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学讲方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 周计祥

摘 要:“学讲方式”是教学理念的大变革,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彻底颠覆,是对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深化。要使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必须了解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学讲方式”的内涵,教师教学习惯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要合理定位,要让更广大的教师参与培训听课、汇报。

关键词:问题; 内涵; 转变; 角色; 汇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16-001

“学讲方式”是教学理念的大变革,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彻底颠覆,是对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深化。它的推行有许多权威的理论依据,实行这种教学理念必将彻底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状况。那么,如何使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正如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先要了解病情,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推行“学讲方式”模式也是这样,只有清楚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才有利于我们进行改革。目前教育的现状是:

(1)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只重视讲什么的问题,很少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的问题。学生习惯于被动去听,主体性逐渐丧失。

(2)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课堂教学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积极性、习惯、过程和方法考虑偏少。

(3)搞题海战术,忽视能力培养。教师对教材研究不深入,信奉“题海”战术,使学生不能既长知识又长能力。

二、彻底理解“学讲方式”的内涵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三、教师思想教学习惯要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衍生出什么样的行动。在推行“学讲方式”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时,我们的老师要彻底根除“满堂灌”思想,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是最低的,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只有5%。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要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难改性。我们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别是那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尽管已经历了多次课改,许多老教师仍然“涛声依旧”;或是流于形式;或是浅尝辄止。所以,要想把“学讲方式”真正落到实处,教师的思想、教学习惯的转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合理

在“学讲方式”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传统课堂被“翻转”,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要真正落实学讲方式,归还学生的学习权,就务必要转换观念,积极进取,用新课程理念对传统的经验、观点和教学方法重新审视,必须从传统的讲授者角色向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等多元化的角色转变。在“学讲计划”的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研究、设计、引导、促进。因此,我们要积极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不断研究高效课堂模式,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成为高效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五、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培训听评汇报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对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进行了培训。他们回来后也对培训内容进行传达,甚至有的学校还安排了教师上移植课,但从笔者听过的移植课来看,好多教师只是照葫芦画瓢,有形无神,“学讲方式”的精髓并没有体现出来,教学效果也就打了折扣。因此,主管部门要扩大培训范围,让广大教师多倾听来自一线的消息,领会“学讲方式”的实质,同时,还要打造“学讲方式”的经典示范课型,让优秀教师到各地巡回示范,扩大教师的听课范围。在经过培训、听示范课、研讨课、互听课、学科座谈等环节以后,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所有老师上汇报课,做到人人过堂,个个达标。在个人上汇报课的时候,要求领导组、本学科组的教师参与听课,听完课后再组织座谈,重点指出问题和不足,使“学讲方式”在课堂运用上能日臻完善。对于在上课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学校应给予适当的奖励,或物质上,或荣誉上,以此来肯定他们的成绩,调动他们继续推行的积极性。

六、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要改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侧重对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能力的评价,诸如教师的普通话较好,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教学思路较清晰,对教材把握透彻等等,而弱视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讲方式”的课堂评价则要以学生为中心,评价对象主要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从自主、合作、展示、参与、效果等方面多元评价;教师的评价主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法指导等环节为主,注重教师课前的设计、对课上生成的把握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及激发。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上课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学讲方式”使上课的育人效果达到了最优化。而要使这种模式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还需要校长带头,中层干部加油,全体教师坚守。当全体教育教学人员都投入到“学讲方式”的改革中来,高效课堂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