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适应视角下境外生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
作者: 钮力书,刘运红摘 要:高校境外生体育教育逐渐成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从境外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出发,结合暨南大学的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在境外生体育教育中实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升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研究认为,港澳台侨学生存在文化认同意识淡薄、形成地缘性人际圈等文化适应问题;外国留学生则面临语言交流障碍、文化认知缺陷等文化适应问题。为促进境外生体育教育中的文化传播,应培养体育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提升教材设计的针对性;加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体验,创新体育实践育人模式;转变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境外生体育教育;文化适应;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2-0079-07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 physical educ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daptation
——Taking Ji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NIU Lishu1,LIU Yunho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2.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path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 of adaptation to sports culture for overseas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case of Jinan University, this study will study how to realize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sports educ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from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hav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 such as weak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a geographical interpersonal circle; and foreign students may also fac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 such a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nd cultural cognition defec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dissemin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th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ptimiz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teaching materials design; strengthen the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culture and innovate sports practice education on human model, change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ell the story of Chinese sports well.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cultural adaptation;cultural dissemination;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切入点。为贯彻落实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主张,高校境外生体育教育逐渐成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体育具有跨国别、种族、语言、宗教等特点,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而境外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身处两地,熟悉和融通两地文化,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境外生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播问题日益得到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
暨南大学是中国大陆第一所招收境外生的大学,也是中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1]。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一直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号召。以暨南大学为例,探究针对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等境外生群体的体育教育与文化传播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以往研究主要从体育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留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较少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切入,探讨境外生体育教育中的文化传播问题。20世纪30年代,美国3名学者雷德菲尔德、林顿、赫斯科维茨[2]首次界定文化适应概念,认为文化适应是由个体组成的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在直接或间接发生长期的文化接触的过程中,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随着国际化办学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境外生来到中国大陆求学。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境外生在求学过程中面临各种文化适应问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原来被视为理所当然事物的根基发生了动摇,在不同“文化历史设定”裂缝之间做漂移运动的“主体”面临着生活重建的挑战[3]。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境外生与其原有的社会政治文化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在新的环境中需要不断调适自身的状态。从境外生文化适应问题切入,既有利于促进境外生的学业,也有利于提升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1 境外生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
与移民群体不同,境外生群体经过选拔考试自愿来到中国大陆求学,学习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了解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诉求。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停留时间一般为半年到5年,学成之后往往选择返回居住地。对境外生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境外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还能够发挥重要文化传播作用。
1.1 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体育承载着文化价值,对境外生的体育教育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体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思想精华。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育现状反映这个国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面貌。在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文化特色的缩影。武术、射箭、毽球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养生学、伦理学、美学、军事学等文化思想于一体,传递出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民族精神。境外生接受中华传统体育教育,既能掌握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锻炼方法和技巧,还能潜移默化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学成之后,基本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回到居住地,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
1.2 作为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体育作为一种媒介,能够发挥易理解、易沟通、易增谊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助于维系和增强境外生的体育文化认同感。萨马兰奇曾经说过:“人类有5种通用语言,金钱、艺术、体育、战争和性。”体育作为一种语言,是承载着文化的符号,具有传播属性。体育本身是一种没有语言障碍,没有国界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最容易流行的文化形式之一[4]。因此,无论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如何,境外生都能够参加体育运动,并在身体、精神和人际关系上有所获益。接受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境外生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学习,还能和内招生之间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5]。境内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更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1.3 作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重要途径
对境外生进行体育教育,发挥中国体育宣传和阐释的主动权,能够帮助境外生转变对体育文化的误解,提升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声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扩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体育声音[6]。我国有广泛流传于海内外的传统体育项目,尽管这些项目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知名度,但对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精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往往并未充分认知、甚至产生误解。例如,由于缺乏对中国功夫深刻内涵的理解,不少海外友人将中国功夫理解为对暴力的推崇。这种文化误读,不仅会阻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将影响他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而境外生来到中国大陆,拥有切身体会中国体育文化的直接经验,他们的口头传播效果甚至比媒介宣传效果更佳,有助于为中国体育文化和故事搭建对外传播的平台。因此,境外生体育教育,对于体育文化对外传播、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具有深刻作用。
2 境外生群体的文化适应问题
境外生从居住地来到中国大陆求学,不仅面临物理空间的迁移,还要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适。尽管境外生在求学之前,在适应中国文化环境方面做了一定准备和训练,但在求学期间接触与居住地不同的文化环境,仍然容易出现文化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其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其对中国国情与中华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倾向[7]。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这种文化适应问题也影响了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2.1 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适应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