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吴佳静

摘 要: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主动的思维活动,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有阅读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侧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及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发展性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教师; 阅读现象; 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059-001

英语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的综合英语的水平。所以要学好英语,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句型操练,忽视语篇理解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注重句型教学,而忽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满足交际语言的熟练掌握,而忽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整的表达某一话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不能得到系统完整的发展。

二、重视阅读结果,轻视语篇指导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阅读教学的目的性不强,缺少针对性,更多注意的是阅读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指导,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注重阅读的结果,不求理解阅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下降;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合理的调控,更不能将阅读有效地渗透到阅读能力的训练中,也使得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能力变弱。

三、固守课文框架,缺发人文启迪

现在许多英语教材上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故事、儿歌或其他阅读材料。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的视野就会在这个文本框框中越来越狭窄,其他的阅读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受到制约。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预设语境,课本走入生活

学生如果能对语篇的主题熟悉,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是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认知障碍。可见,语境的设立在英语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人认为在课堂初创立相关联的的语言环境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之一。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也丰富,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会大大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布置学生自主进行语篇分析,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例如:谁?什么?哪里?为什么?教师上课时要从检查预习作业开始。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如3A“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是关于邀请别人吃东西的语篇,我就让学生欣赏中西方请人吃饭的区别,学生们很感兴趣。

二、梳理教材,实现教学目标

语篇教学是一个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和回顾的过程。教师应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略读、寻读、精读、填写、问答、判断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文本信息,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实效。如在教授4B“Unit 7 Whatis the matter?”时,教师先提出两个问题:“Who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 Is Liu Tao hungry?”让学生通过略读的形式快速地说出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既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而Cartoon time部分中用小伙伴关心Bobby呈现“打电话”的故事,教师可让学生带着好奇循读,找出一些与下一课相关的电话用语的句子:This is …speaking。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不仅解决了单词教学的问题,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该语篇的教学任务。

三、提炼语篇,体现人文价值

巩固活动是对语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或者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炼课文的情感目标,体现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的理念。如:4B“Unit4 Drawing in the park”,由于这篇课文的内容就是谈论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能理解课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在熟练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及情态动词can引导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篇短文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也可让学生叙述自己和家人的兴趣爱好,并写下一篇小短文“Yes,this is my family!”不仅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为训练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提供了一次机会,引领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走向生活中语言的综合运用。

教师处理语篇时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13期

[2]夏伏清.“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考试周刊》,2011年76期

[3]邹媛.“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读与写(下旬)》,2012年2期

[4]曹丽丽.“浅谈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内外:教师版》,2011年11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