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词串识字教学有感
作者: 邢梅摘 要:词串识字是语义相关、联系紧密的,是词儿的串连,而且押韵合辙。具有“一专多能”的功能。词串识字课文就是围绕着一个一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的,通过想象诵读,情境中诵读词串,角色体验等,脑海里将出现的或一个美丽的情景,或一个生动的画面,或一个温馨的场景等;耳边会感受到“词串”的节奏所带来的音乐美,从而在想象画面中提高悟性和灵性。
关键词:词串; 诵读; 情境; 角色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113-001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是以后阅读、写作的基础。而苏教版有一种特有的识字课文类型——词串识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曾经对词串识字的基本功能概括为:“一专多能”。“一专”,就是指识字功能,所谓“多能”,就是指在词串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的蕴含其间的潜在功能。由此可见,词串识字课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下面我就低年级词串识字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编辑故事,想象诵读
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思维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苏教版主编张庆也说:“词串是用并置的意象营造的一个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情境图。儿童边诵读词串,边观赏情境图,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所以我们要有效地保持这种情感,贯穿课堂教学的始末,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也许有人问识字教学非常枯燥,没有故事,怎么办?我觉得我们可以引领孩子们学会边诵读边想象,形成故事情境,在头脑中浮现画面情景的好方法。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识字6” 中的“狮子、大象、老虎”一行词串时,有的同学可能在动物园里见过,我们可以在上课之前挂上动物的图画,可以让孩子们诵读想象,因为孩子们学会了边诵读边想象的方法,诵读时头脑里就会浮现凶猛动物情景。再比如当我读到“夏天、台风、雷雨”的时候,我的眼前就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夏天是一个变脸的季节,一会儿还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一会儿乌云密布,狂风怒吼;一会儿刮台风,一会儿下雷雨,多危险!老师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再带上自己的感情,所以读出危险可怕了!于是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一边读一边想,想每行词语的画面,想整篇课文的情景。
二、创造情境,提高兴趣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象。词串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内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意境等,而孩子们对有些词串缺少感性认识和体验,我们就根据词串的主题中心,设计一个情境,一个教学合一的情境。如教学第二册“识字1”,课文围绕“春天”这个季节的特点,可以创设一个与识字5画面进行比较的情境,使学生认识两个季节的不同,一个是描绘夏天的景物,一个是描绘春天的景物,并激发学生细致观察画面,再用自己的话把画面内容说出来,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关于人物和事情还可以给孩子们宽泛地想象。孩子们可以想象成“一家人去春游”、“春天的花儿真美丽”、“妈妈带我去看望王奶奶”等等。这样给孩子们一个打开思维闸门的情境,孩子们就会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鲜活画面。如第四册“识字8”的“弯腰、踢腿、挺胸”一行词串,小朋友们对动手动脑特感兴趣,但是大多数只是在幼儿园里做过的游戏,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玩一个游戏,跟着老师做,看谁做的好,然后课件出示各种运动,边看老师边做示范,小朋友们也会忍不住随着音乐动起来……然后再来读词串,这时头脑中就会非常容易的浮现出运动的画面,还可以让孩子们回忆冬天人们晨练的情景,让孩子们来尽情地想象场景,描绘场景。
三、联系生活,角色体验
由于“词串识字”的设计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还配上了“情境图”。所以我以为要好好地把词串中的词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认识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孩子们学习起来更觉得有趣。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这组“词串”是围绕“夏天夜晚”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夏天的特征。从这些词语很容易联想到一幅夏景图。课前可以请父母带孩子们到野外去找夏天,接触大自然,然后再来诵读这组词串,头脑里会想象出夏天的美景图。回到课堂,让孩子们说说读了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哪些景色,同时结合书本中的情境图,按照顺序说一说头脑中的画面。这些课文就是围绕着一个一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的,孩子们通过想象诵读,情境中诵读词串,角色体验等,脑海里将出现的或一个美丽的情景,或一个生动的画面,或一个温馨的场景等;耳边会感受到“词串”的节奏所带来的音乐美,从而在想象画面中提高悟性和灵性。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词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独有的一种识字课文,只要我们精心创设情境,洞悉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营造生动的语言环境,一串串灵动的词语,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圈圈思维的波纹,就能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词串教学也一定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庆,朱家珑.词串识字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8(1)
[2]刘长永.谈“词串”[J]小学语文教育,2002(6)