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翟丹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是数学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发散思维; 创设情境; 掌握操作和制作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95-001
在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是将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以及有关的课外知识和练习制作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的一定时机下展示,以达到突破重难点、启发思考或讨论、训练发散思维等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要比传统手段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正在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深感在教学中正确、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化难为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及其作用试论一二。
一、生动引入、激发兴趣——在新课引入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可以做到音画统一,即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既可以有图像,又可以为该图像配上适当的声音。而且,多媒体课件中不仅可以制作文本,还可以放进图片,甚至可以制成动画。可以说是动静结合、声“像”并茂。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新课引入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上述优点,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幅图画或一段动画作为引入,只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一定能抓牢孩子的心。如笔者在上《长度单位》一课时,用课件设计了一段动画引入:大象用手量好尺寸,请猴子裁缝给它做件衣服,结果做出来的衣服根本没办法穿而发生争吵引出了新课内容,这直观,生动的展示了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又使学生对新课充满期待,比普通的语言或提问引入效果要好得多。
二、演示过程、看清算理——在教学重难点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不够成熟,抽象思维和概括思维能力欠缺。低年级虽没有什么需要抽象思维的题,但计算是一个重点内容,有些算理学生难以理解。对于数字较小的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的方法来达到理解算理的目的。但对于数目较大的题,不方便用学具直接进行操作,便可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操作。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操作过程进行分步演示,需要的话还可以设置重复、前进、后退等,灵活机动,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过程演示,有助于使学生弄清和掌握算理,突破重难点。
三、趣味练习、发散思维——在巩固练习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复习、导入、新课、练习、小结等几个环节。在新课之后进行的练习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巩固新课知识,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的课外练习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发散思维。但必须注意的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在经过新课教学一环后,学生早已疲劳,注意力大大下降,这时再进行巩固练习,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可以将练习置于多媒体课件中,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对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用课件为习题设计出更丰富多样的形式,避免练习形式总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练。
四、创设情境、鼓励参与——在活动课中使用多媒体课件
活动课是小学低年级数学的一种特殊课型,它是将一个或几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融进一节课中,通过各种有趣的与数学有关的活动,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实际应用。活动课的关键在于创设较真实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投入其中参与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发挥其有声有“像”的优势,在创设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如笔者在教学“比较”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又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以往我们出示一些教具,如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生难以建立准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闯关的形式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有角,然后出示该物体的形象,再让学生找出这些角,同时局部放大,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找规律》一课时,我设计了“蓝猫超市”开业的情景。超市门口挂满了灯笼、彩旗,还摆放着很多漂亮的鲜花,屋里放着动听的音乐,而且还来了许多客人。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规律,很快孩子就发现灯笼是按一盏红色,一盏黄色,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排列下去的;彩旗是按一面红色,一面绿色,一面蓝色,一组一组重复排列下去的,然后引出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它就有了规律。再组织学生找出鲜花、音乐以及客人的衣服颜色都是有规律的。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巨大的先进性、灵活性、实用性和便捷性。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进行现代化的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使用课件的作用和意义,掌握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