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初探
作者: 曹燕南摘 要: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就小学科学而言,教师应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欲望,将有限的课堂40分钟延伸到无限的课外,成为同行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也进行了一番理论学习和思考,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科学教学; 激发兴趣;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81-001
一、做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1.做学生信赖的老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平时,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讲诚信”,身为教师,自当以身作则。但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常常身兼两三个年级、任教好几个班级,难免有时把各班的进度搞混了,有时把自己允诺过学生的事情忘记了,或是对很多学生都不熟悉。长此以往,不仅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更会让一些调皮的学生有空子可钻,课堂管理便会陷入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应对。首先,期初整理好每个班级的座位表,时间一长,便可以叫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了。其次,准备一本本子,每堂课结束后做一些简单的摘记,把课堂上的细节简单地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及烂笔头”,如此践行,相信我们在班级管理上会越加轻松,学生也越来越信赖我们小学科老师。
2.尊重学生,适当放手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究。但是,教学中,很多老师看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了点“小差错”就迫不及待地要去“指导”一下、免得他们“绕弯路”。殊不知这样的“指导”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愿意真正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去探究,课上解决不了的,孩子们课后还可以继续去完成,怎么也好过我们强加给他们的。我深信,只要孩子们动脑、动手了,他们总有收获。从来没有失败的探究。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师作为教育者,更是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1.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探究活动组成的,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上课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麻烦。作为教师,应该不怕麻烦,尽量解决困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条件。例如教学《做个小开关》一课时,为了更便于学生观察手电筒的结构(特别是内部结构),我设计了一个电线外置的手电筒,大大方便了学生实验时的操作。节省了教学时间,实验效果也更加直观。课后,很多学生还饶有兴趣的来请教老师怎么制作,回家要制作一个呢。无疑,这样还很好的把科学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2.把学习和“玩”结合在一起
孩子是教育的对象,有着爱玩的天性。我们如何把学习和“玩”结合到一起,做一个有效的促进者呢?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十分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如在讲食物链、食物网的时候,可以花点心思做好各种动植物的头套,让学生来扮演它们。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学到知识,还可以把整节课当成是一个游戏来“玩”。学习的兴趣自然大大提高。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材都是陈述性的知识,那么可以制作一些“好看”的课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比如《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这一单元,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比较少,因此我都是以课件的形式来弥补的。学生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听得很出神,整堂课比较充实。
根据课程需要,我也会带学生到室外去上课。如上《自行车》这一课时,我就带学生到操场上去上。在上《植物》这个单元的时候,我会带孩子们去种植园走一走。
总之,根据教材的特点,灵动地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尽量去吸引学生的兴趣,抓住他们挑剔的味蕾。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评价,对于教育尤为重要,积极有效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助推学生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1.用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习热情
科学课有很多实验是要学生回家去完成的,如做一个生态瓶、种子的发芽。有的学生就不愿意去做。于是我便设立“种花小标兵”、“动手小能手”等各种各样的头衔,颁发给回去认真做实验的学生。平时的课上我也准备了小红星,视情况发给表现特别好的学生。这样一来,不仅实验完成质量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有明显的提高,连班级学习氛围也越来越好。
2.依托组间竞争提高实验效率
期初,我会让每个小组为自己起一个亮堂堂的名字:先锋小组、标兵小组、红旗小组等。然后为每班制定一本记录本,把每堂探究课小组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月评比、学期评比。评出进步奖、创新奖等小组奖项。这样组间的竞争氛围就被无形地营造起来,小组间争先恐后,实验效率便大大提高了。
3.营造组内竞争提高实验效率
我着力于在小组内营造出竞争的氛围。每月都要让各小组对组内职务(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实验员)进行互评,选出“小组之星”,颁发奖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进心,又锻炼了每一位小组成员不同方面的能力,还能促进实验效率的提高。
科学课的内容本身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它包罗万象。包括各种天文、地理、人文知识,还有各种各样有趣好玩的实验。只要教师善于组织这些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欧益生.新课程实验与有效教学[J]
[2]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和教学论[J]
[3]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J]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