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习作也精彩

作者: 王卫红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他们乐于修改,学会修改,善于修改,学生的作文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以生为本; 自主修改; 修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94-001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文章不厌百回改。”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他们乐于修改,学会修改,善于修改,学生的作文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乐于修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改作文的兴趣。

1.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影响学生

每次习作,我都坚持与学生一起写下水文,写完后让他们品评。长此以往,教师亲自写作的举动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也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修改作文的兴趣。

2.依靠知识产生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平常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名言故事。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

二、教给方法,学会修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明确目标,科学引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修改作文强调要做到认真读,在读中改。

一读。通读全文,立足全篇,看文章内容是否围绕中心来写,主题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是否有真情实感。

二读。轻声读,看文章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主次是否分明。

三读。逐段默读,发现优点,修改病句,用词不当,错字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习作中写得好的片段,句子,运用得好的字词;检查习作中语句表达得是否通顺连贯,词语用得是否准确,看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用错或漏掉。

2.示范引领,教给方法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我运用电教手段,教师示范修改,指导批改方法。作文指导课上,我教给学生从“要写什么?”(审题)“为什么写?”(确定中心)“怎样写?”(选材,谋篇布局,写作技巧)这三个问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选择材料,学会组织材料。修改时同样要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

我把学生上交的作文先浏览一部分,了解此次作文共同的优缺点,然后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用投影展示出来,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引导学生先看选材是否恰当,中心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然后再看语句是否连贯,意思表达是否清楚,修辞方法是否恰当。边修改边向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样,学生可以从老师的修改演示中,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明白了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怎样修改,以及这样修改的理由。

三、反复实践,善于修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文章要自己修改,而且要反复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1.组内互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较清楚,采用小组互改的方式,更易于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先以流水的方式,把本组同学的作文全看一遍。然后,每个人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小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当然也容易写出好文章。况且,评改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自我修改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作文水平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作文草稿拟好后,指导学生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集中,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两遍,在朗读中及时作记号,标明要修改的地方,待后修改。然后默读自己的作文,检查作文是否符合写作要求,边读边思,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后,再朗读给其他同学听,请其他同学提修改意见,根据他人的修改意见和自己的想法,重作修改。

我要求学生修改草稿时,把自己要添加的内容,在文中做上添加的序号,然后按序号写在作文的后面。这样,交给我的作文都是没有经过誊写的,我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原来是怎么思考的,后来是怎么修改的,便于在讲评中分析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变化过程。如果某篇习作通过修改后有某些好的特点,我就在最后总批中着重指出,给予表扬,奖励一枚章,并利用课余时间在全班宣读。学生往往因一词之优,一句之佳而受到鼓励,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修改的积极性。

四、表扬激励,体验成功

哈佛大学的威廉教授说过:“同样一个人经过充分激励后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激励前的三到四倍。”在学生作文修改中,能说出作文主题,能看出材料是否围绕中心,能发现并赏析习作中的好词好句,能恰当修改作文,哪怕一句话的正确修改,一个字的订正,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我们还可以展示学生自改互评后的作文原稿,让学生欣赏、学习作文的修改方法;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作文比赛,在班级墙报上发表优秀作文,往各类作文报刊投稿,为渴望作文成功的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自我修改的兴趣和信心,热衷于修改习作,从而提高修改的能力。

对学生训练中的不足,教师要给予耐心的指点,不仅指导学生要“怎样改进和完善”,更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进和完善”,在肯定激励的基础上突出导向性,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在评价中优化训练,提高作文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中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互批自改,是新课标中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体现。经过指导训练,学生都乐于动手修改作文,基本上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形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样,不仅缩短了批改的时间,增加了作文的数量,而且学生互为老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了竞争的良好学风,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和综合修改的能力。孩子们成了作文学习中的主人,自然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