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作者: 杨雪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在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上,就连现在的幼儿都已经展开信息化拓展学习,课堂的信息化,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加强幼儿的学习效率,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这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每当观看课堂和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时候,面对如此新颖、现代化的教课方式,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兴趣,能够更专注的进入学习的氛围中。面对这样的现代化的教育形式,让幼儿自己发觉学习的乐趣,从实践中能够自主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幼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05-001

一、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作为幼儿培养者应清楚的认识学前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它需要全面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从管理到自主创新,引导发掘幼儿的潜能,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幼儿的兴趣和综合能力。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时代的改变而逐渐改变。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方式创新也随之改变,而适应着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和教育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信息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网络平台,将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合理的运用在课堂中,使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的整合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学习,改变传统老师讲课幼儿听课的模式,让幼儿自己提前预习,通过PPT等形式给大家讲,老师最后补充难点。信息技术能够准确的抓住幼儿的兴趣方向,能够给孩子们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在无意间思考和理解。面对这样的学习模式,幼儿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教师利用这种好奇心理,抓住孩子的内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幼儿获得荣誉感和自信心,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课堂教育在很多问题上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它的意义,不论从资源上,还是拓展学习方面,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不能相提并论的。要根据新课程的标准来决定信息化应用的标准,及时的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来挖掘幼儿的潜力,提高幼儿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之间的感情,养成良好的品质,成为一个对将来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当然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幼儿的个人特点爱好的全方面培养,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多元化的进行选择和活动,逐步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通过在计算机上寻求答案以及同学、小组之间互相探讨,学习就是要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完成创新。

三、新的氛围,唤起幼儿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关乎着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对于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而言就如同没有未来一般。积极自主探索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幼儿对计算机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老师的引导,结合全新的教学模式,唤起幼儿的创新意识。

(一)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的表现就在想象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就必须开阔幼儿的眼界,端正幼儿的心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影响幼儿的创造氛围,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抛弃原本老师在讲台上讲,幼儿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应该多在课堂上或者备课的时候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信息、动画和电影,通过对教学课程的引导,促进学习的质量,丰富幼儿的眼界和思维空间。

(二)适当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得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本来就是通过慢慢积累出来的,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在现在的发展趋势下,幼儿是未来国家的主人,他们的综合实力影响着国家未来,因此,在我们新课标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要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为基础,重点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课外兴趣,从多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使得幼儿能多元化的进行成长。

四、体验创新快乐,利用信息技术渗透情感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课外活动上的,但也不能忽视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老师要通过对幼儿性格的了解,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当幼儿有了新的想法的时候,老师应该多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有自我发挥的空间。

教学课程与情感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能够让幼儿更加轻松的学习。增进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一个新鲜的比喻,一个时髦的词语,都可以让幼儿觉得老师亲切。

五、给教学中提出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幼儿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展了幼儿的视野。信息技术的教学从视觉和听觉上冲击了原本的传统教育,使教育模式不再单一古板;同时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很多,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和日常课程的编撰;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决定着幼儿的学习环境,保证学校教育技术能够满足课标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利用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化教育模式下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水平,考虑未来教育模式的发展道路,从幼儿的自主创新出发,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的展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经将信息化融入到了课堂当中,我们更应该勤于进取,勇于开拓,积极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与学校各项管理的改革实践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教学改革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所需的人才要求。信息技术整合是以教师的技能为基础的,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的使用方法,还要根据不同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以及全面地多媒体教学能够起到的效果。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隋夕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

[2]王晓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宋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