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融教育引领下的学校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 葛家生 戚荣晓

摘 要:“和融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民主、人本、服务、创新为策略,增强信心,激发活动,促进师生和谐融洽、共同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特点,包容性、服务性、创造性;实施的三大策略,民主法制、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评价的三项指标,认同度、发展性、民主性。

关键词:和融教育; 学校管理; 认识;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56-001

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小学目前拥有师生近2000人,从教师结构和学生结构上看,有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习俗等特有的特性,“和融管理”的模式也就自然生成。所谓“和融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民主、人本、服务、创新为策略,增强信心,激发活动,促进师生和谐融洽、共同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根据我们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对“和融管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和融管理”有三个基本特点

1.包容性

正是因为我校的师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习俗等背景,个体的差异性就显得非常明显。和融管理就要以宽广的胸怀,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积极引导,因材施教。营造温馨、和谐、宽厚、深邃的学校文化。不能斤斤计较,不能小肚鸡肠,更不能只盯住人的缺点不放,一切以管理者的好恶和意志为准则。一个声音、一副面孔的死气沉沉,不是学校应有的风貌,校园里一定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定要思想全面、观点鲜明、个性突出,一定要活力四射、激情四溢、朝气蓬勃。如果管理者没有包容心,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出现这种状况的。

2.服务性

和融管理就是要让不同层次的师生在学校得到各自应有的发展,就是要让所有的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真心实意地为家长、教师、学生和社区服务。为家长服务就是学校在出台措施时,要想家长所想,要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放心,对学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后勤服务和各项设施满意。为学生服务就是切实想方设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益,组织丰富多彩,对成长有益的校园活动,解放学生思想和身体的束缚,释放活力,彰显个性,创设更多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为其人生打好底色。为教师服务就是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设舞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和帮助,鼓励教师,关心教师,为教师提供便利,使其安心、顺心、用心地工作。

3.创造性

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道德素养,怎样做到既思想统一,又和而不同,没有创造的精神和意识是不行的。办学理念的创新和学校精神的塑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管理机制的创新则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它能给学校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让学校如春风化雨,沃土催新。

二、实施“和融管理”的三大策略

1.民主法制

民主法制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民主是有效的学校运行体制,法制是学校正常运行的保障,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应从完善民主和坚持依法治校着手。民主法治首先要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事;要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力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权,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学校管理。

2.以人为本

学校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在于以人为本。人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以人为本,对于创建和谐校园来说,就是从师生的实际出发,满足需求,相信师生,依靠师生。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调动师生的主动发展。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加强学习交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3.以德为先

一般来说,人都是趋利弊害的,都希望追求和谐亲密,防止和避免疏远和冲突。和融管理就是要通过强化师德建设,让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进。要最大限度地相信学校、相信教师、相信学生,以宽广的胸襟对待别人。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尊重、多理解、多支持。要通过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不断统一大家的思想,修正大家的行动。和融管理落实在学生身上,就是强化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和行为的习惯。开辟多种渠道,创新多种形式,突出阳光校园,七彩童年的主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和融管理落实在教师身上,就是要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树立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积极提高专业素养。

三、评价“和融管理”的三项指标

1.认同度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师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这种个体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有时是一致的,有时相互之间又有着一定的矛盾。和融管理就是要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的需求与学校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起来的管理。只有这样,学校的管理机制才能运行得更为顺畅有序。这就需要大家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和发展目标的设计要认同,认同度越高,学校的发展就会越顺利,学校的发展越顺利,师生的发展就会有更大机会和平台。

2.发展性

未来学校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全体师生学习力的竞争,因此学校发展的前提是教师的成长,没有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校长对教师的任何管理莫大于给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创造进修、培训、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学校、走出地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竞赛。帮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有思想、有个性、有专长的新一代教师。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以教师的精彩,带动课堂的精彩;以教师的特长,带动学校的特色。

3.民主性

民主是最好的尊重。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尊严的个体: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和融管理就是要给予他们以充分的尊重,而作为学校来说,民主是最好的尊重。因为教育工作千变万化,人的智力和性格千差万别,任何制度、规定和管理手段,都会有局限性。只有民主化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真正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个性和尊严,以及发展的权利,学校才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