结构与视觉功能”干预。

强调户外体育活动而非户外活动对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影响,其关键在于户外体育活动并不满足于在户外环境中进行简单的“由于骨骼肌活动所产生的任何消耗能量的身体移动形式”,而是对活动内容存在时间、强度、频率或方法等体育手段的要求,这不仅是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户外体育活动对“眼部结构与视觉功能”相关类目内容干预有效发挥的关键。

基于对评估类目的梳理,青少年视觉功能(b)包含精神功能(b1)中的注意力功能(b140)以及知觉功能(b156),这些功能强调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以及运用眼部器官识别与感知的能力,而视力不良青少年存在丧失这些功能的可能性。除精神功能外,ICF评估类目中还包含视功能(b210)、眼及其相邻结构的功能(b215)及相关的感觉(b220),其类目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多种视力不良表现及具体症状。基于对现有研究梳理,体育活动对青少年持续注意能力和辨别能力、运动空间感知能力、视觉和前庭自我运动知觉相关大脑区域神经可塑性以及视功能中多种视力不良症状均存在一定积极影响(见第79页表2),但积极影响的实现需要强调体育手段设置,其中闭锁性技能、规律性运动周期以及中高强度锻炼常作为效用发挥的条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