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胡闪闪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着许多优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32-001
高中的物理教学虽然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依然还是比较传统,课堂对知识的讲解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我们能够把微课与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我觉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及我们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
1.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1]。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1]。
微课主要特点[2]有:①时间短,微课的教学时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这比较有利于学生在此段时间里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②内容精,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设计的,讲述时语言生动、简练、主题明确。③容量小,微课视频容量大小在几十兆字节,视频格式为rm、wmv、flv等多媒体格式,下载方便快速,在线播放流畅。④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微课,形式上“微”,内容上“精”,整体效果追求“妙”。
2.微课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这一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受制于开展物理实验所需实验器材、实验物质的要求较高,且占用课时较长,迫使很多学校不得不减少甚至取消实验课教学。“描述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这一实验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虑到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是在课堂上讲解该实验,而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微课教学用于本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会更加深刻。
2.1微课在本节课课前预习中的作用
我们不断给学生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学生很难做到课前预习。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通过向学生了解,我把原因主要归于:①作业繁重,写完作业已经没有时间预习了。②高中的物理比较难,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没有目的性,觉得看也看不懂,还不如等老师讲。基于此,我们可以录制一个引导学生去预习的5分钟左右的微课。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这一节中我们可以这么做:首先提出问题①我们要想把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描绘出来,需要去测哪些量?②如何去测量?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初中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接法是电流表的外接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个实验,把一个已知阻值的小电阻接在电源上,通过外接法测它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让学生自己读数,并求出电阻,与给定的电阻比较。然后再引导学生如果把电流表内接,这时候求出的电阻与给定的电阻再比较一下,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找出原因。然后把定值电阻换大电阻,继续刚才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自己读数,求出根据实验测得电阻,再与真实值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这样一个简短的视频,比我们在课堂直接去讲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要丰富的多,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自己去得出结论,进而总结出规律,这有助于提高他们观察、分析、总结能力,还能够使他们更深刻的理解该实验,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实验结论。同时,课前我们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去预习,还可以大大节省课上的时间。
2.2微课在本节课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实验比较多,一些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必须做给学生看。但由于实验场地、环境、器材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演示可能会效果不明显或者不成功,并且还会导致我们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本节课中,我们可以先去实验室把该实验做一下,把自己做成功的实验录制下来。该部分微课可以这样向学生展示,把滑动变阻器分别以限流和分压方式接入电路中,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学生自己注意去观察两次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变化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发现分压接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是从零开始的,也就是它的变化范围比较大。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再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得出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如何去选择限流和分压接法。这种作用效果比我们照着限流和分压电路图去直接给学生讲原理要好的多。此外,提醒学生在观察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物图的连接,特别是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通过这样一个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并能通过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个实验的关键就是选择好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这部分内容理解了,整个实验就成功了一半。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两个微课视频,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一定会更进一步。
2.3微课在本节课课堂之后中的作用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有的学生一节课之后所有知识点和重难点都能深刻理解,然而有的学生却感觉吃力,而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反复详细地讲解。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自己下载我上课所用的微课视频,课下自己再去温习,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非常有利的。
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创造更加和谐、高效的课堂作为当今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弥补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对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同时微课的引入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当下我们教师也应与时俱进,紧贴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开展教学,系统地划分知识点,合理设计贴合生情的“微课”教学内容,确保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3]。
参考文献:
[1]张媛媛,“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5,47,2015
[2]王少鹍,“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高中数理化,40,2015
[3]荣斌,“浅议“微课”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思路”,科学·自然·课程教育研究,180-18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