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作者: 吴彰忠 钟亚平 周易文 王广赢
摘 要: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数字时代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融合性共同决定了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具有多学科辐射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基于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地回答了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学理逻辑。研究认为: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体现了“赋权”逻辑;从管理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加优化“需求获取—供给决策—流程管理—绩效评价”这一管理运行过程,彰显了“提质”逻辑;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信息机制、激励机制、效率机制、节能机制,蕴含了“增效”逻辑;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加适应“场景社会”“缩时社会”“分众社会”“异步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治理需求,折射了“使能”逻辑。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多学科系统思维在推进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一复杂工程中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关 键 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数字体育;数字赋能;体育强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6-0040-09
The digital empowerment to construct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Model construction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U Zhangzhong1, 2,ZHONG Yaping1, 2,ZHOU Yiwen1, 2,WANG Guangying1, 2
(1.Hubei Sports and Health Research Center,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Sports Big-Data Research Center,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service quality, the complexity of governance in the digital ag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jointly decides that it is a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with multi-disciplinary radiation to construct a higher level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fitness with digital empowerment.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his study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reason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reatively answer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constructing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fitness with digital empowerment. The study holds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cience, digital fitness can build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to better protect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s right to know, right to participate, right to expression and supervision, it embodies the logic of “empower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er level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fitness can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demand acquisition-supply decision-process management-performance evaluation”, highlight the logic of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fitness by digital empowerment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efficiency mechanism and energy-saving mechanism of public service of national fitness, contains the logic of “efficiency”; and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er level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fitness 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gover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ene society”, “time-shrinking society”, “focus society” and “asynchronous Society”, refracts the logic of “enable”. Therefore, we should fully explore and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multi-disciplinary system thinking in promoting digital empowerment to build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the complex project of the guiding role of methodology.
Keywords: national fitness;public service system;digital sports;digital empowerment;the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时代(工业经济/社会/文明)步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社会/文明)[1]。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生产力(数字生产力)正在成为数字时代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高度重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
近年来,学界关于“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视角展开:一是基于宏观视角,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机遇挑战、现实困境、实践策略等[2-3];二是基于微观视角,探讨数字技术(某单一数字技术或数字技术集群)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场地供给、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具体业务)的作用机制与创新路径[4-5]。诚然,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数字时代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融合性共同决定了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具有多学科辐射性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上述视角都没有针对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学理逻辑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梳理,不能从整体上系统把握数字技术到底给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带来何种传统要素难以提供的增量变化,而这正是本研究着力推进之处。
1 系统性思维: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多学科分析模型
“数字赋能”一词可以解构为“数字”和“赋能”两个概念的组合。“数字”是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集群;“赋能”泛指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赋予客体某种能力,以帮助客体实现状态改善和功能优化的过程[6]。数字赋能的迭代升级、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平台聚力、协同融合、绿色普惠等典型特征赋予了其重构和优化客体结构功能和运行效率的能力,可以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一是迭代升级,是指数字技术始终处于动态创新和持续迭代的过程之中,在赋能过程中可以根据业务实体的差异化需求不断改造和升级自己的性能以优化业务实体实现的发展;二是软硬兼备,是指数字赋能依托泛在网络,以数据、物体为赋能载体,既有基础硬件(如智能终端、传感器等),又有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硬件与软件的连接协同和持续升级使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彼此交互、转换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推动创新能力的持续攀升;三是数据驱动,作为数字赋能的核心特征已经成为创新驱动的主要标志,其指数字赋能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集成处理、整合分析和深度挖掘,从中获取难以想象的洞察力,为科学治理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平台聚力,是指与实体平台组织依托的是物理世界相比,数字赋能依托的是数字空间的数字共享平台,其共享的范围可以充分扩展,信息能够实现跨时空和精准传递,能够促进组织更好适应VUCA环境;五是协同融合,是指数字赋能可以推动形成无缝衔接的沟通和行动网络,增进了各方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解决问题、灵活做出调整的能力,提高了多元主体成功参与集体行动的可能,以更好地实现价值共创;六是绿色普惠,是指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生产力能够促进“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一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和公平普惠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供需精准匹配[7]。
准确把握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是要理解“更高”的科学内涵。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将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精辟概括为“八个更”(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科学的运动方式、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更强大的要素支撑)的目标要求[8]。其中,“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强调公平,主要指向政治学内涵;“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强大的要素支撑”强调创新主要指向管理学内涵;“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科学的运动方式”强调效率,主要指向经济学内涵;“更浓厚的社会氛围”强调和谐,主要指向社会学内涵。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逻辑,关键是要基于系统思维,从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在“数字赋能的功能特征”与“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之间建构一个耦合模型(见图1),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数字赋能给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带来的增量变化。
2 政治学视角: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赋权”逻辑
2.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知情权:从“局部少数”到“整体多数”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知情权即指人民依法享有的获取、知悉、使用一切有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的权益。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将大大拓宽人民群众获取全民健身信息的渠道,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知情权,全面提升全民健身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传递从“局部少数”向“整体多数”转变,进而增强全民健身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沟通交流,提升全民健身治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对宏观政策信息的知情权。伴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号召力不强、响应度不高、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字化社交平台创新全民健身政策的宣传推广手段,能够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感召力,降低全民健身战略的落实阻力,增强执行效率。二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对场地设施信息的知情权。基于数字技术打造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预定场地设施和健身指导服务就像订购外卖和酒店房间一样便捷,进而促进全民健身参与热情和消费活力。三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对安全风险信息的知情权。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滑雪、潜水、户外探险等)风险预警平台能够将赛事活动的风险因素和等级智能推送给相关参与人员,帮助人们提高应对全民健身风险事故的能力,助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