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音乐表演为歌曲教学排疑解难
作者: 朱黎娟摘 要: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音乐表演又是在音乐这一特殊艺术形式中处于特殊位置的音乐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了解并抓住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特点,巧用音乐表演为歌曲教学助力:1.化解歌曲教学中的节拍难点;2.帮助解决歌曲教学中的音准、节奏难点;3.辅助歌曲教学中的演唱处理,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关键词:音乐表演; 理解; 体验;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78-001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音乐表演又是在音乐这一特殊艺术形式中处于特殊位置的音乐表现形式。小学生天生好动,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所以音乐表演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音乐表演不但能引领学生准确、充分地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特点及情感内涵等,还能通过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应充分了解并抓住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特点,巧用音乐表演为歌曲教学助力。
一、利用音乐律动化解歌曲教学中的节拍难点
音乐律动又称为音乐动作,是指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力度等,有规律地反复地做某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律动常用于低年级音乐教学,其实对于高年级的歌曲教学亦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例如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歌曲教学《校园的早晨》,这是一首2/4拍与4/4拍的混合节拍歌曲。歌曲第1~4乐句,学生按着4/4的节拍韵律来演唱,但进行到第5、6句时,歌曲变成了2/4拍的节拍韵律,由于“先入为主”及“思维定式”的作用效应,学生在演唱时一时难以调整过来,所以每次唱到这儿总易唱错。于是我引导学生用律动表演来再现歌曲的情境:第1~4乐句,两拍一步“走步”(牵手漫步校园);第5、6乐句一拍一步“跑跳步+拍手”;第7、8乐句两拍一换方向“原地拉手身体左右摆动”;第9、10乐句继续两拍一换方向“原地双手上举随身体左右摆动”。
通过这样的律动表演,学生便能很快地正确掌握歌曲的节拍动律,而且能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意境和曲式结构,为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打下基础。情绪体验是此单元的教学侧重点,律动表演作为极其有效的一种音乐体验方式,亦可以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音乐的情绪。
二、利用歌表演帮助解决歌曲教学中的音准、节奏难点
歌表演是指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和在对歌曲理解基础上的自然表情对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的表达。儿童歌表演一般是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来帮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表现(演唱)歌曲时使用,但俗话说“好钢得用在刀刃上”,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巧妙运用歌表演这种音乐表演形式,也常常能帮助我们轻松解决一些教学难点,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例如:五(上)第二单元歌曲《甜甜的秘密》歌曲教学中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皆有3个“悄悄地”,属于“同头异尾”的构曲。其中前两个“悄悄地”旋律一样,但第三个“悄悄地”却是第一句旋律上行,第二句旋律下行。学生演唱时极易演唱混淆,将第二句唱成与第一句一样的。于是我结合旋律及歌词的特点,将第一乐句三个“悄悄地”设计成踮起脚尖向远处张望“看看老师有没有来?”第二乐句三个“悄悄地”设计成向下半蹲探身伸手向前“将橘子放进老师的抽屉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旋律走向。
教师还可以利用歌表演时动作的轻、重、缓、急及歌曲的节奏难点。
例如:《大树妈妈》教学中“大树 妈│妈 —│个0 儿│高 —│”一句,教师可巧妙地设计适当的动作(比如:干脆利落的“比比个子”的动作)帮助学生把握“个”字后面的休止符。
三、利用律动和表演辅助歌曲教学中的演唱处理,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在音乐教学中,我发现简单的动作表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曲、理解歌曲并较好地把握歌曲情绪。
例如二年级歌曲教学《小宝宝睡着了》,在按节奏诵读歌词阶段便为每句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演,可以帮助学生在演唱时更好地把握歌曲情绪。很多学生一边表演便能一边自觉地注意控制自己诵读或演唱的语气及音量,表现出安静和谐的歌曲氛围。这样比教师刻意地去提醒学生注意演唱情绪要好得多。
相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例如《云》《小小的船》等歌曲,在这儿我不一一枚举。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段的歌曲教学来说,歌表演的歌曲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规避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较弱的缺陷,成为低年级歌曲教学的首选辅助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其实每学一首歌曲,教师都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体验歌曲、感悟歌曲。
在启发学生律动或表演时,教师可以灵活操作:1.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适时鼓励学生即兴表演。2.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精心编排设计一套动作,教学中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表演。3.激励个体化表演。个体化表演能很好地展示个别学生的表现力,并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评价能力。学生常常能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常常会自发地响起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会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课堂气氛能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用表演,将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