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探讨

作者: 詹昌平

摘 要: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竞争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根本。企业只有能拥有适合自身战略发展的专业人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和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且缺乏员工培训的传统及意识,所以员工培训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在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员工培训;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88-001

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员工培训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国内各行业中小企业纷纷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项目,也取得了一定效果[1]。但是,这些培训均被看成是企业人资管理的活动,而非企业发展战略,很难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培训活动缺乏连续性

从当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情况看,大多数缺乏连续性,原因在于未完全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培训工作未有其相应的地位。通常在企业效益较好,工作进度相对松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员工的临时培训。在效益不佳时,才会主动去培训,出现什么问题,就培训什么内容,缺乏系统性。员工培训应纳入到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中,使员工的观念和工作技能能与时俱进,能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有时企业仅仅将其作为短期利益获得的方式,有的则跟风竞争对手的培训项目,未考虑到自身的实际状况。简言之,中小企业的员工培训整体缺乏连续性、战略性及系统性。

(二)培训活动缺乏普及性

当前,有些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时,为节省培训成本,往往只针对极个别所谓的重要部门或岗位进行培训。比如高新技术企业偏向于研发人员的培训;电商企业则更倾向销售和客服部门等。原因在于节约成本,提高创新力,占有市场,而对其他部门则很少进行系统性培训[2]。企业是由不同部门构成的,任何部门存在不足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影响,相互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

(三)培训活动潮流化和形式化

国内诸多企业在看到国内外优秀的大型企业在有序有效的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且取得良好成效,也纷纷上马,开展类似的培训活动,并未全面清晰的理解员工培训的意义,也未掌握适合自身的培训方法,其结果必然是潮流之作。另外,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在看到同行业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后取得了良好成绩,便对员工培训给予很高的期望,且期望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一旦在突击开展短期培训后未见效,也未解决既有问题,则对培训失去信心,最终使员工培训活动形式化,使得培训的意义难以体现出来。

二、强化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培训管理系统

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系统、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为确保员工培训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还应把常规培训、专业和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项目与全体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时间、学历水平等进行系统性规划。编制的培训教材或课程的安排应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和特点,把培训的流程予以规范和固定,如此有助于员工在培训中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此外,培训的知识和教材内容应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员工培训的效果评价。应将员工培训管理和员工的绩效管理相结合,因为培训效果如何是要通过员工的实际工作来反映的[3]。而这就需要制定相同的标准,可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因为在企业中,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对员工的胜任力是有所差异的,即使是相同岗位和工作,员工的胜任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以胜任力作为培训效果的评价依据,可有效确保员工获得与胜任力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进而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二)完善员工培训机制

在现代企业中,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机制是各项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具体而言,员工培训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1.科学的组织分析。培训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提升员工职业能力。所以,在开展培训前,应对企业的发展目标、拥有的资源、环境及经营特点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找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根源,以明确通过员工培训可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分析主要对企业目标检查、资源评估、环境影响及企业特质等方面。该项工作的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企业特质及经营绩效前提下,明确绩效存在的问题,找寻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为人资培训部门提供重要依据。

2.有效的工作分析。该项工作的目的就是了解和掌握企业绩效问题相关的内容和标准,及有效达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所要拥有的知识及技能。另外,工作分析获得的结论或结果,是设计和编制员工培训课程的信息来源。该项工作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员工参与,以提高岗位工作的有关信息。该项工作分为四个操作环节:一是选定待分析岗位;二是列出岗位所需的任务和目标清单;三是对所列出的清单由管理人员、员工等一同进行讨论,并以书面方式确定下来。

(三)树立管理者正确培训意识

为实现员工培训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并将其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中,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员工培训意识。具体而言,从员工培训需求看,需要在规划各项员工培训活动之前,由企业培训部门或外聘专业机构、管理人员等通过有效的方法和专业技术,对企业各部门员工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全面的鉴别和分析,以确定培训过程。从培训计划看,要对即将开展的培训活动进行安排,包括培训内容、流程、方法、课程安排等。总之,企业管理者必须从这两点去认识和理解员工培训活动,进而全面、科学的看待员工培训。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顺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和正确认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积极转变观念,创新和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和体系,如此才能培养出能强化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东.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职教论坛,2011,23(6):144-146

[2]刘生.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和对策[J]新经济,2013,10(7):201-202

[3]赖汝友.新时期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5,25(11):169-17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